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6)
- 2023(6934)
- 2022(5416)
- 2021(4964)
- 2020(4347)
- 2019(9813)
- 2018(9907)
- 2017(18455)
- 2016(10068)
- 2015(10830)
- 2014(10851)
- 2013(10639)
- 2012(9349)
- 2011(7938)
- 2010(8404)
- 2009(8325)
- 2008(8828)
- 2007(7841)
- 2006(7316)
- 2005(7104)
- 学科
- 业(68351)
- 企(66435)
- 企业(66435)
- 管理(49486)
- 济(46134)
- 经济(46060)
- 业经(24047)
- 财(21583)
- 农(18208)
- 方法(17948)
- 务(17424)
- 财务(17417)
- 财务管理(17404)
- 企业财务(16480)
- 制(14585)
- 技术(14307)
- 农业(13857)
- 体(12378)
- 策(12284)
- 企业经济(12048)
- 体制(11316)
- 划(11159)
- 经营(10789)
- 数学(10771)
- 数学方法(10710)
- 理论(10583)
- 和(10393)
- 中国(10025)
- 技术管理(9768)
- 决策(8564)
- 机构
- 学院(144800)
- 大学(137984)
- 济(64688)
- 经济(63629)
- 管理(62242)
- 理学(52281)
- 理学院(51883)
- 管理学(51494)
- 管理学院(51210)
- 研究(43336)
- 中国(37754)
- 财(34024)
- 京(28950)
- 财经(25375)
- 江(24934)
- 农(24019)
- 科学(23128)
- 经(22929)
- 所(21459)
- 中心(19511)
- 商学(18931)
- 州(18799)
- 业大(18777)
- 商学院(18765)
- 研究所(18611)
- 农业(18509)
- 经济学(18404)
- 北京(18386)
- 财经大学(18302)
- 经济管理(17286)
- 基金
- 项目(85218)
- 科学(69389)
- 研究(66720)
- 基金(62308)
- 家(52186)
- 国家(51598)
- 科学基金(47003)
- 社会(43737)
- 社会科(41497)
- 社会科学(41484)
- 省(35198)
- 基金项目(32956)
- 教育(29928)
- 自然(29144)
- 自然科(28508)
- 自然科学(28502)
- 自然科学基金(28087)
- 划(27129)
- 业(27062)
- 编号(26946)
- 资助(24211)
- 创(22002)
- 成果(20897)
- 制(19485)
- 创新(19440)
- 部(18847)
- 发(18810)
- 重点(18724)
- 课题(18274)
- 国家社会(17917)
共检索到235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钟伟
欲其流远必浚其源——谈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钟伟ABSTRACTThepapermakesacaseanalysisofthetaxdebtinstate-ownedenterprises,thenestimatestherealandnetgrosss...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钟伟
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钟伟国有企业自改革以来,其负担不仅没有明显减轻的迹向,反而随税制改革而有所加重,这导致了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和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更严重的是国企通过自我积累作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正逐渐削弱,产业失衡越来越传递为金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守中
也谈国有企业改革陈守中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也就是目的。改革有改革的目的。“国有企业”(本文所谈“国有企业”主要指竞争性“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关于“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东升 刘冰
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有企业只是政府"附属物",企业缺乏发展活力,改革开放初期实施的放权让利改革是国有企业内在"放活"动力机制下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利益如何在国家与企业、员工之间合理分配成为改革过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国有企业持续盈利、经营者与员工"创富"动力推动公司法人制度产生,但国有企业"创富"改革过程中重效率轻公平、社会责任有所缺失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较为强烈的反应。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改革,以"促和谐"为新的动力,减少深水区改革的阻力与内耗,才能解决国有企业使命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企业与员工持续全面发展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成败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改革 动力源 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乃静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占军 刘宝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玉珂 韩云昊 牛爱英
回顾2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可谓喜忧参半。可喜之处是经过十几年的摸索与寻求,我们基本上找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产权改革;令人忧虑的是从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至今,国有企业的状况没有多大改观。面对现实,有人对产权改革这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国有企业改革,在经过10多年的摸索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明确和完整的方案,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新阶段,我认为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下列几个问题上统一认识。 (一)国有经济的定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首先要恰当认识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对国有经济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产生有其客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天才
一、企业行为不是政府行为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以劳动收入弥补劳动支出从而获利,享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责,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经营单位,其行为是以劳动收入弥补劳动支出,从而以盈利为目的。政府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其行为一是维护社会稳定,政权巩固,制订法律并保证它们的实施;二是有助于实现被认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普遍的愿望。政府应竭力对企业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开辟宽松的外部发展环境,企业对政府照章纳税,并根据自身的实力为政府所倡导的社会福利及社会公益事业尽力。企业活动于市场之中,或从事生产活动,或从事经营活动,或从事流通活动等都要支付一定成本为代价,使劳动收入大于劳动支出从而获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华平 刘佳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海涛 卜祥来
理论界有人将近年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主线”的论点大致地归纳为二种思路:一是以利益机制的作用为主线,通过承包制,增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二是以产权关系的变革为主线,推行股份制,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运行主体缺位问题,促使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郑京平,罗斌
本文在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因及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设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保利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就已经确定,这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开始的试点到普遍实施,至今有近20年的历程。实践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要发展壮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正确的选择。未来的改革,仍然是继续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