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0)
- 2023(11325)
- 2022(9870)
- 2021(9392)
- 2020(7745)
- 2019(17950)
- 2018(18123)
- 2017(34286)
- 2016(18967)
- 2015(21440)
- 2014(21851)
- 2013(21157)
- 2012(19229)
- 2011(17107)
- 2010(17012)
- 2009(15406)
- 2008(14716)
- 2007(12736)
- 2006(10963)
- 2005(9390)
- 学科
- 济(68080)
- 经济(67994)
- 管理(53267)
- 业(48061)
- 企(40623)
- 企业(40623)
- 方法(32314)
- 数学(27782)
- 数学方法(27358)
- 农(18543)
- 中国(17959)
- 学(17511)
- 财(17297)
- 业经(15255)
- 地方(14405)
- 理论(13850)
- 制(13626)
- 和(11974)
- 农业(11951)
- 贸(11440)
- 贸易(11435)
- 易(11071)
- 技术(11062)
- 教育(10993)
- 务(10958)
- 环境(10955)
- 财务(10875)
- 财务管理(10854)
- 银(10506)
- 银行(10455)
- 机构
- 大学(262904)
- 学院(262168)
- 管理(103964)
- 济(94089)
- 经济(91692)
- 理学(90483)
- 理学院(89460)
- 管理学(87687)
- 管理学院(87233)
- 研究(86658)
- 中国(62379)
- 科学(57498)
- 京(56591)
- 农(45647)
- 所(43971)
- 业大(43124)
- 财(43099)
- 研究所(40482)
- 中心(39068)
- 江(37665)
- 农业(36115)
- 北京(35566)
- 范(35349)
- 师范(34903)
- 财经(34735)
- 院(32040)
- 经(31579)
- 技术(31131)
- 州(30977)
- 师范大学(28029)
- 基金
- 项目(186122)
- 科学(144030)
- 研究(134723)
- 基金(132163)
- 家(116240)
- 国家(115249)
- 科学基金(98005)
- 社会(80554)
- 社会科(76089)
- 社会科学(76067)
- 省(74360)
- 基金项目(70744)
- 自然(65827)
- 自然科(64259)
- 自然科学(64240)
- 自然科学基金(63045)
- 划(62571)
- 教育(62508)
- 编号(56038)
- 资助(54720)
- 成果(45591)
- 重点(41260)
- 部(39760)
- 课题(39049)
- 发(38817)
- 创(38452)
- 科研(35839)
- 创新(35767)
- 计划(34706)
- 项目编号(34665)
- 期刊
- 济(102006)
- 经济(102006)
- 研究(73846)
- 中国(49250)
- 学报(46801)
- 农(41351)
- 科学(40649)
- 管理(38471)
- 大学(34661)
- 教育(33481)
- 学学(32577)
- 财(31775)
- 农业(29154)
- 技术(24738)
- 融(18622)
- 金融(18622)
- 业经(17536)
- 财经(15811)
- 图书(15704)
- 经济研究(15627)
- 业(14266)
- 科技(14045)
- 经(13284)
- 理论(13161)
- 版(13077)
- 问题(13015)
- 业大(12836)
- 实践(12347)
- 践(12347)
- 技术经济(11686)
共检索到37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李鸿雁 孙启忠 王小丽 师文贵 邢建军
以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为试材,采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DNA,利用正交设计L16(45)探讨10×PCRBuffer(含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及模板DNA用量对扁蓿豆ISSR-PCR反应的影响,正交试验的结果采用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建立了扁蓿豆的ISSR-PCR优化反应体系,在25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1.5U,10×PCR Buffer(含Mg2+)2.0 mmol/L,模板DNA0.5 ng/μL,dNTPs 0.6 mmol/L,引物0.9μmol/L。同时探讨引物HZD09211的最适退火温度为52.3℃。2个不同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卿哲 孟金贵 张应华 杨正安 许彬
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总反应体系中,含1×PCR缓冲液、2.0 mmol Mg2+、1.5 unitTaqDNA聚合酶、0.25 mmoldNTP、0.48μmol引物、120 ng模扳DNA。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1℃退火1 min,72℃延伸2min,进行38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新优化的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此研究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辣椒进行...
关键词:
辣椒 ISS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优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申洁 侯思宇 孙朝霞 王玉国 郝炯
为建立适用于枣树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针对Mg2+、dNTPs、TaqDNA聚合酶和引物共4个因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水平进行正交优化设计。采用极差、方差和多重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最佳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μLISSR-PCR反应体系中4个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mmol/LMg2+、0.2mmol/LdNTPs、0.05U/μLTaqDNA聚合酶和0.6μmol/L引物。采用该优化体系对枣树不同品种进行扩增,扩增条带清晰、锐利,进一步证实了该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苏辉 李志刚 宋书宏
以大豆(Glycine maxL.)为材料,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对大豆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并确定影响SSR扩增结果的各因素的最佳用量。以CTAB法提取的大豆叶片DNA为模板,应用L16(44)正交设计对影响大豆SSR-PCR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合大豆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浓度对PCR反应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大豆SSR-PCR优化反应体系为:2.0μL10×PCRBuffer,30 ng模板DNA,150μmol/LdNTP,0.4μmol/LSSR引物,1.5 UTaqDNA聚合酶,2.0 mmol/L Mg2+,加ddH2O至终体积20.0μL...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振国 张海英 于广建 张峰 王永健 许勇 郭绍贵 宫国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黄瓜SRAP反应体系的5种因素(dNTP、模板DNA、引物、Taq聚合酶及变性剂)4个水平进行优化筛选,确立了适合黄瓜SRAP分析的优化反应体系,即在10μL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1μL 10×PCR buffer,150μmol/L dNTP,30 ng模板DNA,0.3μmol/L引物、1.5 U Taq聚合酶,PCR产物变性时用10μL变性剂。
关键词:
黄瓜 正交设计 SRA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李钧敏 潘冠琼
对甜槠Castanopsis eyrei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可靠、重复性强的ISSR扩增结果,利用正交设计对Mg2+,dNTP,引物,Taq酶,牛血清蛋白(BSA)和模板DNA等6种因素5个水平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甜槠ISSR-PCR最适宜反应体系为:10μL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1Tris-HCl,pH 9.0,50 mmol.L-1KCl,10 g.L-1TritonX-100),1.7 mmol.L-1Mg2+,0.25 mmol.L-1dNTP,8.34 nkatTaqDNA聚合酶,1.5 g.L-1牛血清白蛋白,6 pmol引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静 黄建安 李娟 钟兴刚 朱旗
对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酶浓度(U/(20μL))、Mg2+浓度(mmol/L)、模板DNA质量浓度(ng/(20μL))、dNTP浓度(mmol/L)、引物浓度(μmol/L))在4水平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茶树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为1.0U/(20μL),Mg2+为2.0mmol/L,模板为40ng/(20μL),dNTP为0.20mmol/L,引物为0.25μmol/L.对茶树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确定引物ISSR1、UBC881的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52.4、59....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培 傅大立 李芳东 傅建敏 田敏
为有效利用ISSR技术开展华仁杏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华仁杏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最优条件的筛选试验,借助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了华仁杏最佳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10×PCR Buffer without MgCl22.5μL、MgCl22.0 mmol/L、TaqDNA Polymerase 2.0 U、dNTPMiX 100μmol/L、ISSR Primer 0.2μmol/L、DNA2.4 ng/μ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杰 陈香波 李毅 张德顺
应用L9(34)正交表建立了适合于樟树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 buffer、dNTP0.25 mmol/L、引物0.3μmol/L、Mg2+2.0 mmol/L、Taq酶1 U和模板DNA50 ng.适宜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8℃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2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关键词:
香樟 ISSR标记 反应体系 正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成成 崔文山 董健 冯健 王骞春 姜韬 闫文文 张璐
利用正交设计L16(45)对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体系的模板DNA、Mg2+、dNTPs、引物、Taq酶浓度五因素在四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PCR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对PCR反应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模板DNA影响最大;筛选得到日本落叶松SRAP-PCR反应的最佳体系(20μL)为模板DNA浓度为120ng.20μL-1,dNTPs的浓度为0.15mmol·L-1,引物浓度为0.3μmol·L-1,Mg2+浓度为1.5mmol·L-1,Taq酶浓度为0.5U.20μL-1。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日本落叶松遗传多样...
关键词:
正交设计 SRAP-PCR 日本落叶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建华 傅洪拓 龚永生 吴滟 何新龙 李慧萍 乔慧
对影响SRAP反应的4个因素(Taq酶、dNTP、Mg2+、引物)4个水平进行正交组合,以建立日本沼虾的SRAP分子标记技术。试验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筛选出可有效扩增的引物组合;第二步对筛选出的体系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SRAP反应体系适宜引物组合为Me4Em2,最适条件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Mg2+、dNTP、Taq酶、引物浓度分别为2.5 mmol/L、0.25 mmol/L、0.64 U/20μL、0.6μmol/L。本研究结果为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日本沼虾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日本沼虾 分子标记 SRAP 正交设计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宇 荣俊冬 李凤涛 陈礼光 李洪光 何天友 郑郁善
以九节茶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诸如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引物用量、模板DNA用量、退火温度以及循环次数等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表明:20μL ISSR反应体系含10×PCR Buffer、0.4 mmol.L-1dNTPs、2 UTaqDNA聚合酶、0.6μmol.μL-1引物、5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44.8℃退火30 s,72℃延伸1 min,35个循环,最后于72℃延伸7 min,置4℃保存.应用该ISSR体系对10份九节茶种质进行了扩增,证实了该体系的适用性和...
关键词:
九节茶 ISSR 反应体系 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段丽君 曹有龙 周军
【目的】探索枸杞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的新方法,为枸杞的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交育种提供了初步理论依据。【方法】以枸杞为试材,对ISSR-PCR反应中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筛选,确立枸杞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利用该优化体系,对枸杞的8个品种(系)和5个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进行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枸杞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为:每25μL反应体系中含10×Buffer 2.5μL,40 ng模板DNA,2.0 mmol/LMg2+,0.1 mmol/L dNTPs,0.6μmol/L引物,1 UTaqDNA聚合酶;15个引物在13份枸杞种质中共扩增出8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
关键词:
枸杞 ISSR 体系优化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夏莲 何承忠 张志毅 安新民 杨凯 张有慧
为应用ISSR技术开展毛白杨遗传变异分析、辅助育种、品种鉴定、系统进化等研究,以(GTG)6为引物,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退火温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毛白杨ISSR-PCR反应的影响,建立并优化了适宜于毛白杨ISSR分析的扩增体系:20μL PCR反应体系,1×Taq DNA酶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50 mmol/L KCl,0.1%Trion X-100,pH 9.0),1.5 mmol/L MgCl2,1.0 U Taq酶,10 ng模板DNA,0.2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引物(GTG)6...
关键词:
毛白杨 ISSR PCR 条件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杨波
以春兰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模板DNA、dNTPs、MgCl2、primer、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反应循环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春兰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1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Cl2,0.2μmol/L引物,0.3 UTaqDNA聚合酶,2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2.5 min;94℃变性45 s,48~58℃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 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5 min。
关键词:
ISSR 春兰 反应体系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