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1)
- 2023(3578)
- 2022(3040)
- 2021(2863)
- 2020(2414)
- 2019(5244)
- 2018(5496)
- 2017(9150)
- 2016(5784)
- 2015(6884)
- 2014(7165)
- 2013(6528)
- 2012(6155)
- 2011(5512)
- 2010(5733)
- 2009(4998)
- 2008(4828)
- 2007(4520)
- 2006(3923)
- 2005(3559)
- 学科
- 济(13502)
- 经济(13470)
- 管理(12242)
- 业(9390)
- 企(7287)
- 企业(7287)
- 理论(6648)
- 教育(6179)
- 学(6153)
- 中国(5957)
- 教学(5848)
- 制(5670)
- 农(5645)
- 体(5316)
- 学法(4059)
- 教学法(4059)
- 财(4031)
- 银(3721)
- 银行(3688)
- 融(3662)
- 金融(3655)
- 学理(3607)
- 学理论(3607)
- 行(3599)
- 方法(3567)
- 地方(3350)
- 业经(3262)
- 农业(3247)
- 体制(3115)
- 贸(2981)
- 机构
- 学院(75362)
- 大学(73248)
- 研究(31280)
- 中国(21933)
- 济(21677)
- 科学(21583)
- 管理(20954)
- 经济(20841)
- 农(20348)
- 所(17851)
- 京(17168)
- 理学(16854)
- 理学院(16574)
- 农业(16311)
- 研究所(16308)
- 管理学(15999)
- 管理学院(15870)
- 业大(14714)
- 技术(14327)
- 江(13941)
- 中心(13503)
- 省(12168)
- 院(11873)
- 财(11840)
- 范(11773)
- 师范(11531)
- 北京(10949)
- 州(10685)
- 职业(10274)
- 室(10161)
- 基金
- 项目(49594)
- 研究(36502)
- 科学(35896)
- 基金(30730)
- 家(28882)
- 国家(28602)
- 省(22522)
- 科学基金(21878)
- 教育(19084)
- 划(18900)
- 社会(18242)
- 社会科(16934)
- 社会科学(16931)
- 编号(16495)
- 基金项目(15740)
- 成果(14657)
- 自然(14569)
- 自然科(14207)
- 自然科学(14195)
- 自然科学基金(13908)
- 课题(13827)
- 资助(12974)
- 重点(12176)
- 年(11347)
- 体(11231)
- 发(10901)
- 计划(10729)
- 创(10579)
- 科技(10420)
- 部(9920)
共检索到128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旭东 苏晓华 张冰玉 褚延广 黄秦军 张伟溪 刘勃洋
与白杨派树种相比,黑杨派树种一直因组培再生困难而限制了其在林木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本文以欧美杨优良新品种———渤丰1号为试验材料,以其再生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铜离子浓度、光照强度、卡那霉素选择压等方面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建立了渤丰1号杨高效组培再生体系。使用该再生体系时,外植体的分化率和生根率均达100%,叶片的平均分化芽数多达20个以上,组培苗移植成活率可达98%,40 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叶片的诱导与分化,20 mg.L-1卡那霉素可以抑制渤丰1号杨不定芽的生根;同时发现铜(Cu)元素是渤丰1号杨外植体分化再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增加Cu2+浓度能显著促进不定芽的诱...
关键词:
欧美杨渤丰1号 高效再生体系 铜元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洲 李永丽 安世恒 胡建军
欧美杨108生产性状优良,是基因工程转化的理想受体,高效的组培再生系统是转化工作的基础。以欧美杨108茎段、叶柄、叶片3种外植体为起始材料,确定了植株再生过程中诱导丛生芽、芽的茎伸长和生根培养的最优培养条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再生培养系统。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MS优于WPM;最适从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05 Mg/L+6-BA 0.05 Mg/L+NAA 0.05 Mg/L+蔗糖30 g/L,茎段、叶柄、叶片3种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率分别达100%、100%和86%。丛生芽需要进行茎伸长诱导的环节,茎伸长诱导效率最高是MS+KT 0.5 Mg/L+gA3 2 Mg/L+果糖30 g/L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莹 冷平 王福军 马斌 修莉莉
以京玉1号甜瓜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不同部位、苗龄、激素组合等因素对植株离体再生的影响,建立了以子叶为外植体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甜瓜子叶生长6 d时最佳,用MS+6-BA 2.0 mg/L诱导分化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可达88.67%;诱导不定芽伸长生长以MS+GA32 mg/L+KT 2 mg/L为最佳,伸长率达83.33%;伸长的不定芽在MS+IBA 0.5 mg/L上生根良好,外植体生根率达91.67%。
关键词:
京玉1号甜瓜 子叶 不定芽 再生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苏晓华 王胜东 蔄胜军 杨志岩 沈应柏
以60个黑杨杂种候选新品系为试验材料,108杨为对照,在北京进行苗期测定,辽宁凌海,山东诸城、鄄城、宁阳、莒县等地多点田间测试,结合抗病性、木材品质、纸浆造纸性能和养分利用效率等性状的综合评价,最终获得‘渤丰1号’杨和‘渤丰2号’杨2个优良纸浆材良种。在辽宁凌海,6年生‘渤丰1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48 7 m3,"渤丰2号"杨平均单株材积达0.323 9 m3,分别超过108杨(0.282 3 m3)23.52%和14.73%。同时该品种还具有抗病能力强、材质优良、氮素养分利用高效、适应性广等特点,是适合于我国环渤海湾区域内推广应用的高效高产优质欧美杨优良纸浆材新品种。
关键词:
杨树 高产 纸浆材 综合评价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蕾 苏晓华 张冰玉 黄秦军 张香华 李义良
以京2杨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影响其组培苗生长的关键因子及组培苗生长的最佳条件,并为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京2杨组织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不定芽最佳生根培养基均为1/2MS+NAA 0.08 mg.L-1+IBA 0.08 mg.L-1;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碳不利于京2杨生长;光周期对京2杨的生长影响较小,但光照强度和继代培养基pH值对其生长影响显著,最适光照强度为2 500 lx,最适pH值为6.5;无菌苗叶片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1.0 mg.L-1+NAA 0.1 mg.L-1,叶柄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BA 1.0 mg.L-1+N...
关键词:
京2杨 组织培养 再生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伟聪 张晨星 赵汗青 刘欣茹 庞晓明 李颖岳
【目的】以四倍体酸枣组培苗为材料,优化其组织培养体系并构建适宜的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为该种质的保存、推广以及利用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秋水仙素加倍获得的酸枣同源四倍体种质为材料,设计试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索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浓度对于四倍体酸枣的增殖、生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情况;并利用石蜡切片法对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1)当四倍体酸枣以带顶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时,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IBA 0.2 mg/L+TDZ 0.5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8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生根苗经炼苗后移栽至大田,成活率可达93.33%。(2)诱导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TDZ 1.0 mg/L+IBA 0.3 mg/L+蔗糖30.0 g/L+琼脂5.9 g/L,在该培养基上叶片可通过直接再生途径再生出不定芽。(3)再生不定芽主要起源于叶脉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细胞,在预培养8~12 d时,分生细胞的分裂能力最强且未出现分化现象。【结论】本研究优化了四倍体酸枣组培体系,并成功建立了四倍体酸枣叶片离体再生体系,同时对叶片不定芽的再生过程进行组织学研究,为酸枣多倍体培养体系完善以及后续多倍体种质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管兰华 潘惠新 黄敏仁 施季森
为了研究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I 69)×欧美杨(P.euramericana(I 45)F1无性系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情况,利用美洲黑杨×欧美杨F1无性系第12年生的数据,对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湿心材比例、圆满度、利用率和弯曲度等8个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弯曲度这一性状无性系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所有性状在各无性系之间都呈极显著差异。通过对遗传参数的估算可知,胸径、树高、材积、木材密度、湿心材比例、圆满度和利用率等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 65,0 75,0 50,0 81,0 51,0 71和0 63,表明各性状为中等至高度遗传,各性状受遗传控制要强于环境的影...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成华 沈宝仙
以水培I-72杨(Populus euramericanaSan Martino)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探讨了I-72杨植株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I-72杨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0.5 mg/L+NAA 0.1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7.0%,不定芽分化率为91.1%;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Vc(150 mg/L)能有效地抑制叶片的褐变,褐变降低率达25.0%;不定芽在MS+BA 0.3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中继代增殖系数为6.3;添加0.8 mg/L GA3对继代培养中不定芽的伸长和增殖有显著效果;在生根培养基1/2 MS+NAA 0.05...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生财 杨文文 赖钟雄
以苋菜种子为材料,进行苋菜离体繁殖研究.结果表明:苋菜种子经过75%酒精消毒1 min,再用升汞消毒8 min,在MS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可达87%以上;从无菌苗切取带2片子叶的下胚轴,在MS+3.0 mg.L-1 6-BA+0.2 mg.L-1 NAA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效果最好;不定芽在MS+3.0 mg.L-1 6-BA+1.0 mg.L-1 IAA培养基上的增殖效果最好,增殖系数可达13.02;试管苗在1/2MS+0.2 mg.L-1 IBA培养基上的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可达90.35%;在适宜的温度下,试管苗移栽到菜园土上的成活率可达92.5%以上.
关键词:
苋菜 不定芽 增殖 生根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彭邵锋 陈隆升 马力 罗健 杨小胡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的茎段为外植体培养的无菌苗为材料,开展了无菌苗增殖培养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及外源激素均对油茶无菌苗增殖培养产生重要作用,以WPM为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为6-BA5.0 mg/L+NAA0.01 mg/L+生物素1.0 mg/L时,增殖系数达最高值3.90;以MS为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为6-BA1.0 mg/L+NAA0.01 mg/L+生物素0.5 mg/L时,新梢生长量达2.01 cm。
关键词:
油茶 优良无性系 组织培养 增殖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晓艳 韩素英 梁国鲁 齐力旺
以青海青杨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激素对其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其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青海青杨在不定芽分化、试管苗伸长和增值以及试管苗生根的各阶段对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反应较敏感,激素浓度低或高都会给试管苗生长带来很大影响。通过研究筛选,得到了青海青杨生长各阶段最佳的培养基:诱导茎段分化最佳的培养基为1/2MS+6-BA 0.5 mg.L-1+NAA 0.05 mg.L-1,其分化率82.0%;伸长及壮苗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NAA0.005 mg.L-1;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6-BA 0.1 mg.L-1+NAA 0.3 mg.L-1;生根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1/...
关键词:
青海青杨 组织培养 不定芽 再生体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梅 刘玲 巩振辉 刘凡
以胡萝卜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各个时期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0 1mg/L2,4 D或0 1mg/L2,4 D+0 2mg/LKT的激素组合有利于胡萝卜下胚轴的愈伤组织诱导;在0 1mg/L2,4 D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主要以胚状体的形式再生,而在含0 1mg/L2,4 D+0 2mg/LKT激素组合的培养基上形成的愈伤组织主要以发生不定芽的方式再生;再生过程中,B5基本培养基上的苗子不易生根,需要附加0 1mg/L的IBA,而在MS培养基上苗子可直接形成根。
关键词:
胡萝卜 下胚轴 再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容 郑玉娟 张党权 陈丽莉 龚建平 周文化 何含杰 覃杰明
红檵木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常绿灌木。以红檵木的叶片和茎段为材料,通过优化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不定芽诱导、增殖与生根的培养基与激素配比,进行红檵木高效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檵木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案为两次升汞消毒法:0.1%Hg Cl2两次消毒,各3 min;最佳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的培养基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1.7 mg/L、MS+6-BA 1.0 mg/L+IBA 0.06 mg/L;首次使用Ag NO3,获得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MS+6-BA 1.5 mg/L+NAA 0.01 mg/L+Ag NO3 1 mg/L;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
关键词:
红檵木 再生体系 不定芽诱导 硝酸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琳 纵丹 李嘉其 杨玲 余进德 何承忠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0)为0.2,侵染时间为5 min,共培养时间为2d;在分化过程中,抑制农杆菌生长的头孢霉素(Cef)最佳质量浓度为200 mg·L~(-1),抗性筛选中最佳培养基的卡那霉素(Kan)质量浓度为20 mg·L~(-1)。对再生植株进行β-D-葡萄糖苷酸酶(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鉴定,获得20株阳性植株,转化阳性率为45.4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滇杨离体叶片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图5表5参27
关键词:
滇杨 叶片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遗传转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英 辛全伟 马志慧 兰思仁
以中红杨组培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浓度、外源添加物和光照条件对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并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1)最适基本培养基为MS,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外源添加物的组合为0.5 mg·L~(-1) 6-BA+0.2 mg·L~(-1) NAA+30 g·L~(-1)蔗糖;2)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光照16 h·d~(-1)有利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形成率可达83.3%;3)将叶片再生植株转接到MS+0.2 mg·L~(-1) 6-BA+0.1 mg·L~(-1) NAA培养基中壮苗培养,在1/2 MS+0.2 mg·L~(-1) IBA+20 g·L~(-1)蔗糖+6.5 g·L~(-1)琼脂培养基诱导生根,生根率96.4%,生根苗大田移栽成活率86.8%。
关键词:
中红杨 离体叶片培养 植株再生 生根成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