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5)
2023(11299)
2022(9309)
2021(8901)
2020(7205)
2019(16350)
2018(16030)
2017(29901)
2016(16109)
2015(18238)
2014(17874)
2013(17543)
2012(16383)
2011(14470)
2010(14468)
2009(13446)
2008(13409)
2007(11594)
2006(10172)
2005(9538)
作者
(42483)
(35426)
(35129)
(33823)
(22671)
(16694)
(16189)
(13651)
(13586)
(12540)
(12178)
(11864)
(11316)
(11255)
(11153)
(10882)
(10580)
(10274)
(10201)
(9976)
(8912)
(8440)
(8399)
(8041)
(8008)
(7952)
(7833)
(7706)
(6999)
(6988)
学科
(60607)
经济(60488)
管理(50240)
(42882)
(36092)
企业(36092)
方法(23087)
中国(21240)
(20341)
(20321)
数学(19894)
数学方法(19744)
(16172)
(15045)
银行(15034)
业经(14654)
(14516)
(14292)
金融(14290)
(14083)
贸易(14067)
(13932)
(13873)
体制(11950)
(11789)
财务(11767)
财务管理(11735)
企业财务(11148)
农业(10197)
环境(10157)
机构
大学(223318)
学院(219383)
(99627)
经济(97808)
管理(81014)
研究(79498)
理学(68443)
理学院(67674)
管理学(66937)
管理学院(66482)
中国(66304)
(50933)
(47547)
科学(41628)
财经(39389)
(38485)
中心(36411)
(36111)
研究所(34181)
经济学(32912)
(32270)
北京(30836)
财经大学(29653)
经济学院(29527)
(29510)
(29053)
(28346)
师范(28101)
业大(25834)
(25482)
基金
项目(142320)
科学(113895)
研究(110544)
基金(106201)
(91656)
国家(90930)
科学基金(78066)
社会(73470)
社会科(69669)
社会科学(69659)
基金项目(54792)
教育(51513)
(50704)
自然(46268)
自然科(45211)
自然科学(45200)
自然科学基金(44479)
(44198)
编号(43402)
资助(42516)
成果(37757)
(34626)
(33819)
重点(32621)
国家社会(32317)
课题(30805)
教育部(30793)
(30315)
中国(30033)
(29912)
期刊
(110780)
经济(110780)
研究(74164)
中国(51513)
(40992)
管理(33100)
学报(29211)
科学(28824)
(28132)
(27792)
金融(27792)
教育(27608)
大学(23972)
学学(22193)
财经(20759)
农业(19029)
经济研究(18734)
技术(18292)
(17919)
(15073)
业经(15072)
问题(14604)
国际(14040)
世界(13749)
(11241)
会计(10052)
理论(9954)
现代(9608)
(9542)
论坛(9542)
共检索到34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艳娟  杨雄胜  
内部控制发端于会计、审计领域而升华于公司治理领域,用法律手段对传统领域的内控进行要求已成各国共识,如何以法律手段对公司治理层面内控进行要求尚存在不同的做法和争议。除FCPA、SOX等法律外,美国示范商事公司法、联邦量刑指南等也涉及内控且对内控的要求有从传统领域向公司治理领域拓展的趋向;欧盟各成员国主要通过公司治理准则而非法律对公司治理领域内控进行要求,但具有法律效应的欧盟指令对不同领域内部控制有要求。中国应借鉴欧美经验,在修订相关法律时将不同领域的内控要求嵌入相关法律,以确保法与法之间的相互协调和支持,同时免除内控规范实施缺乏法律依据的尴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剑  
本文在简述早期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监管套利机制的基础上,从特殊目的实体(SPV)并表处理的监管差异和流动性支持的风险权重差异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危机以前欧美地区资产证券化业务监管的差异,以及监管差异对各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妍  
G20宣言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G20)2009年在匹兹堡发表宣言,要求所有场外衍生品交易合约必须向交易数据库(Trade Repository,TR)报告,所有标准合约必须根据情况通过交易所或电子交易平台交易,以及必须通过中央对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CCP)进行集中清算,非集中清算的交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丁友刚  王永超  
2008年6月和2010年4月,财政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审计署和保监会先后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立足我国实际、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取决于监管部门对企业监管的有效性以及企业内部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李红燕  
目前,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存在监管独立性与有效性之间难以保持合理平衡、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难以实现动态平衡、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针对性、有效性手段不足、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难以适应金融创新要求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对美、英、澳三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方法和理念的研究,提出我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一是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领导下调整和优化"一行三会"的职责和功能,建立以监管协作和信息交流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架构;二是建立以标准指标监管与弹性监管相结合的监管制度,促进金融控股公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宇松  
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改革信用评级业监管体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009年4月2日,20国集团领导人在伦敦峰会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起来构建一个更有力的全球协调的金融监管体系",并明确提出"将制度化监管和注册程序实施于信用评级机构,以确保它们满足规范的国际执业准则,特别是要避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叶兰  
"数字素养"术语由Paul Gilster于1997年正式提出,并于2009年走进图书馆视野。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同一性体现在强调信息评价及批判性思考,而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所强调的素养和技能不同。未来,两者将继续相互融合与借鉴。欧美政府机构、图书馆协会组织、图书馆自上而下地、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但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素养教育还未形成独立的教育模式,有待构建基于数字素养的资源与服务体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焦晓松  曹颖琦  程杰  
贸易便利化是推动贸易发展的有利手段。对美国、欧盟推动贸易便利化所制定的措施和手段进行阐释,进而提出从改革和完善外贸相关法律制度、寻求贸易安全和贸易便利二者的有机统一、加速推广新技术应用、实现通关管理电子化和积极构建海关与商界的良好合作关系等方面提升我国贸易便利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益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永新  
本文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中较为成熟的支付系统发展实践为比较,通过对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证券结算系统与支付系统的联结、零售支付系统等方面分析,全面描述了我国支付系统建设的现状与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发展我国支付系统的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光远  陈骏  
"内部控制"概念一经提出,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学术研究便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线,并在一次次重大历史事件后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商业贿赂、还是财务丑闻,甚或是信贷风控的失败,都将矛头指向了内部控制,因内控失效而引发的市场失灵不绝于耳,于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有效监管便应运而生。美国于1977年发布了《反海外贿赂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简称FCPA),1991年颁布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改进法案》(Federal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寿喜  陈佳佳  
近年来,国际大银行因内部控制漏洞给国际金融市场和相关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和动荡,因此,如何有效监管大银行的内部控制漏洞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汇丰银行为例,探讨了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的形成及其危害,并分析了美国等政府的监管策略,由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我国政府应尽快修订和完善相关金融监管法规,明确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监管的指标,并加大银行内部控制漏洞监管的执法力度和强化对金融监管部门的问责机制,以有效化解大银行"太大而不能倒"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书强  张芙蓉  
次贷危机发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并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本文在梳理欧美各国改革方案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欧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新动向,藉此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得到一些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旭  
国际金融业主要存在两种经营管理体制,一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一种是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体制。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过不断演变,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制度的影响,大体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的行业细分经营的发展逻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旭  
国际金融业主要存在两种经营管理体制,一种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一种是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体制。世界各国金融业经营管理体制经过不断演变,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等因素的变化对制度的影响,大体上经历了从最初的简单混合经营到高级的行业细分经营的发展逻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光宇  
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逻辑和理念特征,揭示了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认为我国应从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体制改革,优化金融创新活动监管,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纳入金融监管范畴等方面入手,进行金融监管改革,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