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68)
- 2023(13372)
- 2022(10942)
- 2021(9991)
- 2020(8152)
- 2019(18123)
- 2018(17834)
- 2017(34107)
- 2016(18705)
- 2015(20514)
- 2014(20478)
- 2013(20687)
- 2012(19571)
- 2011(17558)
- 2010(18035)
- 2009(16848)
- 2008(17036)
- 2007(15661)
- 2006(14082)
- 2005(13094)
- 学科
- 业(87845)
- 济(87755)
- 经济(87652)
- 企(69821)
- 企业(69821)
- 管理(61931)
- 农(46775)
- 农业(31492)
- 业经(31076)
- 方法(30495)
- 财(25377)
- 中国(24839)
- 数学(22382)
- 数学方法(22224)
- 地方(21621)
- 制(18840)
- 务(18571)
- 财务(18552)
- 技术(18551)
- 财务管理(18530)
- 企业财务(17613)
- 策(16073)
- 贸(15259)
- 贸易(15245)
- 和(14751)
- 易(14706)
- 学(14542)
- 体(14403)
- 发(14164)
- 银(14084)
- 机构
- 学院(277690)
- 大学(268087)
- 济(119130)
- 经济(116896)
- 管理(107219)
- 研究(96649)
- 理学(91396)
- 理学院(90423)
- 管理学(89208)
- 管理学院(88694)
- 中国(76307)
- 农(66391)
- 科学(58611)
- 京(56380)
- 财(54056)
- 农业(51117)
- 所(50463)
- 业大(46705)
- 研究所(45279)
- 江(45106)
- 中心(44373)
- 财经(42031)
- 经(38047)
- 州(35578)
- 北京(35051)
- 经济学(34753)
- 范(33936)
- 省(33624)
- 院(33590)
- 师范(33548)
- 基金
- 项目(177640)
- 科学(141433)
- 研究(130642)
- 基金(129218)
- 家(112619)
- 国家(111437)
- 科学基金(96217)
- 社会(85006)
- 社会科(80274)
- 社会科学(80255)
- 省(73284)
- 基金项目(68409)
- 自然(61279)
- 自然科(59905)
- 自然科学(59890)
- 划(59082)
- 自然科学基金(58869)
- 教育(57200)
- 编号(52545)
- 资助(50935)
- 发(44224)
- 业(41612)
- 成果(41464)
- 创(40183)
- 重点(39589)
- 部(38816)
- 创新(36743)
- 课题(36294)
- 发展(35860)
- 农(35524)
- 期刊
- 济(148177)
- 经济(148177)
- 研究(81190)
- 农(69549)
- 中国(61626)
- 农业(46520)
- 学报(44351)
- 财(43444)
- 管理(42811)
- 科学(42618)
- 大学(33750)
- 学学(32543)
- 融(31604)
- 金融(31604)
- 业经(31086)
- 教育(25078)
- 技术(24641)
- 业(24489)
- 经济研究(21259)
- 财经(21025)
- 问题(19758)
- 经(18148)
- 技术经济(15891)
- 世界(15852)
- 版(15018)
- 农村(14983)
- 村(14983)
- 农业经济(14687)
- 商业(13919)
- 贸(13834)
共检索到435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繁华 李清
随着转基因农业的研究与全球商业化种植,关于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涉及生态、社会和伦理等问题,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争论。在欧美发达国家,欧盟是保守严格,美国是积极宽松,呈现冰火两重性。本文通过全球转基因农业现状概析,比较研究两种代表性的认知态度和政策取向,结合中国转基因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提供导向性的借鉴启示。
关键词:
欧美 转基因农业 两重性 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楚宏 林丹明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企业边界的研究视角始终放在企业的规模上,难以对企业边界的复杂变动情况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企业的边界具有两重属性,一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二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能力边界是企业边界的核心属性,它的变动决定了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借助这一新的分析思路,本文对当前企业边界的多样化变动趋势进行了讨论,试图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企业 能力边界 规模边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曙霄 郭沛
在环境恶化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今天,美国等一些国家提出要征收"碳关税",这一方面迎合了国际社会对保护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贸易保护色彩。基于此,本文从"碳关税"提出的背景、产生的影响和我国的应对策略几个方面阐述了碳关税的两重性,认为我国既要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也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树立贸易大国和环境大国的形象,为全球环境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碳关税 两重性 环境保护 绿色壁垒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蒲先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世纯 石义荣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经济体制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农民收入有了增加,生活有了较大改善,一部分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反映在银行、信用社工作上,农村社员储蓄存款有了大幅度增长,开创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与此同时,农村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自由借贷也比较频繁,这同样是农村经济发展、资金趋向活跃的迹象。对农村自由借贷,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态度,是提倡,是限制,还是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其消极作用?这是广大农金人员和基层干部都深切关注的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申学锋
一、关于资本的两重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实现公有制的过程中,我们对旧中国大生产的官僚资本采取了强制没收的手段。在“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并很快以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形式进行了彻底改造。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不仅不能对资本采取没收的方式,而且还要充分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改造小生产为大生产。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伯煌
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中国自秦汉以后,主要实行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在这一封建体制下,贵族勋臣、豪绅富户莫不以集中田产作为兴家立业永世长存的根本。但田产可以随时易主,贫富可以乘机换位;在土地易主、贫富换位的情况下,最后归结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上面。这就是说,在皇帝的至高无上权力的统制下,任何私人所有制都是相对的,并非永世不变的固定体制。对于贵族、勋臣来说,在改朝换代、政权易主的机遇下,或在经济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禄峰
农业合作社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工具。通过梳理欧美农业合作社发展历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提出在中国城乡差距较大、"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背景下,分散的农户只有组建合作社,整合农业价值链,才能防止盲目生产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传承优秀文化、促进技术创新、明确权利主体、建设服务政府等措施,建设适合国情和地域实际的农业合作社,有利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桂馥
从历史传统上看,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历来是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两个基本要素。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是这两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走向是谋求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平衡。但是,美国长期的外交实践表明,这两个要素既有联系而又互相区别,它们各自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廖力平
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两因素的原理分析外贸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使用价值的运动能增加效用,价值的运动不创造价值并妨碍使用价值效用的发挥,并提出了应该在使用价值的运动、价值的运动和生产专业化方面尽量获取外贸利益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宝森
战后,跨国公司从事跨国经营的客观条件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殖民体系瓦解前的跨国公司有相当差异。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使跨国公司具有两重性。发展中国家只有在正确认识跨国公司两重性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符合本国国情的正确政策,才能加速其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仁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覃采萍 左亚文
张闻天晚年针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片面地把生产关系等同于所有关系的现象,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理论梳理,从中得出了生产关系不仅有体现所有关系的属性,同时还有直接体现生产力的另一重属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还具体论证了生产关系两重性的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思想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空间,而且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
张闻天 生产关系 两重性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尚卫平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假定一台价值10,000镑的机器执行职能的期间是10年,原来预付在这台机器中的价值的周转时间也就是10年。在这10年内,它不需要更新,而以它的实物形式继续发生作用。在这个期间,它的价值一部分一部分地,作为不断生产出的商品的一部分价值而流通,这样逐渐转化为一台机器,也就是完成它的周转。在这个再生产时间到来之前,它的价值先以货币准备的形式逐渐累起来。……以便在资本需要以实物形式进行再生产时来补偿资本。”①据此足见,固定资产折旧提取的唯一目的是补偿不变资本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