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6)
2023(10723)
2022(8390)
2021(7296)
2020(5819)
2019(12467)
2018(12489)
2017(23593)
2016(12363)
2015(13777)
2014(13501)
2013(12936)
2012(11686)
2011(10634)
2010(10989)
2009(10444)
2008(9631)
2007(8561)
2006(7993)
2005(7517)
作者
(34419)
(28736)
(28733)
(27544)
(18426)
(13573)
(13083)
(10983)
(10784)
(10028)
(9933)
(9445)
(9240)
(9111)
(8915)
(8810)
(8489)
(8340)
(8180)
(8099)
(7339)
(6899)
(6867)
(6721)
(6666)
(6464)
(6227)
(6097)
(5683)
(5548)
学科
(73637)
经济(73578)
管理(31434)
(26929)
(20481)
企业(20481)
地方(19778)
方法(19572)
中国(18264)
数学(16603)
数学方法(16468)
(15964)
业经(15291)
地方经济(13027)
(12538)
(12035)
贸易(12029)
(11634)
(11318)
金融(11316)
(10981)
农业(10757)
(10654)
(10325)
环境(9815)
产业(9523)
(9309)
银行(9303)
(9046)
(8804)
机构
学院(179249)
大学(176123)
(86382)
经济(84845)
研究(67452)
管理(62036)
理学(52372)
理学院(51749)
中国(50986)
管理学(50840)
管理学院(50508)
科学(37215)
(36737)
(36700)
(33563)
研究所(30125)
中心(29168)
财经(28869)
经济学(28444)
(26924)
(26130)
经济学院(25257)
(25128)
(24487)
(24437)
师范(24300)
北京(23302)
业大(21851)
(21575)
财经大学(21076)
基金
项目(112554)
科学(89157)
研究(85899)
基金(81405)
(70060)
国家(69532)
科学基金(59509)
社会(57458)
社会科(54603)
社会科学(54588)
(43603)
基金项目(41749)
教育(38307)
(35741)
编号(34671)
自然(34541)
自然科(33751)
自然科学(33743)
自然科学基金(33107)
资助(32328)
成果(28263)
(27038)
重点(25884)
国家社会(24822)
课题(24666)
(24108)
(22861)
发展(22703)
(22396)
(21867)
期刊
(107475)
经济(107475)
研究(60143)
中国(34509)
(26905)
管理(25176)
(24984)
学报(23185)
科学(22754)
经济研究(19272)
(19010)
金融(19010)
大学(18286)
教育(17907)
学学(17268)
农业(17153)
业经(16163)
技术(15748)
财经(14867)
国际(14004)
问题(13957)
(13199)
(13091)
世界(11349)
技术经济(9652)
商业(9113)
(9014)
现代(8698)
统计(8589)
经济问题(8320)
共检索到28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彭刚  胡晓涛  
欧美多国逆全球化现象背后的根源有很大不同,欧洲的逆全球化并非反对经济全球化,而美国出于维护自身产业优势和霸权地位考虑,要求对当前国际经济体系进行调整。美国贸易开放政策的转向建立在对国家层面利益的考虑之上,较强的国家自主性决定了美国的政策转向具有长期性,且不会因国内部分群体的利益分化而改变。中国应当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找寻利益共同点,寻求在现有国际体系框架下进行调整,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静梅   田远杰   钟浩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欧美等国试图通过某些“逆全球化”手段增加中国面对的国际贸易环境政策不确定性。文章基于1980~2020年全球主要39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测度地区经济周期协同。应用工具变量局部投影模型,研究发现欧美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中国贸易环境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欧洲、北美洲、亚洲经济周期协同增长趋势下降,最终将阻碍欧美等联盟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将使得欧美等国实施的制裁措施产生“反噬效应”,一损俱损。面对欧美逆全球化,中国应该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多边主义,加强区域合作,更加积极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化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谢雨蓉  高咏玲  王庆云  
国际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两者关系紧密,互为支撑。自大航海时代开始,经济全球化进程已推进500多年,历经不同发展阶段,国际物流在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本文沿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脉络,分析了国际物流格局的演变进程,总结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加强战略通道的通畅与安全保障,围绕新技术构建完整的规则、标准体系,创新物流运营模式和不断开辟新市场,以应对当前国际经贸格局调整变化,更好地支撑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艳光  
<正>随着资本和技术流动的日益自由化,各经济体深度融入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全球经济网络。在此背景下,探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意义与路径不仅是对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理性反思,也是对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积极引导。由李林玥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经济合作理论与实务》一书探讨国际经济合作的理论基础、实际应用以及政策设计,聚焦跨国公司、国际投资、国际技术转让以及国际工程承包等多个领域,分析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动机及预期效益,阐释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基础流程和操作知识。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力  
美国与欧盟分别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竞争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欧美竞争法在具体适用中产生了激烈冲突。通用/霍尼韦尔等系列并购案暴露了现有国际竞争合作及监管机制的严重不足。因此,建立并完善双边竞争合作机制,进而将竞争问题纳入世贸组织框架将是协调各国竞争立法的一个发展趋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桑百川  王伟  
亚洲金融危机推动了东亚合作的机制化建设,经过了20年的发展,本地区逐渐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10+3"为核心、东亚峰会为主要平台的多层次合作框架。本文基于中日两国对掌握东亚合作主导权博弈的视角,回顾了在域外因素影响下的中日韩东亚政策演变。本文认为当前东亚地区的合作困境源于本地区仍然存在的冷战对抗思维与零和博弈认知,而逆全球化给各国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提供了合作契机。中日韩应积极重启领导人对话机制,以互惠的经济关系和共同的和平诉求为合作基点,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安排的谈判,利用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等途径,尽快在经济合作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雄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海里,经济正义何以偏斜?从经济理性的维度反思经济正义的范畴,应当有着时代大背景的考量。在深度金融化的世界里,首先需要我们由未加反思状态进入反思状态。21世纪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深陷四大二律背反:一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二是技术向度和人本向度的矛盾冲突,三是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冲突,四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矛盾冲突。世界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正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最大化地追求资本收益率的分配逻辑,转向具有全球经济正义原则的分配逻辑;如何把"让富人更富"的金融理性逻辑,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雄  
在全球市场竞争的大海里,经济正义何以偏斜?从经济理性的维度反思经济正义的范畴,应当有着时代大背景的考量。在深度金融化的世界里,首先需要我们由未加反思状态进入反思状态。21世纪全球资本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深陷四大二律背反:一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二是技术向度和人本向度的矛盾冲突,三是私向化与社会化的矛盾冲突,四是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矛盾冲突。世界如何实现全球经济正义,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最大化地追求资本收益率的分配逻辑,转向具有全球经济正义原则的分配逻辑;如何把"让富人更富"的金融理性逻辑,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乔之  陈高翔  
本文从当代国际金融危机大都有表现为货币危机的事实,指出了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机构投机者对国际货币关系的冲击与挑战,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与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在四个方面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何欢  涂红  
美国以长期的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发起了持续的贸易限制与技术封锁,对多国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开启了逆全球化浪潮,给世界经济增长、全球贸易体系运行以及新兴国家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诉求,而美国企图以"对等贸易"替代原有的贸易秩序,实则是以一种贸易霸凌强行实现美国与各国的贸易收支平衡,无疑是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也终将会以减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交换代价。当前,全球已进入了一个没有美国作为主导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探索期和磨合期,在迈向新秩序的过程中,美国会因其放弃对全球的责任国际地位逐渐下降,而中国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过程中,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推动者、维护者、主导者的角色,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郭周明  李姣  邹浩  
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滋生了逆全球化思潮,致使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国际经贸格局改变,国际经贸治理体系由此陷入制度安排滞后、收益分配不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治理机制碎片化等困境.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应积极引领国际经贸治理发展方向,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导,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对话,不断完善G20的治理功能,创新推进构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完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体系建设,引导国际经贸治理向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