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3)
- 2023(16261)
- 2022(13717)
- 2021(12856)
- 2020(11229)
- 2019(25593)
- 2018(25851)
- 2017(50528)
- 2016(27598)
- 2015(31240)
- 2014(31388)
- 2013(31344)
- 2012(29174)
- 2011(26135)
- 2010(27155)
- 2009(25680)
- 2008(26184)
- 2007(24128)
- 2006(21343)
- 2005(19450)
- 学科
- 济(117263)
- 经济(117118)
- 业(103574)
- 管理(87772)
- 企(84613)
- 企业(84613)
- 方法(54660)
- 农(48782)
- 数学(45207)
- 数学方法(44474)
- 财(34875)
- 业经(33891)
- 农业(32098)
- 中国(30809)
- 制(27854)
- 务(23903)
- 财务(23849)
- 财务管理(23793)
- 贸(23121)
- 贸易(23106)
- 易(22501)
- 企业财务(22483)
- 学(21698)
- 技术(21312)
- 银(21287)
- 银行(21253)
- 理论(20851)
- 行(20322)
- 和(19390)
- 体(19380)
- 机构
- 学院(408554)
- 大学(403644)
- 济(167030)
- 经济(163435)
- 管理(158309)
- 理学(135351)
- 理学院(133910)
- 研究(133038)
- 管理学(131334)
- 管理学院(130586)
- 中国(107130)
- 京(85640)
- 科学(81894)
- 农(81506)
- 财(80112)
- 所(69595)
- 业大(64088)
- 江(64024)
- 农业(63351)
- 中心(63076)
- 财经(62935)
- 研究所(62423)
- 经(56777)
- 北京(53989)
- 州(51012)
- 范(50072)
- 经济学(49854)
- 师范(49531)
- 院(46729)
- 财经大学(45957)
- 基金
- 项目(259414)
- 科学(203144)
- 研究(188391)
- 基金(187162)
- 家(163188)
- 国家(161707)
- 科学基金(138430)
- 社会(118276)
- 社会科(111733)
- 社会科学(111701)
- 省(103503)
- 基金项目(98425)
- 自然(90369)
- 自然科(88327)
- 自然科学(88301)
- 教育(86842)
- 自然科学基金(86741)
- 划(85683)
- 资助(78041)
- 编号(77626)
- 成果(63143)
- 重点(58175)
- 部(57445)
- 发(55433)
- 创(55397)
- 课题(52999)
- 创新(51235)
- 业(50347)
- 科研(49903)
- 教育部(48759)
- 期刊
- 济(192868)
- 经济(192868)
- 研究(116616)
- 中国(81609)
- 农(79765)
- 财(64918)
- 学报(64892)
- 管理(60916)
- 科学(59762)
- 农业(53565)
- 大学(49658)
- 学学(47207)
- 融(43944)
- 金融(43944)
- 教育(40545)
- 技术(38241)
- 业经(35935)
- 财经(31623)
- 经济研究(29171)
- 业(28956)
- 经(27175)
- 问题(26059)
- 技术经济(22629)
- 统计(21689)
- 版(21265)
- 贸(20535)
- 策(19795)
- 商业(19405)
- 世界(19254)
- 理论(19048)
共检索到619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青 陈仲新 李丹丹 刘佳 滕飞
针对目前中国农情遥感监测系统CHARMS中,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还主要应用的是气象模型、遥感模型、统计模型等,基于作物生物物理模型进行农情监测的研究和应用还较薄弱的现状,该文重点介绍了欧盟先进的生物物理模型BioMA及其在我国农业遥感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农情监测主要采用的方法及BioMA开发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详细介绍了BioMA的技术框架及BioMA由研究向业务化运行转变的可视化模型工具,最后以BioMA中水稻产量预测模型WARM为例,从数据准备、模型综合利用等方面分析了BioMA在中国农业遥感监测中应用中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仲新
当前在GEOSS背景下,对国际地观测已经进入的广义遥感时代,农业遥感监测也应该适应这种变化,抓住有利契机,深化研究与应用。该文介绍了GEOSS的产生背景及其框架的主要内容,并建议在GEOSS背景下,加强我国农业遥感监测,建立更加高效可靠的农业遥感监测系统,为区域及国家粮食安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特别是应该加强多传感器组网与虚拟组网技术、数据同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农业遥感监测技术创新与进步。
关键词:
GEOSS 农业 遥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中 张捷 都金康
地面水体污染监测技术向空间遥感监测方向的拓展 ,在常规的监测技术基础上增添了新的观察角度 ,同时也反映出在应用现代遥感新技术的过程中 ,面临着需要不断加强改进和提高遥感监测精确度的处理方法。虽然遥感技术可以较大程度地改善常规性区域跨度和时效性方面的不足 ,但是现阶段通过遥感技术所能够采集到的水质信息及其图像判读 ,无论是在硬件技术上还是在软件技术上 ,都仍然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有待于进一步开拓 ,从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程度分析 ,遥感技术对水体污染监测在精度方面仍然难以完全替代地面人工的局部监测过程。遥感探测过程和图像处理判读等有关的研究成果表明 ,即使是对水污染特征值显像比较突出的水质项目 ,目...
关键词:
水体污染 遥感 图像判读 空间尺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海启 游炯 王飞 周应华 李霄汉 黄平
[目的]文章旨在对以遥感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欧盟国家农业中的应用领域进行梳理,分析欧盟国家数字农业和精准农业发展现状以及欧盟农业远景规划中的遥感工作计划,以期为我国加快数字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该文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整理及总结归纳,对欧盟国家农情遥感监测、农地综合管理、农业生产应用、灾害应急评价以及数字农业发展计划等方面的遥感应用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作物专家系统(ES)组成的"5S"技术体系支撑下,欧盟国家精准农业生产方式基本形成,并对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拟定了研究规划。[结果]与欧盟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在遥感技术支撑方面较为滞后,需着重推进数字农业发展规划编制、农业政策执行效果核查、遥感等大数据技术应用、全球农业监测体系建设、数字农业政府示范引导以及农业遥感新型实用技术创新六方面工作,加强农业空间信息应用,提高农业数字化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利民 刘佳 邓辉 李丹丹 张莉
该文在回顾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旱情监测方法,如热惯量法、植被供水指数法、距平植被指数法、作物蒸散及微波监测等方法的应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土壤水分遥感监测现状、发展前景、业务化能力等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认为数据处理能力、算法精度和结果验证以及旱情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当前旱情监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干旱 遥感监测 现状与展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桂 陈家金 林晶 陈惠 张星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珏 田海清 李哲 李斐 史树德
为定量研究利用数码图像进行甜菜冠层叶片氮含量(Leaf nitrogen content,LNC)时空变化监测的适宜性及准确性,以2014年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田间试验为基础,在甜菜各生长阶段采集甜菜冠层数码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分割并提取红光值(R)、绿光值(G)和蓝光值(B)。分析R/B、G/B等9个颜色参数与不同生育期冠层LNC的相关性,并研究冠层LNC随施氮量的变化规律,探寻适宜于甜菜氮素营养监测的关键生育时期及最佳颜色参数。分别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BP人工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建立甜菜冠层LNC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BP-ANN预测模型具有较高且较稳定的预测精度,其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74和2.35,与SVM模型相比,BP-ANN模型的决定系数R~2提高了12.12%,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8.0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成 段棋峰 汪东
【目的】森林火灾监测多采用卫星和低空热红外遥感对林火进行识别,准确率高,但受限于硬件性能和成本,对基于无人机的多光谱遥感及不同图像传感器比较的林火监测研究较少。【方法】选定山地树林作为试验对象,根据起火点的明火和阴燃两种状态,结合树冠状态,分为明火有遮挡、明火无遮挡、阴燃有遮挡、阴燃无遮挡等4种林火状态,以无火场景作为对照,开展森林火灾监测试验,利用无人机分别搭载热红外、多光谱、可见光等图像传感器采集林火图像,分别基于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3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林火监测模型,通过准确率(Accuracy)、精度(Precision)、召回率(Recall)和F1-score进行监测模型性能评估。【结果】综合分析,热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监测模型准确率最高,多光谱相机基于随机森林(RF)的监测模型准确率最高。热红外相机监测准确率高达100%,多光谱相机接近100%,可见光相机达到85%。综合分析,热红外相机监测准确率最高,多光谱相机次之,可见光相机监测性能最差。多光谱相机可在不同林火状态下较好地替代热红外相机进行监测,可见光相机在不同林火状态下均表现出较差的监测效果。【结论】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优化,多光谱相机可在林火监测中有效替代热红外相机,可以显著降低监测成本和丰富林火监测技术手段。
关键词:
林火监测 多光谱 无人机 机器学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除多 德吉央宗 普布次仁 姬秋梅 唐红
草地退化已成为藏北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定量监测草地生物量和退化草地的生物量动态变化,利用2004年8—9月藏北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最大时期的地面实测数据,分析了其地上生物量大小和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同期的Terra 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监测和估算模型。主要结论如下:①由于受高寒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的限制,8—9月藏北地区平均草地地上生物量较小,为96.88g/m2,其中绿色鲜草的比重在80%以上;不同区域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差异很大,范围在37.10~589.12 g/m2,平均而言,高寒沼泽化草甸的地上生物量最大,达356.84 g/...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元鹏 周旭
矿产资源开发在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据测算,中国目前有超过667万公顷的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等造成的损毁土地未得到复垦,且每年还新增损毁土地约30.6万公顷,其中60%以上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严重威胁粮食和生态安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而遥感技术则成为摸清损毁土地底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唐华俊博士领导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遥感团队在国内较早系统开展农业遥感基础与应用研究。该团队依托于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和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现有固定科研人员30余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神农计划"人选、FAO高级专家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屈晓晖 庄大方 彭望碌 乔玉良
保护基本农田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动态监测基本农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能够为农业开发政策的制定,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有效的辅助决策手段。论文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实现了对两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基本农田类型的分类提取,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探索了一条把单要素监测和多要素监测相结合的遥感动态监测模型,并详细描述了模型实现的算法与步骤。最后利用该模型对实验区进行了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很好地评估了研究区基本农田的数量和发展潜力,定性、定量、定位地揭示了研究区基本农田类型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懋芳 邱建军 任天志 覃志豪
该研究借助遥感与GIS技术,考虑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因素,选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降水距平以及自然灾害等主要指标,建立了我国农业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方法,开展了2006年3月上旬到10月上旬的全国农业生态综合评价,并详细分析了每个月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状况,结果表明我国2006年农业生态总体状况比较好,只有个别地区比较差。该研究所提出的基于遥感与GIS的农业生态指数评价方法,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取全国范围内农业生态系统状况,而且可以考虑长期业务化运行,它将能为全面掌握我国农业生产状况,保障我国农业平稳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生态指数 遥感监测 MODIS数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郑昊宇
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速度快、精确度高等特点,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保险承保理赔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论文对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的场景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认为遥感技术应用于农业保险领域还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遥感卫星技术与国外差距大、保险公司与农户间存在信息差、相关农业基础数据缺失、行业数据共享存在障碍及缺乏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等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险科技 遥感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