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2)
2023(8783)
2022(7375)
2021(6767)
2020(5487)
2019(12394)
2018(11915)
2017(23030)
2016(12363)
2015(13405)
2014(13103)
2013(12678)
2012(11787)
2011(10696)
2010(10771)
2009(9779)
2008(9707)
2007(8591)
2006(7693)
2005(6702)
作者
(36539)
(30574)
(30304)
(28696)
(19450)
(14691)
(13750)
(12025)
(11505)
(10743)
(10339)
(9831)
(9820)
(9510)
(9487)
(9472)
(9307)
(9093)
(8939)
(8743)
(7758)
(7426)
(7273)
(7007)
(6907)
(6711)
(6641)
(6639)
(6073)
(6047)
学科
(47493)
经济(47440)
管理(35485)
(34551)
(26753)
企业(26753)
(21826)
贸易(21817)
(21239)
方法(20240)
数学(17507)
数学方法(17318)
(15380)
(13182)
中国(12868)
业经(10758)
农业(9843)
地方(9670)
(9533)
(9232)
(8889)
(8709)
(8173)
银行(8140)
关系(8122)
环境(7795)
(7779)
技术(7751)
(7673)
金融(7672)
机构
学院(175903)
大学(173582)
(79481)
经济(78106)
管理(67213)
研究(63362)
理学(58433)
理学院(57831)
管理学(56966)
管理学院(56664)
中国(47062)
科学(37641)
(35211)
(35097)
(34632)
(32489)
研究所(29612)
业大(28679)
中心(28383)
农业(27994)
财经(27305)
(25965)
(24890)
经济学(23944)
(23079)
北京(21880)
经济学院(21862)
(21051)
师范(20752)
(20141)
基金
项目(119463)
科学(93762)
基金(87722)
研究(84303)
(78346)
国家(77697)
科学基金(65470)
社会(55001)
社会科(52378)
社会科学(52367)
基金项目(46061)
(45888)
自然(42997)
自然科(42048)
自然科学(42034)
自然科学基金(41323)
(39325)
教育(37844)
资助(35673)
编号(32891)
重点(27133)
(26651)
(26413)
成果(25939)
(25360)
创新(23729)
科研(23247)
国家社会(23097)
课题(22762)
教育部(22596)
期刊
(83838)
经济(83838)
研究(51607)
(31224)
中国(30846)
学报(29761)
科学(26298)
(24146)
管理(23746)
大学(22186)
学学(21348)
农业(21248)
(18314)
金融(18314)
(16339)
经济研究(15795)
国际(15213)
业经(14829)
教育(14324)
财经(12706)
技术(12469)
问题(12288)
(11405)
(10972)
世界(9938)
商业(9761)
(8315)
科技(8289)
技术经济(8147)
(7913)
共检索到261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谷晓燕  
随着非洲经济的崛起和中非经贸合作的日益紧密,欧美发达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非洲的价值和地位,一方面它们不再视之为黑色大陆和单纯的援助对象,而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欧美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新的经贸措施,强势重返非洲,以防中国后来居上。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宾建成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制造业冲击较大。为应对危机,欧美国家大力扶持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迹象明显。这一趋势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影响我国产业与贸易的发展。文章对欧美"再工业化"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红  
根据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集中度较高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放松管制与经济全球化使得银行业在近20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之间的合并日益频繁,特别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并购导致银行数量减少,银行业的行业结构进一步向集中化发展,银行绩效不断增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一飞  
在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推动下,欧美金融体系核心环节如货币流通、服务方式、风险控制等逐步向数字化转型,直销银行也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直销银行是一种无需实体网点和分支机构,远程提供服务的新型银行运作模式,最初诞生于英国。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欧美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荣伟  申旭斌  张武保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雅各布·芬克·柯克卡加德  王宇  
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峰值。此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下降,主要表现为中国对欧美直接投资减少。2018年中国对美国与欧盟的直接投资规模出现较大差距。这里既有中国国内政策的变化,也有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回应。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涂东阳  
以股权关联为基础的综合经营模式可以探索,但是不应该盲目扩展,如何优化分销模式依旧是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重点30年来,银行保险业务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欧盟等发达国家,银行保险已经成为重要的保险销售渠道。随着业务的发展,银行保险经营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特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逆集团化现象。分析欧美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最新情况,对于我国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杨春艳  王晨  
从分析欧洲和美国近年来的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入手,提出当前欧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动向是:不断建立并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加强研究生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关注专业型研究生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培养趋向国际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岳峰  
随着东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欧盟阵营的进一步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明显超越美国 ,加之西欧和北美在对区外贸易的依赖上存在巨大差异 ,欧美贸易摩擦将变得更加复杂 ,欧美两大经济巨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将会加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主要贸易国将是两强相争的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鄂志寰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呈现同步发展的特征,美、欧、日三个经济体的商业周期由原来的此消彼涨、相互补充逐渐转为全球同此凉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全球范围配置及流动的资本把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金融市场紧密无间地联系在一起,其中,美国以GDP占世界总产出30%的绝对经济优势,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整体经济走势及金融市场表现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因此,2002年,美国经济能否从衰退中崛起关系到欧洲经济能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宗豪  郭籽实  
随着转基因生物的迅速发展,围绕其监管问题已形成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两大不同监管制度体系。本文分析欧美转基因生物监管政策分歧的国际影响,以对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宗豪  郭籽实  
随着转基因生物的迅速发展,围绕其监管问题已形成以欧盟和美国为代表的两大不同监管制度体系。本文分析欧美转基因生物监管政策分歧的国际影响,以对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原  
中国3C产品生产技术日渐精细,受到欧美国家消费者青睐,使得企业海外效益逐年提高。然而,近几年欧美国家不断调整贸易救济调查方式,强化贸易救济手段,扩充进口产品限制条款,加大我国3C企业对欧美市场贸易、投资的风险。为此,3C企业应该主动关注贸易救济调查新动向,并做出相应防御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丹   王栋  
2022年4月,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正式提出“友岸外包供应链”。作为美国所推进的“印太经济框架”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排他性、集团性明显,“友岸外包供应链”意图对全球供应链进行重置,体现了美国应对全球挑战以及恢复本国经济的战略认识与路径缩影,是美国对华“脱钩”的具体表现,应予以警惕并做好积极应对。具体而言,应构建中国自身的战略叙事体系,掌握“全球供应链”布局的主动权,依托数字优势,推进供应链体系数字化升级,加强中高端产业链布局。中国应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企业全球竞争力。在保持战略定力与战略清醒的同时,积极发挥经贸在中美关系中“压舱石”的作用,防止中美经贸“脱钩”,并积极借助全球多边体系的力量,推动并引领“再全球化”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丽娟  
贸易政策是政府与产业界博弈的结果。政府是商务外交的主体,产业界是商务外交的关键角色,欧美产业界以商务外交策略参与政府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从而实现其国际化目标。中国产业界应当加强与政府的商务外交合作,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商务外交获取政策优势,推动国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