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98)
2023(8918)
2022(7374)
2021(6730)
2020(5608)
2019(12502)
2018(12236)
2017(22947)
2016(12334)
2015(14002)
2014(13869)
2013(13981)
2012(13100)
2011(12046)
2010(11732)
2009(10895)
2008(10616)
2007(9213)
2006(8198)
2005(7817)
作者
(34167)
(28913)
(28415)
(27305)
(18181)
(13535)
(12867)
(11185)
(10946)
(10119)
(9986)
(9554)
(9310)
(9237)
(9149)
(8965)
(8594)
(8310)
(8284)
(8006)
(7282)
(6838)
(6821)
(6508)
(6461)
(6439)
(6377)
(6107)
(5608)
(5554)
学科
(53785)
经济(53696)
管理(42249)
(34127)
(28475)
企业(28475)
方法(21595)
数学(19259)
数学方法(19139)
中国(17949)
(15890)
(15450)
环境(13781)
(13029)
贸易(13021)
(12884)
(12860)
业经(11466)
(10655)
(10645)
银行(10645)
(10295)
(10282)
金融(10280)
(10044)
(9902)
体制(9107)
(8745)
财务(8725)
财务管理(8704)
机构
大学(183246)
学院(178627)
(87645)
经济(86294)
研究(68093)
管理(67576)
理学(57873)
理学院(57236)
管理学(56624)
管理学院(56277)
中国(54370)
(41652)
(39058)
科学(35842)
(33304)
财经(32574)
研究所(29904)
(29896)
中心(29457)
经济学(29125)
经济学院(26121)
北京(25420)
(24857)
(24819)
(24726)
财经大学(24440)
业大(21937)
(21548)
师范(21375)
科学院(19802)
基金
项目(117876)
科学(95498)
基金(90948)
研究(87950)
(79310)
国家(78767)
科学基金(67664)
社会(60943)
社会科(58064)
社会科学(58056)
基金项目(46994)
自然(41120)
(40858)
自然科(40170)
自然科学(40160)
教育(39703)
自然科学基金(39497)
资助(36985)
(36054)
编号(32304)
(29071)
(28525)
国家社会(27400)
成果(27176)
重点(27058)
中国(26257)
教育部(25700)
(25188)
(24721)
人文(24058)
期刊
(95219)
经济(95219)
研究(59722)
中国(38273)
(32365)
管理(27520)
科学(25408)
学报(24659)
(23027)
大学(20015)
(19926)
金融(19926)
学学(18805)
财经(17201)
经济研究(16327)
教育(15908)
农业(15590)
(14868)
(13804)
技术(13364)
国际(12848)
问题(12647)
世界(12215)
业经(12058)
(9159)
技术经济(8596)
现代(7652)
科技(7544)
经济问题(7504)
理论(7428)
共检索到279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邢丽    樊轶侠    李默洁  
近年来,欧美均以脱碳为目标出台重要法案。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产业竞争力,该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溢出效应不可小觑。美国在推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同时,也在设立碳关税的立法进程上取得了一定共识。欧盟和美国以脱碳名义推出的相关法案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格局的重要挑战。对此,本文提出完善碳定价机制、优化绿色税收措施、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规则的制定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锋锋   殷晓鹏   杨旭   胡希元  
当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已经立法生效并进入过渡期,该机制涉及气候变化、国际贸易规则、地缘政治等多项全球性重大议题。中欧双边贸易和直接投资是我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找欧盟CBAM与我国“双循环”战略结合点,加强中欧双方政治经济合作,对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意义重大。文章重点分析了欧盟CBAM的立法内容、最新动向和实施的影响因素,结合贸易和气候管理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探讨欧盟CBAM对我国外资外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发现短期内欧盟CBAM对我国外资外贸的规模和布局不会产生显著冲击,中长期该机制的外溢效应将会导致我国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相关产业链供应链逆向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我国应理顺碳市场建设与产业绿色转型、中欧对话和多边合作的推进思路,以期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对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崔明懿  
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一揽子环保计划,其中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最为引人关注。根据该机制设计,从2026年开始欧盟将对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五大行业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以降低碳泄露。本文总结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该机制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未来全球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及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最后建议我国积极与欧盟展开谈判,倒逼自身减碳并完善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同时为潜在的绿色贸易壁垒提早做好预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和平  
2011年,华生、张维迎等学者以价格双轨制理论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此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姜婷婷  徐海燕  
根据欧盟委员会作为环保提案提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将对与其有贸易往来但未承担相应碳排放成本的特定领域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费用。碳边境调节机制是在碳减排背景下提出,在客观上具有贸易保护效果,可能会导致企业竞争力受损、国际局势不稳等后果。该机制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潜在威胁,也使我国财税制度供给与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为急迫的局面。我国应积极应对,推动建立多边碳减排机制,制定明确的碳减排路线图,加强国内碳税立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金融,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书博   王志馨   李昂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应对碳泄漏、维护欧盟气候政策有效性的作用,其实质是提升欧盟的竞争力及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领导力。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行,将影响包括我国在内的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与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应不断提升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呼吁国际社会探索建立碳价当量核算框架,努力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利益,加强与欧盟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础上考虑适时开征碳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为了恢复经济增长,保持产业竞争力,纷纷将目光转向实体经济。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出口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从而揭开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序幕。为保证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推进,欧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计划以及加大税收优惠、增加政府创新投入、加强贸易保护等措施。欧美再工业化本质上是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瑞萍  贾佳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构建标志着全球正在形成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东盟逐渐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并在气候变化领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贸易保护下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对中国与东盟的碳定价主动权、能源结构转型的主动性、绿色低碳领域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产生了影响,试图以碳关税形式重掌国际气候变化话语权。基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实施要点及本身的适配性冲突,探讨中国与东盟绿色低碳合作的基础与前景,从坚定多边主义、完善法律及相关配套制度机制、提高绿色低碳合作战略定位、积极同欧盟进行减排义务磋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探索绿色金融合作前景等方面找寻中国—东盟合作应对之策,最大限度减少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冲击与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晶晶  陈光耀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运行规则及立法前景CBAM也称碳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是指根据进口商品隐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其采取价格调节措施的机制。2019年12月,在新上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大力推动下,欧盟委员会官方首次在欧盟绿色新政中提出CBAM,拉开欧盟推动CBAM落地的序幕;2021年7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芳  荣文钧  温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出意味着碳规则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该机制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尚未可知,但其实施必然会对中欧贸易投资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活动。分析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可以发现,碳边境调节机制在短期内对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看,或将加大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规模,改变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布局,并促使能源领域投资转向新能源。基于此,中国应从国家和企业层面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成善德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的鼓励,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并购海外企业,尝试着跨国产业重组。然而,国外的反垄断法使得一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功败垂成。因此,通过对欧美反垄断法体系及近来反垄断规制趋势的具体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尝试性地为中国企业进军欧美,顺利进行跨国并购重组提供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