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20)
- 2023(19553)
- 2022(16298)
- 2021(15038)
- 2020(12603)
- 2019(28253)
- 2018(28049)
- 2017(53971)
- 2016(29414)
- 2015(32687)
- 2014(32499)
- 2013(32109)
- 2012(29362)
- 2011(26131)
- 2010(26293)
- 2009(24382)
- 2008(24040)
- 2007(21663)
- 2006(19066)
- 2005(17130)
- 学科
- 济(121569)
- 经济(121392)
- 业(104453)
- 管理(100078)
- 企(90870)
- 企业(90870)
- 方法(57102)
- 数学(47702)
- 数学方法(47204)
- 财(40465)
- 农(37974)
- 业经(34312)
- 中国(31983)
- 制(28766)
- 务(26787)
- 财务(26730)
- 财务管理(26666)
- 农业(25937)
- 贸(25501)
- 贸易(25490)
- 企业财务(25299)
- 易(24898)
- 技术(21747)
- 和(20250)
- 银(20182)
- 地方(20145)
- 银行(20138)
- 环境(20111)
- 理论(20097)
- 体(20081)
- 机构
- 学院(421856)
- 大学(417034)
- 济(175631)
- 经济(172206)
- 管理(166658)
- 理学(143407)
- 理学院(142008)
- 管理学(139846)
- 管理学院(139071)
- 研究(131245)
- 中国(104043)
- 财(86954)
- 京(85944)
- 科学(77604)
- 农(70869)
- 财经(68649)
- 所(64528)
- 江(64139)
- 经(62392)
- 中心(61968)
- 业大(61936)
- 研究所(57677)
- 农业(55741)
- 经济学(54113)
- 北京(53288)
- 财经大学(50840)
- 州(50424)
- 范(49596)
- 经济学院(49198)
- 师范(48974)
- 基金
- 项目(277404)
- 科学(219588)
- 基金(203032)
- 研究(202917)
- 家(176230)
- 国家(174695)
- 科学基金(151359)
- 社会(131169)
- 社会科(124461)
- 社会科学(124433)
- 省(109026)
- 基金项目(107230)
- 自然(97493)
- 自然科(95246)
- 自然科学(95220)
- 教育(93967)
- 自然科学基金(93571)
- 划(90831)
- 资助(82635)
- 编号(81563)
- 成果(65099)
- 重点(62151)
- 部(61898)
- 创(60023)
- 发(59057)
- 课题(55915)
- 创新(55553)
- 制(54767)
- 国家社会(54578)
- 教育部(53675)
- 期刊
- 济(193750)
- 经济(193750)
- 研究(120996)
- 中国(79007)
- 财(70945)
- 管理(65322)
- 农(65224)
- 学报(62898)
- 科学(58010)
- 大学(49121)
- 学学(46592)
- 农业(44027)
- 融(41574)
- 金融(41574)
- 教育(39802)
- 技术(38171)
- 财经(34538)
- 业经(33921)
- 经济研究(30443)
- 经(29622)
- 问题(26204)
- 业(24746)
- 贸(22784)
- 技术经济(21714)
- 商业(20334)
- 统计(20103)
- 版(20009)
- 财会(19949)
- 理论(19568)
- 现代(19485)
共检索到625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祁黄雄 李雪梅
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在全球达成基本共识。文章基于《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及《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报告》数据,运用ADF—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碳标签对我国制造业出口产生影响:发达国家率先推出的碳标签制度,作为一种新型隐性技术壁垒,将显著增加我国产品出口成本,降低出口量。对此,我国制造企业需认真研究国外碳标签发展情况,制定出产品出口的对策。
关键词:
碳标签 制造业 技术壁垒 影响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正强 白利利 陈巧
本文将影响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因素分为投入类要素和三种约束类要素,通过构建异质性随机前沿出口模型,测度了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改善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等因素都能够显著减小各省市装备制造业出口贸易阻力。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整体较低且各省份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广东、吉林与辽宁三地出口效率达80%以上,京津冀等地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效率下降至40%左右,一些内陆省份出口效率几乎在20%以下,从侧面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潜力较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效率提供思路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而来自美国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江洪 杨锦波 黄向荣
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会影响企业创新,且二者之间的关系受制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尽管以往研究成果已涉及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间的关系,但现有相关文献缺乏探究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机制方面的成果。笔者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分工理论,利用2007—2020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有效数据,借助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过程中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的调节作用。检验结果证实:专业化分工对企业创新投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企业创新产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对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较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在专业化分工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和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的关系中均发挥强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专业化分工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拓展了交易成本等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专业化分工和企业创新方面的相关文献,为企业在专业化分工中推进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金光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再到2011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欧元区债务危机已经由点到面并最终外扩到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性问题。首先介绍了欧美债务危机的演化过程以及产生原因,接着就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了一般性描述,然后以欧元区和美国债务危机为例,分别运用VAR计量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欧美债务危机从需求和汇率两个方面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应该改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加强财政收支和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出口 实证检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斐
Melitz(2003)通过引入企业的生产率异质性,发现出口可以迫使行业内低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继而通过行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实现行业总体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文章选取1999-2007年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为样本,在分别运用索洛余值法、随机边界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行业生产率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对贸易自由度与行业总体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对于行业加总的生产率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的这一新的获得贸易利益的途径在中国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晶 胡兵
本文通过整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显著,当地生产销售型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动资本品等的出口;总体看,2005-2009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和模型设置以及控制加工贸易等情形下,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为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宏观决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出口 匹配倍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龙祥 马宇
本文利用中国27个制造行业1992—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金融发展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加以分析。结论认为,融资能力改善虽然存在优化出口结构的作用,但并不像理论所描述的那样显著;金融结构优化促进出口结构优化的作用相对较弱,相当数量的行业并未因此受到明显影响。上述两种作用均对机械设备、电器机械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对其他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影响较小,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份额增长则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目前,充足的流动性为金融发展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应抓住这一时机推进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文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宁
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同贸易自由化改革密不可分,而贸易自由化改革特别是关税削减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通过微观出口企业来实现的。文章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运用2001~2007年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关税削减带来的出口促进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进口关税削减确实影响了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参与决策,关税削减对企业出口进入和出口密度决策均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高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对一般贸易企业的影响高于加工贸易企业。这些结论为中国加入WTO以来出口贸易增长特别是集约边际的演化提供了微观解释。
关键词:
关税削减 异质性企业 出口参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威 黄晓琪
以G20框架下的42个国家为样本,利用2000—2015年HS92的六分位产品数据测度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在42个国家的相对出口收益,并实证检验影响中国制造业相对出口收益增长的主要行业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中国制造业相对出口收益增长的主要行业因素是行业FDI的引入差异,即行业FDI对中国相对出口收益有显著正影响。由于中国引入的FDI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导致其对出口收益的整体提升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因此仅能在短期内发挥显著促进效应,长期内则不显著。
关键词:
相对出口收益 行业FDI 中国制造业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璟 屈韬 陈勇姗 李佳蔚
基于2010—2018年佛山市27个制造行业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类检验佛山市服务要素集聚与技术异质性制造产业的业务关联及其影响效率,以探究服务业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转型过程中,服务专业化集聚对制造效率显著表现为价值创造效应,而多样化集聚则显著表现为资本挤出效应;IT、商租服务通过成本效应直接推动制造效率提升;物流、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则需要通过产业关联这一中介路径对制造效率产生影响。当制造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时,应优先发展IT和商租服务集群,同时加快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强数字吸收能力,打通物流、科技、金融服务与制造产业的业务关联,以服务带动制造增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华 刘淑萍
"互联网+"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也十分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均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上升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升级 系统GMM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春顶
新-新贸易理论认为同行业中,出口企业的生产率高于内销企业。然而,我们近期的一个检验发现,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1998~2007年约33万多家企业数据,全面检验了"悖论"现象,发现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存在是背后的重要原因。同时,出口企业中出口规模和生产率负相关,在分析和解释这些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政策启示和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洁 段依莎 叶茂升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了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采用宏观层面数据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汇率贬值周期,汇率变动显著抑制了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而在汇率升值周期,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汇率贬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相对于汇率升值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外资企业、一般贸易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受汇率变动影响更大。进口中间品质量以及市场竞争是汇率变动影响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