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0)
- 2023(10658)
- 2022(9096)
- 2021(8302)
- 2020(6621)
- 2019(15137)
- 2018(14820)
- 2017(28862)
- 2016(15441)
- 2015(17254)
- 2014(17170)
- 2013(17147)
- 2012(16105)
- 2011(14825)
- 2010(14970)
- 2009(14184)
- 2008(14444)
- 2007(13204)
- 2006(12066)
- 2005(11668)
- 学科
- 济(69877)
- 经济(69766)
- 管理(52278)
- 业(51639)
- 企(44281)
- 企业(44281)
- 制(25267)
- 方法(24744)
- 财(22509)
- 中国(21345)
- 数学(21297)
- 数学方法(21172)
- 银(19919)
- 银行(19904)
- 行(18830)
- 地方(18685)
- 农(17625)
- 业经(17536)
- 融(15998)
- 金融(15996)
- 体(15722)
- 务(14951)
- 财务(14916)
- 财务管理(14886)
- 企业财务(14384)
- 体制(13294)
- 度(12174)
- 制度(12172)
- 农业(11806)
- 贸(11713)
- 机构
- 学院(223552)
- 大学(222602)
- 济(97286)
- 经济(95242)
- 管理(85675)
- 研究(76849)
- 理学(71749)
- 理学院(71001)
- 管理学(70125)
- 管理学院(69689)
- 中国(65708)
- 财(52075)
- 京(47576)
- 科学(41784)
- 财经(39371)
- 所(38433)
- 江(35845)
- 中心(35617)
- 经(35590)
- 研究所(33587)
- 农(33274)
- 北京(31063)
- 经济学(30053)
- 财经大学(29208)
- 州(29111)
- 范(28102)
- 师范(27829)
- 院(27547)
- 业大(26986)
- 经济学院(26863)
- 基金
- 项目(135925)
- 科学(108755)
- 研究(102459)
- 基金(99729)
- 家(84616)
- 国家(83869)
- 科学基金(73526)
- 社会(67557)
- 社会科(64235)
- 社会科学(64224)
- 省(52782)
- 基金项目(51713)
- 教育(47024)
- 自然(45450)
- 自然科(44456)
- 自然科学(44447)
- 划(43761)
- 自然科学基金(43684)
- 资助(41360)
- 编号(41153)
- 成果(34250)
- 发(33459)
- 部(30995)
- 制(30730)
- 重点(30348)
- 课题(29128)
- 创(28526)
- 国家社会(27912)
- 发展(27511)
- 教育部(27360)
- 期刊
- 济(118198)
- 经济(118198)
- 研究(76364)
- 中国(52147)
- 财(42859)
- 融(38073)
- 金融(38073)
- 管理(35930)
- 农(32307)
- 学报(28538)
- 科学(28258)
- 教育(24150)
- 大学(23083)
- 学学(21674)
- 财经(20776)
- 农业(20339)
- 业经(19862)
- 经济研究(18933)
- 技术(18735)
- 经(17605)
- 问题(14763)
- 贸(11478)
- 理论(11437)
- 商业(10919)
- 国际(10742)
- 世界(10704)
- 技术经济(10666)
- 财会(10622)
- 现代(10591)
- 会计(10471)
共检索到368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龙
传统的新股发行定价偏低观点受到了一些定价偏高实证现象的质疑,且难以解释我国长期实行的发行市盈率管制政策。本文在原有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础上,从正向反馈的非理性角度研究发行定价,进而分析市盈率管制政策的作用,并实证检验。研究认为,新股发行市场中存在着大量的正向反馈申购者,他们受近期新股上市表现激发而参与申购,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使得新股即使被高估也仍然能够成功发行。发行人和承销商意识到这种噪声需求的存在,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他们会抬高发行定价,而机构投资者在近期新股上市表现较好的情况下也易于高估新股,因此也能接受较高的询价价格。实证结果验证了正向反馈申购者对发行定价的这一正向影响,并且发现市盈率管制...
关键词:
新股发行 正向反馈 市盈率管制 发行定价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武龙 夏新平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IPO抑价理论认为一级市场因定价偏低而给投资者带来了正向超额收益,但近年来基于噪声交易者参与的行为金融研究对此提出了异议。从套利的角度将新股申购者分为套利投资者和噪声申购者,采用供需分析方法,以新股上市首日的基础价值为基准,重点探讨中国现金配售制度下投资者在一级市场定价和申购过程中的收益问题,并分析市盈率管制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现金配售制度下,新股投资者收益与中签率有关,在新股申购过程中,套利投资者可以通过申购数量的调整进行套利活动,但此套利受噪声申购者影响而存在约束。当噪声申购量小于发行量时,数量套利有效,新股抑价发行,但投资者只能获得合理收益,此时市盈率管制对投资者收益...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胡小龙 罗汉君 姚堃
中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询价机制之后,不仅新股发行三高(高市盈率、高股价、高超募)现象仍然长期存在,而且还带来了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发行人与中介机构利益合谋超额募资、"权力寻租"、一级市场定价畸高等系列问题。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目标与方向仍然不明确。本文另辟蹊径,提出了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新股定价原则,通过对最近2年A股市场IPO的309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论证了新股以"行业平均市盈率"为基础的发行定价原则基本符合我们现阶段的实际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加强对新股发行定价的监管等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玉梅 王子柱
本文先列举了创业板高市盈率发行的表现,并从2009年6月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视角探讨了创业板发行市盈率不断升高的原因,提出以美国式招标确定新股网下配售价格、机构投资者在初步询价中要缴纳保证金、分期支付超募资金所产生的保荐费、让主承销商持有部分新股并设定锁定期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发行市盈率 PEG 美国式招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晓东
维护市场公平是监管方的重要职责,也是制定监管政策的前提条件。2014年和2015年,承销商可以对"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投资者申购进行剔除,从而首次间接获得配售对象的有限自主选择权;但自2016年1月起,监管方以维护市场公平为名,对承销商的剔除行为加以限制,从而事实上取消了配售环节的自主权。本文利用中国特有的信息披露优势,获取IPO申购和配售数据以及基金公司佣金分仓数据,对IPO配售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基金公司在二级市场支付给承销商佣金,会显著提升其在一级市场获得新股配售的概率;在IPO公司后续市场表现较好或承销商依赖佣金获取收入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佣金对于获得配售概率的影响更为显著。从作用机制看,在市盈率管制条件下,虽然无法通过申购报价提高获得IPO新股配售的概率,但是通过提高申购数量,基金公司仍可以利用其与承销商之间的佣金关系在IPO配售中获得优势地位。此外,佣金关系对于配售结果的影响主要来自IPO申购剔除比例较高的样本。而承销商对于IPO申购的剔除幅度也受到其与基金公司之间佣金水平的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市盈率管制的情况下,二级市场佣金对IPO配售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IPO自主配售 询价制 佣金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建新 徐港章 张好
市盈率与市净率都是投资者评估资本市场中股票质量和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理解这两个指标的经济实质和计算要求很有意义。依据2005年至2012年3月在沪市A股上市的100多家公司有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整体水平以及行业特点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就个股发行市盈率和市净率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此为基础,还将两者与新股发行首日表现的相关数据相结合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求对两者的作用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初可佳 张昊宇
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存在IPO抑价现象,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定价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严格的发行市盈率管制向市场化定价的过渡阶段。通过划分发行制度改革的七个阶段,对中国1992年1月~2017年12月新股发行抑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以探讨发行制度演变对新股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发行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IPO抑价程度逐步下降,定价效率逐步提升;发行市盈率衍生变量与IPO发行抑价率呈负相关关系,定价管制的存在是中国股票发行定价过程中产生较高IPO发行抑价率的重要原因;IPO发行抑价率与新股发行价格、募集资本、首日换手率、超额认购率、发行周期、ROE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IPO抑价 定价管制 发行制度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姚辉 朱卫华
本文实证分析了15倍发行市盈率限制取消对一二级市场的影响效果,发现它在调控两级市场价格差方面的作用有限,且对发行定价合理性只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发行定价 发行市盈率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2016年1月,新股申购由预先缴款改为中签后缴款。这一我国前所未有的政策对投资者的申购策略、新股收益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基于对新制度的研究,原创性地定义、计算出网上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即打新收益率)。对目前打新高收益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并证实了新股存在的"收益对标效应""市值对标效应"。这两种非理性效应共同导致打新收益率维持在不合理的高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超
2016年1月,新股申购由预先缴款改为中签后缴款。这一我国前所未有的政策对投资者的申购策略、新股收益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基于对新制度的研究,原创性地定义、计算出网上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即打新收益率)。对目前打新高收益的不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并证实了新股存在的"收益对标效应""市值对标效应"。这两种非理性效应共同导致打新收益率维持在不合理的高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晋斌
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博士生)一、相关文献的回顾及本文主要目的市场有效性假说认为,新上市的股票(initialpublicofings,IPOs)不应该存在超额报酬率,因为众多的逐利行为(rent-s...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广谋 李青
针对新股首发市盈率高及其在二级市场初期暴涨而后暴跌的现象,本文运用系统结构分析方法对我国的新股发行体系下所形成的新股发行交易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新股上市时有几种力量促使噪声交易自身繁殖的正反馈循环,使初期股票价格形成特殊的运行形态。由于存在初期二级市场的新股炒作的盈利模式,形成了二级市场内部及一二级市场中存在的多重正反馈的现象,造成了股市的不稳定。最后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股发行 噪声交易 正反馈 新股炒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闻岳春 张宗翔
自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格与高超募比例)成为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的独特现象,并被市场认为是创业板潜在风险的巨大诱因。本文以发行市盈率与成长性的相互关联为切入点,结合无套利均衡原理深入剖析市盈率定价逻辑,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定量地研究了高市盈率发行给投资者带来市场风险的机理及程度。然后,提出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应逐步放开拟申请上市公司质量的审核与市场准入的核准职能,培养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同时应加强法制建设及交易监管,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创业板 市盈率 成长性 市场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晓明 杨悦
随着2014年6月9日10家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发行批文,国内IPO市场终于再度启航。在对2013年底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实施办法进行一系列修补之后,10家公司无一例外地没有出现令市场怨声载道的"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率)现象,且多数公司放弃了老股转让。那么,此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是否就此彻底解决了现行新股发行的"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