- 年份
- 2024(1310)
- 2023(1899)
- 2022(1671)
- 2021(1700)
- 2020(1332)
- 2019(3019)
- 2018(3131)
- 2017(5970)
- 2016(3448)
- 2015(3791)
- 2014(3810)
- 2013(3761)
- 2012(3577)
- 2011(3225)
- 2010(3171)
- 2009(2866)
- 2008(2831)
- 2007(2454)
- 2006(2171)
- 2005(2073)
- 学科
- 济(13362)
- 经济(13333)
- 业(6719)
- 管理(6673)
- 企(5331)
- 企业(5331)
- 方法(5290)
- 数学(4682)
- 数学方法(4609)
- 中国(3881)
- 农(3718)
- 地方(3544)
- 业经(2867)
- 融(2639)
- 金融(2639)
- 动(2599)
- 劳(2512)
- 劳动(2508)
- 学(2494)
- 制(2469)
- 财(2343)
- 银(2309)
- 银行(2302)
- 农业(2295)
- 行(2256)
- 贸(2207)
- 贸易(2204)
- 易(2142)
- 地方经济(1964)
- 和(1867)
- 机构
- 大学(44861)
- 学院(43977)
- 济(18207)
- 经济(17817)
- 研究(16686)
- 管理(15479)
- 中国(13320)
- 理学(13119)
- 理学院(12923)
- 管理学(12687)
- 管理学院(12596)
- 科学(9871)
- 京(9638)
- 所(8634)
- 财(8392)
- 研究所(7873)
- 中心(7551)
- 江(7139)
- 农(7081)
- 范(6986)
- 师范(6902)
- 财经(6515)
- 院(6093)
- 北京(6027)
- 经(5940)
- 经济学(5940)
- 师范大学(5822)
- 业大(5669)
- 农业(5642)
- 州(5526)
共检索到71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印马泰北部成长三角(英文缩写为IMT—GT),又叫“北部成长三角”,是由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玻璃市、霹雳四州和泰国南部的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苏门答腊组成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圈。该构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1993年7月,马泰印三国召开了首次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委员会负责制定开发计划,并于1994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余暜雕,蔡旭阳,卢丽
90 年代在亚洲地区,不以国家为主体形成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从理论上看,构成某种形式的“成长三角”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该地区对资金的吸引力和“腹地支持度”,从现实上考察图们江地区开发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图们江地区开发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协调不力,并缺乏资金支持等,因此,图们江地区开发在实施先导阶段应该首先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成长三角 图们江地区开发 湄公河流域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志春 孙玮琳
运用“成长三角”的基本原理,从环黄渤海成长三角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及其等角度进行分析,并对环黄渤海成长三角发展的前景进行预测。
关键词:
环黄渤海 成长三角 经济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冯淑华
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呈现出多种合作模式,其中旅游成长三角就是新经济下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围绕着环潘阳湖地区构建庐景龙旅游成长三角模式的区域协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促进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制定实施环鄱阳湖旅游成长三角的旅游网络化、旅游产品特色化和发展环鄱阳湖城市群等战略措施。
关键词:
旅游成长三角 环鄱阳湖 区域旅游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文军
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最重要现象是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亚太地区由于受政治和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在一体化方面取得象西欧和北美那样的实质性的进展,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也在明显加快。作为一个实例,亚洲近年来出现的区域经济“成长三角”现象已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可以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成长三角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现实选择,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探讨成长三角现象,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这一问题本身的了解,而且对发展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波 刘江涛 周波 张丹
通过对环渤海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空间成长状况的考察,发现两个区域在空间成长模式存在差异。长三角地区的土地投放主要采取城市边缘零散自发成长,经渝渗效应连绵连片的模式,近年用地增幅高于环渤海地区;而环渤海地区采取大块投放的模式,成片土地集中整理和投放,但各片区离散性较强;长三角地区空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而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本文从制度、资金可得程度等角度来解释这种差异的产生。最后,针对这种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调控建议。
关键词:
空间成长模式 渝渗 规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云华
“新加坡——柔佛(马来西亚)——廖内群岛(印尼)成长三角”的概念是由新加坡首先提出的。1989年12月,当时任新加坡副总理的吴作栋提出“新加坡——柔佛——(?)淡(廖内群岛中的一个岛屿)成长三角”的构想,后来,该构想得到了发展,合作范围扩展到廖内群岛上的其他岛屿,如民丹岛、可里曼岛等。于是,人们便将原来的新加坡——柔佛——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巩丽娟
长三角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质的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这一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转型,即实现了从统治型支配向管理型关系的转型,政府的管理化逐渐走向成熟。当前,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浪潮的激荡下,作为中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地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又有了新的特征,在自觉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与社会间的管理关系有了合作的内容。在合作治理中,政府角色将会实现从管理者向引导者的转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结合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集聚化、融合化和模块化等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剖析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利益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演变机制等五大机制。认为随着物联网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市场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增长速度,这对五大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也直接关系到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联网 成长机制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俊 焦华富 王秉建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成长能力 空间态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最近几年来,面对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一体化的趋势与各国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东盟各国政府都竭力寻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如成立自由贸易区和经济成长三角区,以回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挑战。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的合作形式所采取的是把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作为主要的经济一体化的工具,这为区域内合作成员国提供了较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和更多的投资来源。特别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确立了成员国之间开放贸易等的时间表更有利于促进区内贸易等的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盈盈 刘思峰
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是长三角地区能否成为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中心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国际制造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势和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和企业管理现状,提出在战略机遇期,如何以企业管理变革推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成长,领航中国制造业向世界级制造基地转变。
关键词:
管理变革 长三角 制造企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曙虹 杜德斌 游小珺 范斐
运用Malmquist指数分析2002—2011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三角、西三角5个"成长三角"及相关省、市的高校知识创新绩效,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来看,5个"成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空间差异明显,长三角和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显著提升,中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创新绩效提升幅度相当,京津冀区域创新绩效有所下降;3技术进步是影响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的倾斜极大地促进了西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高校职工工资待遇较低使得中三角区域在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方面竞争力较弱,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高校知识创新绩效的提高得益于地区开放程度高、高校知识创新与区域产业联系紧密等因素,京津冀区域由于高校知识创新管理制度等的不完善使得其总体效率较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时常 汤卫国 张志芳 高红亮
遵循错位竞争和发展原则,重视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地区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之都 战略思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德标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成长三角区兴起的成因 进入九十年代,亚洲经济最显著的特征是区域内的合作在加强,而且合作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贸易、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加快筹建和建成时间的不断提前,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多个成长三角区,并不是偶然的,是东盟乃至东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