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34)
- 2023(13216)
- 2022(11120)
- 2021(10311)
- 2020(8508)
- 2019(19113)
- 2018(18792)
- 2017(36191)
- 2016(19350)
- 2015(21615)
- 2014(21306)
- 2013(20862)
- 2012(19404)
- 2011(17624)
- 2010(17613)
- 2009(16475)
- 2008(16230)
- 2007(14445)
- 2006(13010)
- 2005(12042)
- 学科
- 济(76227)
- 经济(76118)
- 管理(63430)
- 业(56234)
- 企(47109)
- 企业(47109)
- 方法(28843)
- 中国(25446)
- 数学(25092)
- 数学方法(24815)
- 财(24445)
- 农(21968)
- 制(21761)
- 贸(18431)
- 贸易(18419)
- 易(18103)
- 业经(17834)
- 环境(16117)
- 银(16082)
- 银行(16073)
- 行(15468)
- 策(15029)
- 体(14104)
- 融(14103)
- 金融(14100)
- 划(13819)
- 农业(13738)
- 务(13608)
- 财务(13568)
- 财务管理(13535)
- 机构
- 学院(271342)
- 大学(270259)
- 济(123960)
- 经济(121662)
- 管理(104025)
- 研究(96396)
- 理学(88303)
- 理学院(87388)
- 管理学(86290)
- 管理学院(85744)
- 中国(77508)
- 财(60852)
- 京(56722)
- 科学(51621)
- 所(46987)
- 财经(46706)
- 中心(43279)
- 经(42550)
- 研究所(41829)
- 江(40719)
- 经济学(39116)
- 农(37381)
- 北京(36423)
- 经济学院(35024)
- 院(34964)
- 财经大学(34607)
- 范(33929)
- 师范(33681)
- 业大(32880)
- 州(31621)
- 基金
- 项目(173037)
- 科学(139064)
- 研究(132966)
- 基金(128654)
- 家(110345)
- 国家(109469)
- 科学基金(94701)
- 社会(88119)
- 社会科(83813)
- 社会科学(83803)
- 基金项目(66036)
- 省(64359)
- 教育(61018)
- 自然(57534)
- 自然科(56196)
- 自然科学(56184)
- 自然科学基金(55217)
- 划(54884)
- 编号(53363)
- 资助(52642)
- 成果(44842)
- 部(40609)
- 重点(39177)
- 制(38604)
- 发(38237)
- 课题(37559)
- 国家社会(37477)
- 创(36546)
- 教育部(35930)
- 性(35237)
- 期刊
- 济(142724)
- 经济(142724)
- 研究(89382)
- 中国(58059)
- 财(47631)
- 管理(42156)
- 农(35648)
- 科学(35412)
- 学报(33697)
- 融(32040)
- 金融(32040)
- 教育(29318)
- 大学(27170)
- 学学(25487)
- 经济研究(24055)
- 财经(23993)
- 农业(23958)
- 技术(22323)
- 业经(22078)
- 经(20743)
- 贸(18476)
- 问题(18200)
- 国际(16995)
- 世界(15462)
- 业(12983)
- 技术经济(12882)
- 现代(12779)
- 坛(12030)
- 论坛(12030)
- 理论(11964)
共检索到427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齐绍洲 徐珍珍 杨芷萱
欧盟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影响中国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鲜有研究从碳市场角度考虑如何应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价格可变的资源分配模型,从碳市场角度研究在短期和长期中国减缓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的碳配额分配策略。本文以中国各省份钢铁行业为例进行成本效率评估和碳配额分配,研究发现:(1)在短期中国碳价格不变和长期中国碳价格上涨情况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会导致行业成本效率下降;(2)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产品数量越多则中国钢铁行业成本效率下降的幅度越大,中国碳价格水平越高则钢铁行业的成本效率越稳定;(3)通过碳市场优化配额分配能有效缓解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负面影响;(4)在优化碳配额的同时进行能源消费量调整,能够获得对配额总量影响较小的方案。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完善碳市场政策、有效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薄雅婕 王文军 谢鹏程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但其对全球气候治理有效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尚存在较多争议。运用GTAP-E模型及其第10版数据库数据、联合国商务数据和碳排放等数据,以钢铁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BAM的减碳效果及其对全球钢铁贸易、中国钢铁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关税情景下:大部分地区碳排放总量和钢铁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其中欧盟的增幅最高;欧盟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中国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小幅下降,其他地区钢铁出口量和出口额基本稳定,全球钢铁贸易量下降;中国钢铁生产、销售和碳排放量出现小幅下滑。在CBAM单独执行的情况下,对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影响有限,一旦国际碳关税联盟形成,将对中国钢铁出口产生巨大影响。建议:以短流程炼钢工艺逐步取代长流程炼钢工艺,实施绿电替代燃煤;对钢铁行业全产业链进行绿色低碳技术改革,实施碳标签制度;尽快将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试点碳定价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许骞
基于解决“碳泄露”问题、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及增加税收来源三方面的原因,欧盟于2021年7月重提碳边境调节税。基于征收国家范围、征收行业、计量方法、存在形式等维度剖析欧盟碳边境调节税预行机制,发现其运行面临是否满足WTO规则要求、是否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是否满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否能够获得预期市场效果四大争议。对中国而言,欧盟碳边境调节税一旦实施,在短期内会冲击钢铁、水泥等行业,导致部分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从长期看,则能够促进中国产业绿色转型,影响国际碳定价权竞争。鉴于此,国内层面需大力完善碳交易市场,统筹排放总量目标,完善数据统计机制并做好立法工作;国际层面应积极进行气候外交,反对以单方面标准征收碳边境调节税,推动构建温室气体减排国际性框架,在碳排放定价方面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关键词:
碳边境 碳关税 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减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旭 李照令 耿涌 陈伟
【目的】钢铁行业是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其碳减排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识别碳减排措施产生的资源环境影响并揭示区域差异性可为中国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方法】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Asian-Pacific Integrated Model (AIM)/Enduse模型建立了反映资源环境经济关联的工厂级中国钢铁行业综合评估模型,预测了2060年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路径下粗钢需求,重点识别了生产结构调整、减排技术普及、碳政策以及碳中和技术措施产生的资源影响(燃料、焦炭、电力、氢能、废能废热、铁矿石和废钢)和环境影响(CO_2、十种大气污染物以及汞),揭示了典型环境排放(CO_2、甲烷和汞)的区域差异性及空间格局。【结果】(1)随着可回收废钢存量增加,短流程的粗钢产量占比将由2020年的10.6%提高到2060年的70%;(2)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相较于2020年,2060年中国钢铁行业的总能耗将下降70%~76%,燃料消耗减少92%(其中煤炭占比将下降为0,生物质能占比将上升69%,具有还原剂属性的焦炭消耗量将下降90%),CO_2排放量将减少89%~91%,但甲烷、有机碳和汞排放增加需引起关注;(3)在多种减排措施协同作用下,不同粗钢需求路径下钢铁行业省级碳减排差异明显,高粗钢需求情景下呈汞排放增加趋势的省份数量较多。【结论】中国钢铁行业碳减排应加强系统筹划,警惕减排措施产生的环境排放要素间“抵消”影响;钢铁行业高质量绿色低碳转型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差异以及资源禀赋承载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芳 荣文钧 温珺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提出意味着碳规则将在国际贸易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该机制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尚未可知,但其实施必然会对中欧贸易投资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活动。分析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现状可以发现,碳边境调节机制在短期内对中国在欧盟直接投资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从中长期看,或将加大中国企业在欧盟投资规模,改变中国在欧盟的投资布局,并促使能源领域投资转向新能源。基于此,中国应从国家和企业层面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
关键词:
碳边境调节机制 碳关税 中国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朱瑜 刘勇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进口商根据特定进口产品的碳含量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配额价格购买并提交相应的排放配额,由此支付特殊的碳成本,从而对国际货物贸易造成了限制性影响。就其贸易属性而言,它不属于关税措施,也不构成在进口环节加征的国内税费,而是一项具有数量限制效果的进口措施。为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防范跨境单边气候措施的使用,中国应深刻揭露其贸易保护主义特质,积极开展中欧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构建绿色低碳贸易规则体系,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的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量 碳泄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晶晶 陈光耀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运行规则及立法前景CBAM也称碳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是指根据进口商品隐含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其采取价格调节措施的机制。2019年12月,在新上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大力推动下,欧盟委员会官方首次在欧盟绿色新政中提出CBAM,拉开欧盟推动CBAM落地的序幕;2021年7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娟
2021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能源、税收等多个领域,旨在通过这一计划以实现2030年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55%,到2050年达到碳中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作为前述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方案的内容之一,要求部分高碳行业的进口产品以向欧盟购买配额证书的方式来支付自身的碳排放费用,进而减少进口商品中的碳含量及保护本土产业之目的。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 碳排放量 碳泄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英明 李晓依
欧盟将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对中国部分产品出口乃至全球产业链布局均将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生产单位产品隐含碳排放量,结果显示:从中短期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对我国钢铁、铝、水泥、化肥四大行业,以及44种碳泄漏产品清单出口和相关产业产生较大影响;从长期看,将对现有国际贸易规则产生影响,基于气候变化的贸易竞争将加剧,碳排放定价权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变背景下,我国宜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降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负面影响;加强与国际社会对话、协调及合作,共同解决碳减排和碳泄漏问题;加快国内碳市场建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力;研究并适时征收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互为补充。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晓畅 丁凯
以钢铁工业为研究对象,借助于一个战略性进口政策的扩展模型和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了在考虑行业周期性的情况下中国钢铁行业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选择问题,得出了在钢铁业在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性贸易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行业周期 钢铁工业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巍 张子健
通过构建两区制的MSVAR模型,探讨不同市场状态下钢铁行业产能配置的市场传导机制及财政支出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产能过剩是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传导机制引发的客观结果,这是由市场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以及政策的差异性作用导致的。在市场扩张时期,行业需求与财政政策均能促进对投资与产能配置水平的提高,但市场需求的诱导作用要明显强于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在市场下滑时期,行业需求对投资与产能配置的作用明显减弱,财政政策对投资的调整作用显著增强,对产能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市场状态下市场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正是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形成且难治理,进而导致供需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上述研究表明,仅通过市场调节机制是无法有效改善经济运行状态的,加强财政政策与市场传导机制的结合才是政府如何改善供给结构和需求变化不匹配问题的关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喜平 王素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分别考察地区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减排具有显著且持续的促进作用,使得试点地区效率值平均提升12.6%。但这种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东西部地区较为显著,中部地区则不明显。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能源强度、调整能源结构来提高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近年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加快在海外找矿、海外建厂和在海外建立贸易服务体系的步伐,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