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3)
2023(14037)
2022(12016)
2021(10815)
2020(9379)
2019(21255)
2018(21255)
2017(40036)
2016(22275)
2015(25078)
2014(25214)
2013(24625)
2012(22971)
2011(20605)
2010(20820)
2009(19529)
2008(19548)
2007(17933)
2006(15491)
2005(13978)
作者
(68207)
(57259)
(57075)
(54257)
(36049)
(27539)
(26007)
(22423)
(21469)
(20233)
(19516)
(19078)
(18349)
(18079)
(17934)
(17815)
(17758)
(16983)
(16706)
(16384)
(14506)
(14053)
(13981)
(13003)
(12904)
(12883)
(12735)
(12667)
(11606)
(11542)
学科
(84684)
经济(84546)
管理(68038)
(62670)
(51989)
企业(51989)
方法(39228)
数学(34187)
数学方法(33763)
(27004)
(23757)
(23541)
中国(22156)
(20216)
业经(18991)
(17222)
贸易(17218)
(17155)
银行(17090)
(16820)
财务(16773)
(16767)
财务管理(16720)
(16657)
(16238)
(15980)
金融(15972)
企业财务(15822)
农业(15230)
地方(14818)
机构
大学(323663)
学院(321797)
(127497)
经济(124622)
管理(119961)
研究(110359)
理学(103038)
理学院(101859)
管理学(99919)
管理学院(99347)
中国(84602)
科学(70631)
(68428)
(64561)
(62725)
(58132)
业大(54098)
研究所(52902)
农业(51518)
中心(51401)
(49741)
财经(49161)
(44399)
北京(42565)
(39747)
(39667)
师范(39156)
经济学(39107)
(38756)
财经大学(36295)
基金
项目(216962)
科学(168416)
基金(156752)
研究(151444)
(139996)
国家(138860)
科学基金(116758)
社会(95349)
社会科(90302)
社会科学(90273)
(85489)
基金项目(83128)
自然(77511)
自然科(75732)
自然科学(75703)
自然科学基金(74380)
(72829)
教育(69877)
资助(63966)
编号(60523)
成果(49779)
重点(49600)
(47698)
(45320)
(44933)
科研(42499)
课题(42484)
创新(42220)
计划(42145)
(41239)
期刊
(137949)
经济(137949)
研究(90131)
中国(65224)
学报(60763)
(57978)
科学(51125)
(51115)
大学(44510)
管理(42600)
学学(42461)
农业(38388)
教育(31632)
(31001)
金融(31001)
技术(26632)
财经(24534)
经济研究(22396)
业经(22337)
(20930)
(20654)
问题(18378)
(17952)
业大(16010)
统计(15845)
科技(15538)
技术经济(15389)
(15220)
理论(15181)
(14507)
共检索到47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席涛  曲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尹哲  张晓艳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英国和欧盟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内容不仅包括按照国际组织新规则制订或完善本国或本地区的监管措施,更包括了对本国或本地区监管体制的重构。本文就此分析了危机前美国、英国和欧盟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阐述了危机后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措施。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友孙  尹春娇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欧盟对其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改革的核心原则是将各成员国的监管权力"上移"至欧盟层次机构。欧盟新的监管体系使欧盟金融监管方面出现了新特征,由此欧盟的对外经济关系也将发生一些变化。从短期来看,这些影响对欧盟对外关系的挑战大于机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姗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对饮食的营养和健康需求日益提高,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严重影响着消费者对国内食品的信心。发达国家通过严格立法和统一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中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骏罡  朱晓琳  
近年来,欧盟各成员国逐步由分业监管向统一监管转变,同时金融监管机构和中央银行之间的合作日趋紧密。本文认为,这种监管体制转变的内部原因是受欧盟共同规制和监管政策的影响;外部原因是金融产业界限已日趋模糊,全能银行模式深受欢迎,金融监管一体化逐渐成为全球趋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朝锋  方斌  代钧珂  
SolvencyⅡ作为欧洲保险市场偿付能力监管的基本框架,对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要有效借鉴欧洲在保险偿付能力监管方面的经验,首先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与SolvencyⅡ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以找出差距,如何对二者进行有效地比较分析是一个根本问题,本文的写作目的正在于引入一个分析框架,并将我国的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与体现国际偿付能力监管改革最新成果的欧盟的SolvencyⅡ放在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需要改进之处,进而探索完善我国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途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东洲  
监管影响评估分析通过拟定监管政策提案所需的一系列逻辑性程序,在收集比较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分析监管政策可能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实践中,以美国、欧盟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代表,创造性地提出发展了系统的监管影响评估分析标准,主要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标准、成本有效性标准和风险分析标准。本文借用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以上三种分析标准,特别是成本收益分析标准的论述,比较优势和不足,以期对中国政府监管理论和实践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泉恭  王志军  
欧盟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根据金融体系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吸取金融及银行危机的教训,广泛重组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中央银行广泛参与银行业审慎监管,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欧盟层面的国际合作机制,其经验对于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2011年2月28日,欧盟内部市场与服务总司致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通报了其"认可中国审计监管体系等效"的信息,并附送了欧盟内部市场与服务委员巴尼尔先生2月15日给中国财政部谢旭人部长的信。信件指出,欧盟已于2011年1月19日通过了《关于认可部分第三国审计监管体系等效以及延长部分第三国审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欧盟成员国执业过渡期的决议》(以下称"欧盟决议"),确认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审计监管体系与欧盟审计监管体系等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恩泽  
2021年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香港金融科技周的演讲中提到: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有关部门将依法实施公平监管;个人信息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数据的合理使用,央行及监管当局会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当前的信息时代已将信息对社会的影响力提升到绝对重要的地位。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分析与价值实现方式变得更加多元,信息的泄露也变得愈加容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钟燕慧   王一栋  
合法性问题一直是全球数据监管的核心难题。在缺乏全球性统一监管机构的前提下,欧盟主导实施的单边监管全球化模式,将势必引发对于法律域外效力以及主权扩张问题的重新探讨。欧盟数据监管模式对欧盟主体的保护标准较为完善,但晚近欧盟监管立法体现出监管权限扩大化与管辖权升级的趋势,其本质是欧盟利益对全球利益的超越。全球数据治理模式大致可分为善意单边主义和多边数据监管治理两种,前者以无私干预理论为前提,以索朗格理论为全球数据监管制度框架构建基础,承认善意单边主义的有效性、合法性;后者基于国际礼让与跨际合法性,强调国家利益的平衡和对他国法律规则“合法性”的承认。理想化的全球数据监管立法模式应当回归应然法的价值观理念,即反思法律效力边界的应然性,对跨际合法性与欧洲中心主义的悖论进行反思与纠偏,强调大国责任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平  魏昕  
近期欧盟出台的《关于扭曲欧盟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是欧盟委员会针对外国补贴的新监管政策。欧盟对外国补贴进行监管的主要动因是:外国补贴扭曲了欧盟单一市场竞争,且原有监管工具存在监管空白。欧盟外国补贴监管政策的主要特征是:外国补贴的认定范围逐渐宽泛,反补贴审查更严格且可追溯,违规后的惩罚力度空前严厉,依据交易类型采用不同审查机制,创设“安全港”门槛,明确了审查标准。中国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了大量政策支持和给予了较多政府补贴,并且该做法还在持续,因而欧盟此次外国补贴监管政策剑指中国。从中国对欧盟的并购和绿地投资情况可知,中国企业赴欧盟投资经营风险早在2017年已显现,并且欧盟外国补贴监管政策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其他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反补贴规则的制定,因而未来中国企业赴欧盟投资经营将面临较多阻碍。对此,中国应采取应对措施:迅速开展各级政府风险盘点,充分利用“平衡测试”维护自身利益,坚持推进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谈判与制定,提醒赴欧盟投资经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为赴欧盟投资经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鼓励中小企业开拓欧盟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怀岭  
在欧盟将我国定位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的背景下,欧盟通过《外国补贴条例》拟于竞争法中引入一种新型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以期弥补既有监管框架的不足,更加有效地应对外国补贴对欧盟内部市场竞争的扭曲和贯彻欧洲新工业战略。构成上,欧盟外国补贴监管工具包括一般性外国补贴监管工具、并购中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以及公共采购中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三种子类型。内容上,市场扭曲评估规则和利益平衡测试构成新工具的核心实体规则,而由初步审查和深入调查组成的"二阶式"审查程序则构成其主要程序性特征。本质上,外国补贴工具以欧盟竞争法国家援助控制机制为蓝本。对我国影响上,新的监管工具一方面会挤压多边经贸规则的适用空间,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中企将面临具有巨大不确定性和政治针对性的监管环境,国有企业和领军企业面临歧视性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欧盟竞争立法与中欧CAI交互影响增强,我国公平竞争立法与执法面临压力。对此,我国应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市场法治,鼓励企业在欧盟法框架下寻求司法救济,以及积极参与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立法定型等措施来构建多层次的应对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