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6)
- 2023(9527)
- 2022(7696)
- 2021(6963)
- 2020(5808)
- 2019(12704)
- 2018(12695)
- 2017(24210)
- 2016(13034)
- 2015(14323)
- 2014(14404)
- 2013(14304)
- 2012(13023)
- 2011(11373)
- 2010(11792)
- 2009(11587)
- 2008(11816)
- 2007(10967)
- 2006(9790)
- 2005(9332)
- 学科
- 业(75351)
- 企(70466)
- 企业(70466)
- 管理(61465)
- 济(58353)
- 经济(58231)
- 业经(26637)
- 财(25361)
- 农(23581)
- 方法(21727)
- 务(19336)
- 财务(19318)
- 财务管理(19298)
- 企业财务(18287)
- 制(18130)
- 农业(17502)
- 技术(15545)
- 数学(14164)
- 数学方法(14059)
- 体(13953)
- 划(13122)
- 策(13016)
- 中国(12893)
- 体制(12432)
- 和(12031)
- 理论(11517)
- 企业经济(11151)
- 经营(10848)
- 技术管理(10588)
- 贸(9620)
- 机构
- 学院(195444)
- 大学(190282)
- 济(85520)
- 经济(83958)
- 管理(81165)
- 理学(69035)
- 理学院(68452)
- 管理学(67817)
- 管理学院(67443)
- 研究(58947)
- 中国(49560)
- 财(45055)
- 京(38783)
- 财经(34439)
- 江(31287)
- 科学(31031)
- 经(31002)
- 农(30649)
- 所(28587)
- 中心(27097)
- 经济学(25359)
- 财经大学(25041)
- 业大(25014)
- 研究所(24849)
- 北京(24234)
- 州(24149)
- 商学(24025)
- 商学院(23822)
- 农业(23733)
- 经济学院(22808)
- 基金
- 项目(119656)
- 科学(96871)
- 研究(93115)
- 基金(88480)
- 家(74084)
- 国家(73334)
- 科学基金(65650)
- 社会(61849)
- 社会科(58625)
- 社会科学(58613)
- 省(47331)
- 基金项目(46659)
- 教育(41482)
- 自然(40182)
- 自然科(39263)
- 自然科学(39254)
- 自然科学基金(38655)
- 划(37727)
- 编号(37555)
- 资助(34725)
- 业(30903)
- 成果(30738)
- 制(30266)
- 创(28825)
- 部(27251)
- 重点(26056)
- 创新(25889)
- 发(25545)
- 国家社会(25526)
- 课题(25318)
共检索到30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宾建成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再工业化"的呼声不断高涨,欧盟及其成员国纷纷制订重振制造业的具体方案,涉及战略规划、资金补贴、政策倾斜等措施,"再工业化"从经济主张变成政策行动。欧盟提出"再工业化"的背景,是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地位造成严重冲击,而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导致欧盟社会经济模式优越感逐渐丧失。为扭转不利局面,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郑江绥 董书礼
本文首先论述了美国和欧盟近期关于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措施与规划,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它们发展制造业的四点主要的经验,其核心经验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大力发展基于知识的先进制造业。最后,在美国和欧盟的经验的启发下,结合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战略定位、政府作用、人力资源等方面对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制造业 美国 欧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仅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支持举措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提供了借鉴。一、美国重振制造业举措2009年2月,奥巴马总统签署了《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推出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对制造业为主的科研投入达133亿美元。2010年8月,美国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楠 杨院
为重振制造业,美国社区学院基于其办学定位和时代使命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社区学院等在经费资助、新型校企合作教育等方面纷纷出台举措推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可以"注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保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经费的充裕""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三个维度进行改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平
金融危机后欧盟提出了"再工业化"的产业政策。分析表明,长期的去工业化进程及金融危机前后的金融和房地产泡沫,使实体经济空心化在欧盟一些成员国相当严重。同时,虽然欧盟工业和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仍占重要地位,但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金融危机的特殊经历让欧盟认识到,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发动机,在经济体内保持一个较大的工业和制造业份额极其必要。欧盟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地基于现有产业结构提高工业比重,而是要加强对已有产业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同时推动一批新兴产业的诞生与发展。这样的产业政策思路对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书礼
本文结合欧盟《未来制造业:2020年展望》研究报告,对欧盟制造业未来20年将面对的挑战、欧盟提出的应对措施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通过对报告的研究和分析,指出我国应该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增加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适应和应对“从基于资源的制造向基于知识的制造转变”这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制造业 研发 欧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佐军 唐波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包括加强制造业立法、增加先进制造业研发投入、扩大出口与贸易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扶持制造业发展。虽然短期放松出口限制的政策有利于中国引进美国先进技术,但美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长期转变将阻碍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挤压中国传统制造业的生存空间。为尽快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应完善制造业长期发展顶层设计,促进高端制造业与中低端制造业协调发展,优化企业规模结构与产品出口结构,积极反击贸易保护主义等。
关键词:
美国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 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向晨
美国实施重振制造业战略存在产业、科技及金融等方面的优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是,全球化对制造业全球分工的影响不会根本逆转,低端制造业会继续向更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转移,而不可能大量回归美国。当前,对其效果全面进行评估为时尚早。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中国吸收美资有如下影响:一是存量美资中有少数不稳定迹象,主要局限于加工贸易订单的分流;二是大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态度仍较积极,对美投资政策的变化相对平淡;三是不少外资高科技企业有扩大在华业务的意愿,但存在一些疑虑;四是美资在华中低端领域的整体布局已初步形成,但向高端领域的转型升级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五是成本上升影响外资稳定,不利于转型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庄芮
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关键领域并非传统、低端的制造业,而是意欲引领全球制造业的未来,因此,美国重振制造业对中美贸易规模总体影响不大,但进出口结构变化不一;美国重振制造业将对美国在华新增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在华美资存量会保持稳定,但新增美资的规模或比重可能下降,与此同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尤其是对美制造业的投资可能增加,由此导致中国FDI净流入减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秀明
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美国制造业出现"回流"现象。由哈里·莫瑟尔创办的非盈利性组织-回归倡议协会(Reshoring Initiative)指出,美国制造业"回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1)海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像中国等加工贸易集中的国家,在过去10年间劳动力成本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递增。(2)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德文
疫情暴发后,一些实体企业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寻找创新性的运营模式以及办公模式,并在危机中寻找新的商机。可以预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业不断壮大,疫情倒逼线上办公、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应用不断深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玉强 沈坤荣
农业补贴是当今大多数国家支持农业发展、增进农民福利的政策工具。欧盟与美国的农业补贴制度颇具代表性。本文在介绍两国农业补贴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出完善我国农业补贴制度的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农业补贴法律体系;适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调整与优化农业补贴结构;增强农业补贴政策工具的多样化与灵活度,使协同效应最大化;适当简化农业补贴资金的发放程序;加强农业补贴资金监管,确保农业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关键词:
农业补贴 补贴水平 补贴结构 补贴方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晓峰 汪文卿
为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美国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重振制造业政策,并通过了一系列立法保障政策的施行。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中,该政策在提高产出和增加就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且奥巴马在连任后继续保持了对重振制造业政策的重视。文章主要考察该政策的可持续性,首先通过经济数据的分析对短期政策效果进行评述,其次从施政条件、施政动力以及制约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该政策的长期趋势,最后提出我国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振兴 可持续性 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长湧
重振制造业是美国对全球经济失衡和本国经济困境的战略回应,可称为美国版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奥巴马政府为重振制造业设计了完整的政策框架。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通过贸易、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政府采购、节能减排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途径,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是挑战大于机遇。就我国而言,应从美国重振制造业战略中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制造业乃大国立国之本,二是中产者乃国家之福。我国应对美国影响的根本之道还在国内体制机制改革。具体而言,应从下大力气调整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选择人民币汇率改革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冬梅
当前美国为摆脱金融危机所实行的制造业重振战略正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困境。长期以来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且制造业人才储备不断减少。为此,美国从重视理工科教育入手制订长期人才储备战略,通过改革移民政策与提高特殊专业人员临时工作签证上限留住高技能留学生,运用贸易、税收优惠等手段提升本国制造业竞争力,为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吸纳人才空间。对我国而言,面对来自于美国制造业的长期挑战,需要高度重视工科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