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8)
- 2023(9378)
- 2022(8530)
- 2021(8295)
- 2020(6979)
- 2019(16282)
- 2018(16332)
- 2017(31931)
- 2016(17488)
- 2015(19797)
- 2014(19795)
- 2013(19722)
- 2012(18052)
- 2011(16050)
- 2010(15945)
- 2009(14461)
- 2008(14073)
- 2007(12216)
- 2006(10794)
- 2005(9458)
- 学科
- 济(66563)
- 经济(66471)
- 管理(52072)
- 业(49018)
- 企(41354)
- 企业(41354)
- 方法(31887)
- 数学(27294)
- 数学方法(26916)
- 农(18970)
- 财(17790)
- 中国(17116)
- 业经(15227)
- 学(15124)
- 地方(14054)
- 农业(12548)
- 制(12520)
- 理论(12117)
- 贸(11764)
- 贸易(11758)
- 务(11578)
- 财务(11514)
- 财务管理(11487)
- 易(11404)
- 和(11379)
- 技术(10958)
- 企业财务(10887)
- 环境(10562)
- 银(10381)
- 银行(10349)
- 机构
- 大学(245933)
- 学院(243645)
- 管理(101955)
- 济(92573)
- 经济(90325)
- 理学(88801)
- 理学院(87806)
- 管理学(86220)
- 管理学院(85792)
- 研究(78338)
- 中国(58869)
- 京(52961)
- 科学(49895)
- 财(42657)
- 所(39175)
- 农(37734)
- 业大(36750)
- 中心(36242)
- 研究所(35594)
- 江(34889)
- 财经(34289)
- 北京(33832)
- 范(33476)
- 师范(33224)
- 经(31075)
- 农业(29290)
- 州(29092)
- 院(28383)
- 师范大学(27003)
- 经济学(25963)
- 基金
- 项目(168894)
- 科学(132701)
- 研究(125113)
- 基金(122088)
- 家(105400)
- 国家(104457)
- 科学基金(90273)
- 社会(76682)
- 社会科(72414)
- 社会科学(72393)
- 基金项目(66003)
- 省(65767)
- 自然(59906)
- 自然科(58494)
- 自然科学(58483)
- 自然科学基金(57415)
- 教育(57409)
- 划(55463)
- 编号(52519)
- 资助(50543)
- 成果(42888)
- 部(37157)
- 重点(36934)
- 课题(35308)
- 发(35101)
- 创(34879)
- 项目编号(32656)
- 创新(32345)
- 科研(32312)
- 教育部(31954)
- 期刊
- 济(101698)
- 经济(101698)
- 研究(72429)
- 中国(43837)
- 学报(37330)
- 管理(36546)
- 科学(34930)
- 农(34408)
- 财(31535)
- 教育(29535)
- 大学(28107)
- 学学(26192)
- 农业(23978)
- 融(20942)
- 金融(20942)
- 技术(20597)
- 业经(17313)
- 财经(16039)
- 图书(15157)
- 经济研究(14885)
- 理论(13626)
- 问题(13501)
- 经(13466)
- 实践(12669)
- 践(12669)
- 科技(12164)
- 技术经济(11716)
- 业(11315)
- 现代(11136)
- 情报(11037)
共检索到351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焱
本文通过音乐治疗、结构化教育与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的有机结合,并兼用世界其它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对一例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进行了行为训练的个案研究。在提高主动语言表达的动机,转化和改善刻板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情绪与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伟 魏轶兵 陈尚婷
目的:对一例在普通小学三年级就读的孤独症儿童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家长等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干预9个月,用日常观察法、访谈法、对比法对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多方面评定。结果:在研究中运用多种干预方法,提高了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状况。结论:运用多种干预方法可以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
孤独症 随班就读 语文 个案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孤独症 行为治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轶兵 卢珺 谢明 宗尽炎 韦淑芹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5个月的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探讨了孤独症儿童随班就读的成功教育经验,并为特殊教育人士、孤独症儿童家长、普通小学的老师提供了适当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宁 户秀美 马永强 胡晓毅
近年来,借鉴斯金纳提出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的理念和观点,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价值的言语行为教学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日益盛行。本研究根据普通儿童言语行为的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初级言语行为、中级言语行为和高级言语行为,并对国外不同言语行为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我国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教学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言语行为教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燕华 马博森
本研究选取30名6~7岁汉语孤独症儿童与30名普通儿童作为被试,探讨学龄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在口头叙事语篇中的会话修正行为。结果发现:在会话交际中,孤独症儿童产出的指称歧义显著多于普通儿童;针对各种会话阻碍,孤独症儿童较少启动自我修正,对他人的修正引导倾向于使用添加或转移话题策略,且协同多模态资源来实现交际目的的能力相对较弱。建议教师与家长在日常交际中加强孤独症儿童指称行为的训练,结合其抑制控制及认知灵活性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多模态会话修正能力。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会话修正 多模态交际 认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昊 刘立辉
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考察父母接受培训后在自然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对孤独症儿童实施共同注意干预训练的效果。研究采用多基线设计,通过培训家长对三名平均年龄为46.6月的被试进行为期八周、四个阶段的干预,发现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行为及社会互动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被试的主动性和响应性共同注意、工具性和交流性共同注意、高强度和低强度刺激下的共同注意三方面,干预效果呈现不同特征且具有个体间差异。通过对结果的讨论,研究分析了促进干预取得成效的因素以及后续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沙鹏 王志强
共同注意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在孤独症儿童群体中具有基础性、典型性与普遍性。共同注意与儿童的语言、模仿、游戏及社会互动等能力关系密切,积极地对孤独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进行干预对其生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利用PROQUEST和EBSCO两大数据库,搜索了国外2000-2019年间发表的有关孤独症儿童共同注意干预的文献,从研究设计、干预方法及干预结果等方面对相关干预研究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干预的展开提出了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共同注意 干预研究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关键词:
假装理解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抑制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静欣 苏彦捷
研究采用动画形式呈现欺骗故事情境(欺骗他人/欺骗自我) ,考察孤独症儿童对欺骗行为及意图的理解。结果表明,在欺骗行为判断的问题上,孤独症和匹配组儿童的表现没有差异。孤独症儿童对于欺骗他人的意图理解差于正常儿童,也不如他们自己对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两组儿童在欺骗任务上的表现提示,孤独症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并不等于达到与正常儿童一样的心理理解水平,欺骗他人与欺骗自我的意图理解可能基于不同的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晓斌 王静丽 李晓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执行功能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因此孤独症执行功能的探讨也逐渐受到关注。其中作为孤独症执行功能障碍中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作记忆更是成为了当今孤独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对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方法和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进行了小结和展望。
关键词:
孤独症 空间工作记忆 言语工作记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谢超香 李姗泽
内隐学习是一种自动化的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认知过程,是发展社会技能、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重要机制。许多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症状与其内隐学习缺失有密切联系,也有研究认为孤独症儿童具备内隐机制,只是不能巩固和应用通过内隐方式获得的知识。在康复训练中可以尝试增加复杂关系的显著程度或者以外显方式呈现复杂关系。未来研究应当包含不同严重程度以及不同子群的孤独症儿童,创造生态效度更高的实验情境并确定孤独症儿童学习和应用内隐知识的困难程度如何。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康复训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焦青
本研究除了关注年龄和智力因素的影响外 ,还首次探讨了自闭症病症的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的关系。综合本研究和以往研究的结果得出 :生理年龄大并同时伴随较高智力能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理解他人的心理。此外 ,本研究发现 ,自闭症病症程度与心理推测能力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采用大样本去论证这个关系的存在应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心理推测 孤独症病症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