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3)
2023(5920)
2022(5077)
2021(4604)
2020(3631)
2019(8346)
2018(8278)
2017(15581)
2016(7888)
2015(8755)
2014(8368)
2013(7863)
2012(7038)
2011(6435)
2010(6655)
2009(6400)
2008(6194)
2007(5240)
2006(4616)
2005(4223)
作者
(20354)
(16954)
(16929)
(15806)
(10929)
(8104)
(7648)
(6527)
(6233)
(5904)
(5523)
(5507)
(5215)
(5213)
(5144)
(5070)
(5009)
(4967)
(4946)
(4764)
(4129)
(4076)
(3971)
(3934)
(3751)
(3675)
(3651)
(3644)
(3406)
(3265)
学科
(31115)
经济(31077)
管理(20342)
(19016)
贸易(19008)
(18449)
(18096)
(15956)
企业(15956)
方法(13080)
数学(9884)
数学方法(9745)
理论(7759)
(7696)
中国(7684)
业经(7503)
(7483)
关系(7201)
(6856)
(6678)
金融(6677)
(6636)
国际(5717)
(5685)
(5676)
出口(5674)
出口贸易(5674)
(5386)
银行(5384)
地方(5275)
机构
学院(111537)
大学(109556)
(50518)
经济(49598)
管理(40148)
研究(36120)
理学(34453)
理学院(34142)
管理学(33602)
管理学院(33416)
中国(27481)
(22626)
(21907)
科学(18836)
财经(18031)
(17111)
(16328)
经济学(16284)
中心(15869)
(15371)
研究所(15207)
经济学院(14698)
(14181)
师范(14086)
(14017)
北京(13522)
财经大学(13377)
(13292)
(12898)
(12894)
基金
项目(69404)
研究(54711)
科学(54430)
基金(49937)
(42226)
国家(41904)
科学基金(35867)
社会(34954)
社会科(33263)
社会科学(33260)
(26557)
教育(25417)
基金项目(25291)
编号(23695)
(22040)
自然(21155)
自然科(20676)
自然科学(20671)
资助(20523)
自然科学基金(20279)
成果(19240)
课题(16015)
重点(15842)
(15500)
(15493)
(14912)
项目编号(14701)
(14634)
国家社会(14433)
(14328)
期刊
(56622)
经济(56622)
研究(34773)
中国(18488)
(16888)
管理(14690)
(14063)
国际(13878)
学报(13141)
教育(12997)
(12209)
科学(12107)
经济研究(11052)
大学(10485)
(10404)
金融(10404)
业经(10070)
学学(9868)
农业(8770)
财经(8544)
问题(8440)
技术(8229)
(7470)
商业(7116)
世界(7009)
(6908)
贸易(6908)
国际贸易(5858)
经贸(5419)
现代(4841)
共检索到16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袁志田  
本文通过引入交易费用和信息资源概念 ,建立新的国际贸易模型。这一模型提出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指出交易费用不仅是市场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 ,也是国际贸易区域特征的根本原因 ,从实际上否定了经典的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模型。本文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信息产业的贸易发展。文章最后结论部分对本模型做了简要的评价 ,并指出了今后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刚体  
80年代开始,大量的国际贸易都是在一些大公司的控制下进行的事实已经受到广泛注意,同时很大比例的国际贸易都与直接投资有关,或者发生在公司的内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在公司内部进行,市场的作用逐渐被淡化。这种国际贸易现象反映了公司存在回避外部市场(arm’s—length mar-ket)的动机。我们认为对市场本身效率和交易成本等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课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刚体  
80年代开始,大量的国际贸易都是在一些大公司的控制下进行的,这一事实已经受到广泛注意,同时很大比例的国际贸易都与直接投资有关,或者发生在公司的内部。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在公司内部进行,市场的作用逐渐被淡化。这种国际贸易现象反映了公司存在回避外部市场(arm’s-lengthmarket)的动机。我们认为对市场本身效率和交易成本等问题的研究应该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课题,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重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论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夏申在国际贸易学说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规模经济或规模收益递增,作为技术和要素禀赋差异之外的决定国际分工与贸易格局的又一重大因素,长期以来却为正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所忽视。研究国际贸易的先驱者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在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当代国际贸易中相当大的比例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实现的,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面对世界贸易的这种新格局显得苍白无力,难以自圆其说。如果继续采用完全竞争的假定,我们就不能正确理解当代诸多贸易事件及其贸易政策,就会丧失获得贸易利益的一个重要渠道。进入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前驱学者开始反思一个半世纪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传统贸易理论,并尝试用不完全竞争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新问题。本文拟追踪这种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重新探讨国际贸易的发生原因和格局形成,并分析有关的贸易政策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铭  
国际贸易环境理论是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有必要以系统论的观点来重新认识国际贸易环境。《国际贸易环境论》以国际贸易环境系统论、国际贸易环境资源论、国际贸易环境决定论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系统论模式的贸易环境理论,在国内具有开创意义。该书根据其理论对中国外贸特殊环境的分析,对加入WTO后 中国外贸的新发展具有诸多启发意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黄海蓉  郭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浙江是我国的外贸大省,在开放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国际贸易风险。本文主要从宏观层面即经济安全的战略角度考察和论述开放条件下浙江省面临的国际贸易风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丙志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的发展对我国自主创新具有正面推动作用,同时也存在负面冲击。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在建设开放型经济的过程中如何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碧涛  张艳丽  
我们正处在一个各国经济频繁交往,相互渗透而又相互依存的时代。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国际贸易成为国家间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国际贸易越深入发展,对于贸易术语、交易规则等规范化需求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替代着国际贸易,而且创造和改变着国际贸易,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并非是单纯的货币国际转移,而是以资本为载体的一揽子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即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影响和决定当代国际分工的微观基础,因而是研究当代国际分工的逻辑起点。在要素跨国流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怎样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际直接投资不仅替代着国际贸易,而且创造和改变着国际贸易,使得各国经济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从而把经济全球化推进到了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核心并非是单纯的货币国际转移,而是以资本为载体的一揽子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即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是影响和决定当代国际分工的微观基础,因而是研究当代国际分工的逻辑起点。在要素跨国流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当代国际分工出现了怎样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杨帆  马野青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各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差异是解释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从新新贸易理论出发,在厂商生产率异质条件下构建了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决定的分析框架,提出决定我国省级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要素供给和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和市场进入成本越低,劳动要素供给越多,该地区获取国际贸易利益就越多;但是厂商固定运营成本对该地区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有双重性,取决于"生产率效应"和"挤出效应"的比较。本文还运用2001~2010年的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发现,无论是总体样本回归还是分东、中、西部的样本回归,地区内部贸易比重、市场进入成本、劳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倩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贸易结构优化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一个国家应当向哪些国家出口何种产品,又应当从何处进口何种产品以增进本国福利,促进本国发展?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到当代克鲁克曼的新贸易理论都在为各国间的贸易活动寻求适当的理论解释。应当看到的是,贸易结构优化与优化贸易结构存在差异。前者从静态角度出发,强调利用现存资源,强化现存结构的作用;后者则从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改变现存结构的要求。下面将分别从这两个角度出发,介绍有关贸易理论关于贸易结构的论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梅妮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作为国际贸易理论不可动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为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其核心在于该理论独特的分析工具:超边际分析方法。采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方法,引入交易效率和偏好,对李嘉图的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新的分析,可以得出很多有价值的结论。本文通过建立同时存在李嘉图外生比较技术差异和交易成本的新兴古典模型,探讨了交易效率和偏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国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从改变交易效率、偏好结构的角度出发,制定有利于本国的贸易政策,从而改善其外贸条件,进一步促进其国际贸易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