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2)
2023(2649)
2022(2239)
2021(2038)
2020(1833)
2019(4263)
2018(4074)
2017(7547)
2016(3895)
2015(4171)
2014(3815)
2013(3883)
2012(3604)
2011(3348)
2010(3443)
2009(3182)
2008(3245)
2007(2852)
2006(2570)
2005(2461)
作者
(12206)
(10364)
(10137)
(9758)
(6641)
(5037)
(4498)
(3923)
(3921)
(3697)
(3625)
(3507)
(3470)
(3376)
(3357)
(3198)
(3059)
(3019)
(2978)
(2897)
(2704)
(2604)
(2525)
(2393)
(2346)
(2290)
(2280)
(2183)
(2153)
(2134)
学科
(14581)
经济(14566)
管理(7423)
(7017)
(5965)
(5813)
企业(5813)
方法(4611)
中国(4061)
数学(3708)
(3627)
数学方法(3601)
(3461)
税收(3335)
(3308)
(3296)
关系(3282)
地方(2884)
(2624)
理论(2608)
业经(2591)
经济关系(2557)
(2548)
贸易(2545)
对外(2457)
(2433)
外经(2311)
对外经济(2294)
农业(2192)
(2098)
机构
大学(53476)
学院(51369)
研究(23448)
(18400)
经济(17949)
中国(17293)
管理(16147)
科学(16080)
理学(13515)
理学院(13257)
(13141)
管理学(12781)
管理学院(12670)
(12474)
研究所(12132)
(11961)
中心(10109)
(9697)
农业(9346)
业大(9192)
(9159)
(9019)
北京(8133)
(8107)
师范(8009)
(8008)
研究院(7488)
财经(7217)
(7091)
师范大学(6763)
基金
项目(36237)
科学(27698)
基金(26254)
(25095)
国家(24927)
研究(23453)
科学基金(19884)
自然(14011)
社会(13950)
自然科(13697)
自然科学(13693)
基金项目(13690)
自然科学基金(13431)
(13394)
社会科(13168)
社会科学(13164)
(12190)
资助(10849)
教育(10477)
重点(9092)
编号(8612)
计划(7788)
(7694)
成果(7621)
(7591)
科研(7530)
科技(7220)
(6924)
课题(6728)
创新(6534)
期刊
(20864)
经济(20864)
研究(16897)
学报(13178)
中国(12633)
科学(11132)
(10370)
大学(9524)
学学(8878)
(7525)
教育(6922)
农业(6739)
管理(6572)
(4255)
(4039)
金融(4039)
林业(3870)
经济研究(3838)
技术(3743)
业大(3631)
财经(3492)
(3443)
(3061)
(3026)
资源(3001)
(2913)
科技(2767)
农业大学(2740)
图书(2687)
业经(2640)
共检索到85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曙冬  
李碧华常因女性身份而被当作女权主义者解读,然而她所要解构的恐怕不只是男性中心话语。她的戏仿小说对经典文学形象(如潘金莲)、历史事件(帝王将相)或传统文化(京剧表演)重新书写的意图令人玩味。多元文化语境为文学评论提供了更多剖析角度,也给了读者更多阅读体验。文章试将研究注意力转向整体文本体验,从宗教、心理学等层面,探讨作者赋予人物形象更多欲望元素的意义,重新构想文本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多重表达。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金钊  
由于很多人奉行实用主义的法律观,因而对法律缺乏足够的尊重和信任,运用法律表现出了随意性,不想用就走"上访"、"闹访"之路。当"上访"、"闹访"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后,直接导致了法律权威的失落。这表明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还没有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冲突。"我不是潘金莲"本来是一个道德判断,由基层社会组织就可以解决,然而却在现实的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法律制度与信访制度、政府与司法机关之间来回翻转,最终也没有使矛盾得以化解。这既是个人的悲剧,又是信访制度、法律制度,乃至于法治的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莉  
广告的基本功能虽是商业促销,但它同时具有文化经济的作用,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意义。因此,广告越来越成为塑造大众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本文将广告放置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中,对“编码”而成的广告文本进行“解码”,进而探讨广告的制作机理。广告将古今中外的文化资源加以肢解、包装,从而实现商业话语到非商业话语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能指”的产品被嫁接上一层甚至多层无甚相关的意义———“所指”。这种嫁接的任意性说明广告情景和所传达意义的欺骗性、想像性,而广告出奇制胜的秘诀就在于它切入了人的无意识深层欲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从容  
现实生活中公共物品广泛存在 ,“公共的悲剧”时有发生 ,“搭便车”现象也不乏出现。但实验经济学证明 ,“搭便车”现象并非无处不在 ,“搭便车”也有可能存在逆向选择。虽然“外部性”和“搭便车”是导致“公共的悲剧”———公共物品经验不足的重要原因 ,但不是导致公共物品短缺的根本原因。公共物品的“市场失灵”和公共物品的“政府失灵”可能是造成公共物品短缺更为关键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红坤  莫建明  唐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进  
财政支出增长的经典理论忽视了对财政预算的公共资源属性及其对预算行为主体影响的研究。财政预算资金具有公共资源的经济属性,在预算决策的政治过程中,会导致财政预算的"公地悲剧"。这是预算资金配置使用效率低下、财政支出规模恶性膨胀的经济性根源。财政预算过程的政治逻辑则规定了财政支出规模相对扩张的途径和限度约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09年10月12日,诺贝尔基金会宣布,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印第安纳州大学经济学及公共和环境事务学教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家奥利姆·E·威廉森,以表彰他们对经济管理行为的卓越分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汉斯-维尔纳·辛恩  曹慧  
截至2015年3月,希腊已经从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中央银行的救助计划中获得了总额3250亿欧元的援助,但其经济状况却并未得到改观。本文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计划及其绩效进行了评估,认为当前希腊经济已经陷入"荷兰病",救援资金的流入无助于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文章还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前景和当前危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晓高  
宇宙、社会、人生、人性和生命等内在自相矛盾的悖论性存在决定了悲剧性体验的悖论性存在,其表现形态是矛盾体,文学艺术中表现在人物性格、心理、环境、氛围、情节、结构、主旨、手段与目的、动机与效果、时代文学主题等方面。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哲学基础是对话哲学而非斗争哲学,展现了各因素存在的合理性,推动了作品内容的发展,显现了世界和人性的真实、复杂和深邃。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的心理活动机制是二难心理,是人兼得而不遂却仍追求完美的复杂心理。悲剧性的悖论性特征启发我们,文学艺术要表现高度的真实,要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和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就要强调悖论性内在各方的绝对性、鲜明性、坚定性和各要素之间的对话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峰  
“反公地悲剧”是与“公地悲剧”对应的一个经济学概念 ,“悲剧”的产生也与产权的界定有关。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并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 ,很多领域都由于产权的支离破碎而带有明显的“公地”特性 ,也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反公地悲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重新整合产权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避免“反公地悲剧”的重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璐  
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探讨了女性在长期男性征服下对男性征服欲望的表现,尤其是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通过美术、文学、音乐等方面的例证展开了一幅女性征服男性的幻想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伟  杨景  
叶赛宁是20世纪初杰出的俄罗斯诗人。他短暂的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自然主题的诗歌,是"诗人在大自然的怀里,大自然在诗人的诗里"这句话的生动诠释。分析叶赛宁不同时期自然主题的诗歌,结合诗人的成长背景,以及当时俄罗斯所处的新旧时代变化的社会背景,探索诗人自然意识的变化、意象主义创作风格的形成和内心的冲突,了解诗人的思想、心中的渴望,以及思想意识中的哀怨,揭示诗人人生悲剧的根源是时代变迁导致的思想矛盾。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远青  
《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中的主人公违背婚姻伦理,进行错误的伦理选择,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小说揭示了社会转型期异化的伦理对人们行为的消极影响。以婚姻伦理为切入点,分析两部小说中主人公的伦理选择,可以看出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的伦理异化,揭露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过分追求物质财富、追求个人享乐对于人性的摧残,折射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给普通民众带来的冲击。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昱  龚刚  
资本主义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前期社会"和"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于前者,资本主义主要是利用人们的生存欲望而奴役大众;于后者,资本主义主要是通过制造和繁殖欲望,再利用大众的贪欲而奴役大众。我们发现:贪欲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又可以自我循环,自我繁殖,自我强化,并具有无限的增长趋势;贪欲还是一种异化的欲望,即这种本属于人自己的内在欲望却与人自己的本真需要相背离,相反对。这非但不能肯定生命,反而否定生命,成为奴役人的力量,也使得人离真正的幸福越来越远。在欲望异化的视角下,我们开始重新诠释马克思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按需分配"。我们发现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绝不是满足贪欲,即"想要什么就给什么",而是对人类本...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小东  
女性的自我觉醒首先在文学中得到张扬。中国百年文学中,大量女作家涌现和大量妇女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文学关注,大量两性关系的乡村化都市化和欲望化的多重叙述与多元描写,女性从肉体哲学到灵魂鞭笞,从“拷红”到“审男”乃至于阿Q与吴妈的原初欲念都一一在这种差异中显示着文学的诗学表达,显示着两性文学关系中的深度差异,正在成为文学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