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99)
2023(5387)
2022(3883)
2021(3363)
2020(2691)
2019(5881)
2018(6038)
2017(11424)
2016(6522)
2015(7396)
2014(7533)
2013(7106)
2012(6526)
2011(5723)
2010(5762)
2009(5377)
2008(5571)
2007(5061)
2006(4761)
2005(4463)
作者
(19878)
(16668)
(16577)
(15778)
(10715)
(7794)
(7439)
(6456)
(6326)
(6007)
(5948)
(5650)
(5573)
(5367)
(5338)
(5199)
(4932)
(4925)
(4904)
(4771)
(4412)
(4169)
(4137)
(3958)
(3830)
(3808)
(3772)
(3657)
(3382)
(3366)
学科
(28080)
经济(28044)
管理(15999)
(15522)
(11465)
企业(11465)
中国(9767)
(9338)
方法(8661)
业经(8046)
数学(7035)
(7030)
数学方法(6922)
农业(6286)
地方(6085)
(5779)
(5163)
(5018)
发展(4963)
(4949)
(4742)
贸易(4740)
产业(4601)
(4594)
(4592)
金融(4592)
理论(4521)
(4450)
银行(4433)
环境(4401)
机构
大学(98104)
学院(96262)
(38966)
研究(38475)
经济(38179)
管理(32410)
中国(27912)
理学(27549)
理学院(27156)
管理学(26472)
管理学院(26311)
科学(24178)
(21722)
(20413)
研究所(18756)
(18667)
(17323)
中心(16108)
(15745)
(15005)
师范(14846)
业大(14831)
农业(14700)
财经(13860)
(13840)
北京(13615)
(12644)
经济学(12444)
师范大学(12180)
(12132)
基金
项目(63761)
科学(50390)
基金(46509)
研究(46078)
(41723)
国家(41399)
科学基金(34399)
社会(29847)
社会科(28199)
社会科学(28190)
(24276)
基金项目(24012)
自然(21543)
(21091)
自然科(21053)
自然科学(21043)
教育(20974)
自然科学基金(20674)
编号(18296)
资助(18125)
成果(15922)
重点(15218)
(14619)
(13928)
课题(13388)
国家社会(12996)
(12742)
科研(12047)
创新(12042)
发展(11679)
期刊
(46499)
经济(46499)
研究(30122)
中国(20546)
(18366)
学报(17710)
科学(16564)
大学(13232)
管理(12747)
农业(12462)
(12362)
学学(12343)
教育(12343)
(9350)
金融(9350)
技术(7933)
业经(7419)
经济研究(7298)
财经(6881)
(6614)
问题(6598)
(6007)
国际(5852)
(5651)
(5634)
世界(5581)
图书(4955)
现代(4870)
业大(4753)
资源(4601)
共检索到149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为了恢复经济增长,保持产业竞争力,纷纷将目光转向实体经济。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指出,美国经济要转向出口和制造业推动的成长模式,从而揭开了美国再工业化的序幕。为保证再工业化战略的顺利推进,欧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案、计划以及加大税收优惠、增加政府创新投入、加强贸易保护等措施。欧美再工业化本质上是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宾建成  
国际金融危机对欧美制造业冲击较大。为应对危机,欧美国家大力扶持制造业回归,"再工业化"迹象明显。这一趋势将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影响我国产业与贸易的发展。文章对欧美"再工业化"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邢丽    樊轶侠    李默洁  
近年来,欧美均以脱碳为目标出台重要法案。欧盟实施碳边境调节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其产业竞争力,该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溢出效应不可小觑。美国在推出《通货膨胀削减法案》的同时,也在设立碳关税的立法进程上取得了一定共识。欧盟和美国以脱碳名义推出的相关法案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格局的重要挑战。对此,本文提出完善碳定价机制、优化绿色税收措施、加快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规则的制定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汉林  朱行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美国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正式开始施行。本文通过定性分析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具体举措,研究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表明美国再工业战略的施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少挑战:它通过促进中高端制造业的回流,增加了中国招商引资的难度;通过强化本土制造业竞争力,削弱了中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通过加强产业控制程度,加剧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紧迫性;通过巩固先进技术产业,拉大了和"中国制造"科研创新的差距。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和平  
2011年,华生、张维迎等学者以价格双轨制理论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中,学者们就当前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热点与重点问题进行了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此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威  
纵观欧美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虽然由于国情迥异而导致其工业化道路千差万别,但也有一些规律是相同的。这就是:农业的进步,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与加强以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贸易政策。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些规律,对于今日我国的发展也不无裨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俊  胡峰  
再工业化战略五年后,欧美经济回暖已初显成效。然被再工业战略影响的中国主要制造业比较优势如何变化仍未通过数据系统化体现。文章采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通过对比2010及2014年比较优势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RCA逐渐减弱,中技术产品RCA基本不变但出口份额增加,高端制造业RCA呈现波动,有减弱趋势。并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延长传统制造业比较优势周期,弥补高端制造业弱势及发展区域比较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制造业的三项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匡瑛  伍强瑞  
新工业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工业领域,掀起新一轮产业技术的升级与变革;"互联网+"通过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渗透,深刻影响着传统产业的核心价值。这些对职业教育都提出了莫大的挑战,包括系统化工作要求单一岗位能力转向跨岗位职业能力;智能与绿色制造要求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内容;解决非常规复杂问题与定制服务需要强化软硬并重、跨界创新的能力;个别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将变单一的办学形式为极大丰富与开放的办学形态与办学功能;极大丰富与开放的办学形态对质量监控与保障提出历史性的新难题。职业教育必将通过专业、目标、内容、方式、保障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主动回应上述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程新章  
东亚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跨国公司加国外直接投资加不断扩张的全球市场最终导致了国家总体的发展面临着两方面挑战:一是企业进入全球生产的方式,二是国家保持收入增长的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东亚国家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集群,提升竞争力,在国家之间组建区域一体化生产体系,避免出口收入的下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福仁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标志是低碳发展,而长期以来我国对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所形成的碳锁定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最大挑战。技术演进、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方式等都存在路径依赖。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碳锁定现象,本质上是对化石能源系统的路径依赖。从理论上分析碳锁定的形成机制,探讨碳锁定对环境与能源的影响,寻求破解碳锁定的政策途径,是本文的思维逻辑和基本初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妍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但距离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不高、城镇化率低、国际产业分工地位较低、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自主性不足、国际知名品牌不足和普通劳动者技能素质不高等。同时,还面临结构性矛盾、产能过剩、成本提高、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创新不足等制约因素,以及外贸结构、外贸摩擦、新工业革命、欧美制造业回归、新兴国家发展及企业国际化经营等国际挑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兰玉  殷振群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各地先后兴起了旨在改革现行学校教育、推进手工训练、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教育运动,史称"手工训练运动"。这场运动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19世纪80-90年代的蓬勃发展,20世纪初开始走向衰落。本文通过梳理手工训练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运动兴起和衰落的原因,认为手工训练运动是美国教育对工业化挑战所做出的初步回应,其中蕴涵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艰难转变。手工训练运动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但为而后兴起的职业教育运动准备了条件,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一系列教育改革运动的先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庭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低端要素吸引高端要素,以承接发达国家外包、接受FDI为主的要素集聚模式,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建立在新兴科技革命基础上的美欧等发达国家实施的制造业再回归战略,一方面对中国传统要素集聚模式构成冲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内包业"的兴起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外进行大规模投资与兼并活动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从要素所有权看,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兼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获得发展所必需的稀缺要素的一条重要途径,中国进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重"的新阶段,这既是传统要素集聚模式的升级,也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有效应对新兴科技革命与发达国家制造业回归战略挑战的重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闫世刚  牛仲君  
一、中国与美欧知识产权合作背景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现已成为国家和产业取得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的竞争已经从产业竞争层面提升到国际竞争领域,各国所掌握知识产权的数量、知识产权的力度和绩效等也成为全球竞争的重要指标。党的十八大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这正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迈向工业化的进程中提高自身经济和技术进步和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何丹  江红  
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部分发达城市中心城区的工厂开始搬离从而遗留下了大片旧工业区——棕地。棕地再开发可以部分满足城市转型发展的用地需要和改善城市的面貌,但棕地再开发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综合治理。作为主要参与者的政府、开发商和非营利机构在棕地治理和再开发中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与棕地治理和再开发相关的制度安排。从棕地治理与再开发参与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欧美城市的不同参与者在开发中所起作用的异同点,探讨给我国带来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