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8)
- 2023(10905)
- 2022(9544)
- 2021(9070)
- 2020(7547)
- 2019(17452)
- 2018(17629)
- 2017(33549)
- 2016(18631)
- 2015(21011)
- 2014(21312)
- 2013(20686)
- 2012(18808)
- 2011(16837)
- 2010(16691)
- 2009(15079)
- 2008(14401)
- 2007(12456)
- 2006(10710)
- 2005(9089)
- 学科
- 济(67241)
- 经济(67156)
- 管理(52108)
- 业(47173)
- 企(39776)
- 企业(39776)
- 方法(31874)
- 数学(27437)
- 数学方法(27040)
- 农(18289)
- 中国(17817)
- 学(17659)
- 财(17064)
- 业经(15065)
- 地方(14373)
- 制(13364)
- 理论(13177)
- 农业(11854)
- 和(11814)
- 贸(11254)
- 贸易(11250)
- 教育(10948)
- 技术(10931)
- 易(10890)
- 环境(10833)
- 务(10772)
- 财务(10691)
- 财务管理(10671)
- 银(10347)
- 银行(10291)
- 机构
- 大学(256840)
- 学院(255743)
- 管理(102184)
- 济(92578)
- 经济(90263)
- 理学(88866)
- 理学院(87859)
- 管理学(86182)
- 管理学院(85740)
- 研究(85735)
- 中国(61502)
- 科学(57089)
- 京(55503)
- 农(44734)
- 所(43753)
- 财(42340)
- 业大(42191)
- 研究所(40345)
- 中心(38258)
- 江(36832)
- 农业(35216)
- 北京(34970)
- 范(34384)
- 财经(34146)
- 师范(33999)
- 院(32034)
- 经(31048)
- 州(30246)
- 技术(29918)
- 师范大学(27356)
- 基金
- 项目(182966)
- 科学(141684)
- 研究(132223)
- 基金(130167)
- 家(114729)
- 国家(113764)
- 科学基金(96503)
- 社会(79334)
- 社会科(74919)
- 社会科学(74897)
- 省(72935)
- 基金项目(69754)
- 自然(64838)
- 自然科(63269)
- 自然科学(63250)
- 自然科学基金(62075)
- 划(61466)
- 教育(60828)
- 编号(54942)
- 资助(53844)
- 成果(44716)
- 重点(40583)
- 部(39086)
- 发(38268)
- 课题(38184)
- 创(37738)
- 科研(35308)
- 创新(35112)
- 计划(34205)
- 项目编号(34009)
共检索到36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申洁 侯思宇 孙朝霞 王玉国 郝炯
为建立适用于枣树ISSR-PCR的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针对Mg2+、dNTPs、TaqDNA聚合酶和引物共4个因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水平进行正交优化设计。采用极差、方差和多重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最佳优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20μLISSR-PCR反应体系中4个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mmol/LMg2+、0.2mmol/LdNTPs、0.05U/μLTaqDNA聚合酶和0.6μmol/L引物。采用该优化体系对枣树不同品种进行扩增,扩增条带清晰、锐利,进一步证实了该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静 黄建安 李娟 钟兴刚 朱旗
对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因素(Taq酶浓度(U/(20μL))、Mg2+浓度(mmol/L)、模板DNA质量浓度(ng/(20μL))、dNTP浓度(mmol/L)、引物浓度(μmol/L))在4水平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筛选出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建立茶树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为1.0U/(20μL),Mg2+为2.0mmol/L,模板为40ng/(20μL),dNTP为0.20mmol/L,引物为0.25μmol/L.对茶树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试验,确定引物ISSR1、UBC881的最适退火温度分别为52.4、59....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文标 金则新 李钧敏 潘冠琼
对甜槠Castanopsis eyrei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可靠、重复性强的ISSR扩增结果,利用正交设计对Mg2+,dNTP,引物,Taq酶,牛血清蛋白(BSA)和模板DNA等6种因素5个水平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甜槠ISSR-PCR最适宜反应体系为:10μL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 mmol.L-1Tris-HCl,pH 9.0,50 mmol.L-1KCl,10 g.L-1TritonX-100),1.7 mmol.L-1Mg2+,0.25 mmol.L-1dNTP,8.34 nkatTaqDNA聚合酶,1.5 g.L-1牛血清白蛋白,6 pmol引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梦培 傅大立 李芳东 傅建敏 田敏
为有效利用ISSR技术开展华仁杏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华仁杏ISSR-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最优条件的筛选试验,借助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建立了华仁杏最佳的ISSR-PCR反应体系(25μL):10×PCR Buffer without MgCl22.5μL、MgCl22.0 mmol/L、TaqDNA Polymerase 2.0 U、dNTPMiX 100μmol/L、ISSR Primer 0.2μmol/L、DNA2.4 ng/μ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卿哲 孟金贵 张应华 杨正安 许彬
采用正交设计L16(45)对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的5个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浓度)在4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5μl总反应体系中,含1×PCR缓冲液、2.0 mmol Mg2+、1.5 unitTaqDNA聚合酶、0.25 mmoldNTP、0.48μmol引物、120 ng模扳DNA。扩增程序为:95℃预变性5 min;94℃变性45 s,51℃退火1 min,72℃延伸2min,进行38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 min。新优化的辣椒ISSR-PCR反应体系和程序有很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此研究为今后利用ISSR技术对辣椒进行...
关键词:
辣椒 ISSR 反应体系 正交设计 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杰 陈香波 李毅 张德顺
应用L9(34)正交表建立了适合于樟树ISSR-PCR的优化反应体系,即20μL ISSR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 buffer、dNTP0.25 mmol/L、引物0.3μmol/L、Mg2+2.0 mmol/L、Taq酶1 U和模板DNA50 ng.适宜的扩增条件为:94℃预变性4 min;94℃变性40 s,58℃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2个循环;72℃延伸10 min;4℃保存.
关键词:
香樟 ISSR标记 反应体系 正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杨波
以春兰为材料,对影响ISSR-PCR扩增结果的因素如模板DNA、dNTPs、MgCl2、primer、TaqDNA聚合酶的浓度及引物退火温度、反应循环数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春兰ISSR-PCR分析的最佳反应体系和PCR扩增参数:在15μL反应体系中含1×buffer,0.2 mmol/L dNTPs,2.0 mmol/L MgCl2,0.2μmol/L引物,0.3 UTaqDNA聚合酶,20 ng模板DNA。PCR扩增程序:94℃预变性2.5 min;94℃变性45 s,48~58℃退火(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 s,72℃延伸2 min,35个循环;72℃延伸5 min。
关键词:
ISSR 春兰 反应体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春妍 杨冠松 张爱丽 申仕康 王跃华
采用正交和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对影响甜菜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d NTPs、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及退火温度5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甜菜树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d NTPs浓度为0.4mmol/L,Taq DNA聚合酶用量为1.0 U,引物浓度为0.2μmol/L,模板DNA浓度为45 ng。扩增程序: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2℃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8 min。这一优化体系的建立为深入展开甜菜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武冲 仲崇禄 张勇 姜清彬 陈羽 陈珍
模板DNA、引物、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镁离子(Mg2+)浓度、Taq 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是影响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的主要因素。以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叶片基因组DNA为试验材料,系统地测试这6个因素对麻楝ISSR-PCR反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1.00μmol.L-1随机引物,0.15 mmol.L-1dNTPs,2.50 mmol.L-1Mg2+,2.50×16.67nkat Taq DNA聚合酶。最佳退火温度为56℃,ISSR-PCR反应程序为94...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兴红 李红叶
为了获得最优柑橘黑斑病病原菌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Mg2+、d NTP、引物、Taq dNa聚合酶和模板dNa)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浓度梯度进行反应体系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5 MMoL/L的Mg2+、0.15 MMoL/L的d NTP、0.3μMoL/L的引物、25 Ng dNa模板、0.5 U Taq dNa聚合酶为最优。利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体系对不同地理来源的21株柑橘叶点霉菌菌株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已建立的体系稳定可靠。柑橘叶点霉菌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柑橘叶点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雪琴 徐刚标 梁艳 王家庆
利用正交设计实验对影响观光木ISSR-PCR扩增的主要因素(模板DNA、引物、dNTPs、Mg2+的浓度,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进行优化,建立观光木ISSR-PCR反应的最佳体系。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20μL)为:模板DNA50 ng,引物0.4μmol/L,dNTPs 0.25 mmol/L,MgCl22.5 mmol/L,Taq DNA聚合酶1.25 U。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55℃退火30 s,72℃延伸90 s,35个循环;72℃延伸7 min;4℃保存。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观光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和平 何业华 胡桂兵 林顺权 黄建峰 谢志亮 林剑波
运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也门铁ISSR-PCR扩增的各个因素进行了优化,优化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Taq酶浓度0.04 U.μL-1、dNTPs浓度0.18 mmol.L-1、引物浓度0.4μmol.L-1、Mg2+浓度2.0mmol.L-1、模板浓度0.8 ng.μL-1、甲酰胺浓度1.6%、1×buffer,最后用dd H2O补足到25μL。利用优化体系和筛选的引物对也门铁及其嵌合体品种进行了ISSR扩增分析。
关键词:
生物科学与技术 也门铁 嵌合体 ISSR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伶 李志辉 杨模华 张斌
本研究以钩栗叶片为实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L16(45)正交实验探讨了DNA模板用量、Mg2+浓度、引物用量、Taq DNA聚合酶、d NTP用量以及不同退火温度对钩栗ISSR-PCR扩增的影响,建立了钩栗ISSR-PCR反应体系。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总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3 mmol/L Mg2+,0.4 mmol/L d NTPs,0.75 U Taq DNA聚合酶,0.3μmol/L引物;对钩栗DNA样品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体系的检测结果显示,该优化体系扩增的产物条带清晰,稳定性高,本研究为钩栗种质ISSR分子标记遗传结构分析提供技术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姜荣波 姜景民 刘军 陈益泰 栾启福 岳华峰
为建立稳定的红楠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在探索红楠基因组DNA提取的基础上,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单因子试验对Mg2+、引物、模板DNA、dNTPs的不同浓度水平进行优化,找出ISSR-PCR反应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同时为进一步增加结果的可靠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L9(34)]对Mg2+、引物、模板DNA、dNTPs 4个因素3个浓度水平进行优化和筛选。综合两种试验方法结果,最终获得了红楠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反应体系为20μL,Taq酶0.05 U.μL-1,Mg2+2.0 mmol·L-1,模板DNA 1 ng·L-1,dNTPs 0.3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福亮 王国霞 李广平 花喆斌
为了对影响银杏Gingko biloba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因素进行优化,采用ISSR-PCR扩增技术和UVP凝胶电泳成像技术对模板DNA浓度、Taq酶用量、引物用量、dNTP的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筛选优化后的反应条件:Taq酶0.3μg,2μL 10×Buffer(含15 mmol.L-1MgCl2),模板DNA40 ng,dNTP 0.2 mmol.L-1,引物0.5μmol.L-1,Mg2+1.5 mmol.L-1。PCR扩增程序:94℃变性5 min,然后进行38个循环:94℃变性30 s,48~53℃(根据引物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