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2)
2023(12692)
2022(10980)
2021(10601)
2020(8732)
2019(20634)
2018(20366)
2017(39400)
2016(21189)
2015(24054)
2014(23776)
2013(23747)
2012(21891)
2011(19865)
2010(19590)
2009(17776)
2008(17500)
2007(15116)
2006(13332)
2005(11867)
作者
(59907)
(49461)
(49193)
(46873)
(31752)
(23580)
(22454)
(19582)
(18887)
(17676)
(16902)
(16793)
(15799)
(15562)
(15308)
(15191)
(14843)
(14460)
(14110)
(14045)
(12243)
(12158)
(11823)
(11153)
(11020)
(10953)
(10938)
(10777)
(9870)
(9744)
学科
(88457)
经济(88368)
管理(60366)
(58229)
(49403)
企业(49403)
方法(40938)
数学(35259)
数学方法(34924)
中国(25212)
(21708)
(19601)
贸易(19591)
业经(19542)
(19453)
(19170)
(17156)
地方(16564)
(15504)
(14751)
农业(14342)
理论(13934)
环境(13673)
技术(13505)
(13308)
(13044)
银行(13012)
(12486)
(12480)
(12267)
机构
大学(304888)
学院(300726)
(127743)
经济(125261)
管理(122391)
理学(106388)
理学院(105226)
研究(104903)
管理学(103743)
管理学院(103186)
中国(78152)
(65520)
科学(62188)
(54182)
(51775)
研究所(47463)
中心(45475)
财经(44601)
(42952)
北京(42140)
业大(41875)
(40923)
(40875)
(39697)
师范(39412)
经济学(38536)
(38222)
经济学院(34769)
农业(33637)
(33494)
基金
项目(206518)
科学(163339)
研究(153458)
基金(151769)
(131625)
国家(130611)
科学基金(112300)
社会(97477)
社会科(92496)
社会科学(92473)
基金项目(80268)
(76947)
自然(72103)
自然科(70457)
自然科学(70442)
教育(69885)
自然科学基金(69200)
(65892)
资助(62976)
编号(62019)
成果(50639)
(46942)
重点(45771)
(44111)
(42759)
课题(42442)
教育部(40731)
国家社会(40405)
创新(39820)
人文(39354)
期刊
(137034)
经济(137034)
研究(91920)
中国(54048)
管理(46136)
学报(43932)
科学(42975)
(38787)
(38195)
大学(33655)
教育(32860)
学学(31378)
农业(27947)
技术(25606)
(24073)
金融(24073)
经济研究(22717)
财经(21374)
业经(20946)
(18333)
问题(18076)
(16918)
图书(16455)
(15489)
国际(15421)
世界(15370)
技术经济(15029)
理论(14774)
科技(14272)
现代(13943)
共检索到437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逢生  顾作英  
中国是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跨国企业已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然而在中国汽车工业漫长的幼稚期内,政府不得不对该产业采取了长期严格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因此,采取投资方式将产品打入中国市场成为国外汽车业普遍选择的战略。中国入世在即,适时地研究欧美日汽车强国在中国的跨国竞争战略,对我国利用和引导外资,掌握和吸收技术,搞好我国汽车产业建设有现实意义。本文对德、美、日国家在中国的跨国战略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探索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劲  王佳元  赵阳华  杨合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永红   王静  
在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在阐述汽车工业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规模经济、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从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楠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垄断了中国同行业市场。之后由于国内同类竞争者的形成、多家跨国公司进入、进口商品大量增加等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结构的影响开始向竞争性转变。这种转变给我们的启示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市场结构的影响不能纯粹的界定为垄断性或竞争性;引进外资时,不必担忧跨国公司在市场上会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他们对国内企业具有带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德  刘希宋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做了介绍 ,并就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及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尽的分析 ,对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福全  刘宗巍  郝瀚  赵世佳  
汽车四基是工业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突破领域,也是当前中国建设汽车强国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展开相关研究,系统阐述了汽车四基的内涵及其对整个制造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中国与主要汽车强国在四基发展方面的差距和原因,最终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强基战略的总体思路和发展路线,特别是针对汽车强基工程的有效推行,系统地给出了若干具体实施建议,以期助力汽车四基水平的加速提升,为汽车强国乃至制造强国建设提供战略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贤  杨合湘  赵阳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波  
本文分析了世贸组织规则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阐述了入世后我国汽车工业战略重组的主要方式 :通过并购方式整合汽车产业 ;通过战略联盟提升汽车工业实力 ;通过资产重组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珊  
本文运用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分析在入世的机遇和挑战下,我国汽车工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得出发展自主品牌是我国汽车工业未来发展关键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云宏  
汽车工业是中国工业中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发展势头、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产业部门。加入WTO之后 ,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日趋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 ,有必要通过不同方面若干指标的分析 ,对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做出初步的判断。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培波  
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在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以后(1973年全球汽车产量是3000万辆,比1950年增长了近3倍),80年代,汽车工业仍不失工业巨人的丰采,一方面伴随着西方经济低速、持续、平稳地增长,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在起伏中缓慢地爬升;另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把汽车工业视为经济起飞的驱动力,作为支柱性产业对待,致力于汽车工业的发展。在实现汽车部分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把自己的汽车开进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统生  
本文运用西方学者近20年运用较多的“标准刻度法”,研究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最优贸易政策。结果表明:不同政策组合条件的最优贸易政策工具及数量都各不相同。在考察的四种政策当中,同时实行最优的战略贸易补贴及最优战略关税政策使中国国民福利值最大,因而是三种“最优”政策当中的“最优”。同时,各种战略贸易政策都不能起到“利润转移”的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万君康  郭俊华  
中国汽车工业从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到现在,已走过了42年的历程。在这42年中,我国汽车工业从零起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同国外相比,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仍显得相对缓慢,其产品数量和品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个首要的原因...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陕西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汽车工业课题组一、发展和振兴陕西汽车工业应以零部件为突破口尽快将西安建成西部汽车零部件工业基地汽车工业包括整车工业和零部件工业两部分。陕西的整车生产工业在“七五”尤其是“八五”期间获得了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