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3)
- 2023(9896)
- 2022(8428)
- 2021(7675)
- 2020(6080)
- 2019(13849)
- 2018(13587)
- 2017(25963)
- 2016(14164)
- 2015(15675)
- 2014(15749)
- 2013(15380)
- 2012(15087)
- 2011(13969)
- 2010(14633)
- 2009(13454)
- 2008(13454)
- 2007(12293)
- 2006(11467)
- 2005(10685)
- 学科
- 济(62592)
- 经济(62527)
- 管理(41330)
- 业(38974)
- 企(30027)
- 企业(30027)
- 中国(21022)
- 地方(20301)
- 农(19902)
- 方法(17854)
- 环境(15279)
- 业经(15068)
- 数学(14696)
- 数学方法(14435)
- 财(14093)
- 农业(13347)
- 学(13270)
- 制(12634)
- 贸(12426)
- 贸易(12414)
- 融(12174)
- 金融(12172)
- 银(12004)
- 银行(11986)
- 易(11984)
- 发(11796)
- 行(11754)
- 策(11604)
- 地方经济(11187)
- 划(9906)
- 机构
- 学院(208037)
- 大学(205470)
- 济(86773)
- 经济(84797)
- 研究(79618)
- 管理(75327)
- 理学(62961)
- 理学院(62149)
- 管理学(61080)
- 中国(61016)
- 管理学院(60685)
- 科学(47581)
- 京(45197)
- 财(41862)
- 所(41382)
- 研究所(37149)
- 农(35621)
- 中心(35329)
- 江(34514)
- 财经(31356)
- 范(31180)
- 师范(30909)
- 北京(29403)
- 院(28788)
- 经(28225)
- 业大(28115)
- 州(27621)
- 农业(27466)
- 经济学(25651)
- 省(24747)
- 基金
- 项目(129397)
- 科学(102228)
- 研究(98155)
- 基金(91812)
- 家(79725)
- 国家(78995)
- 科学基金(66888)
- 社会(61920)
- 社会科(58660)
- 社会科学(58646)
- 省(51538)
- 基金项目(47234)
- 教育(44249)
- 划(43634)
- 自然(41399)
- 编号(40412)
- 自然科(40358)
- 自然科学(40343)
- 自然科学基金(39603)
- 资助(37709)
- 成果(34946)
- 发(34090)
- 重点(29825)
- 课题(29680)
- 部(28314)
- 发展(27803)
- 展(27306)
- 创(26623)
- 国家社会(25070)
- 性(25000)
共检索到341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赤 田信桥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关键词:
欧盟法 环境法 环境刑法 刑事政策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林倩 孙启磊
互认原则是欧盟刑事司法合作的基础,也是正确理解欧盟成员国之间在刑事司法领域内合作关系最重要的原则。其源自于经济领域,促进了欧盟成员国在刑事司法领域内的合作,有助于打击跨国犯罪,也促进了欧盟刑事领域统一立法的发展。但互认原则更多地关注的是国家间在刑事领域内的合作,有可能忽视对被追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欧盟统一立法为互认原则设立了最低门槛,也为被追诉人权益保障设立了最低标准,但仍然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平衡成员国在打击犯罪与保障被追诉人权利之间的关系,成为互认原则今后所要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刑事司法 互认原则 历史发展 意义 运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凤兰
为了摈弃中国传统重刑主义和刑法工具主义的影响,从现代刑法观念出发,应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立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晶,其对"宽"的强调及对"宽"与"严"辩证关系的理解,不仅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响应了世界轻刑化的时代潮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丽霞 李雨娉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和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需求,完善环境领域的刑事立法迫在眉睫。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人们对传统刑法的谦抑性和事后性惩罚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为风险刑法引入环境犯罪领域提供了充分探讨的空间。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的发展呈现出以预防为导向的立法趋势,环境法益的刑事保护呈现出明显的刑法前置性特征。借鉴域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经验,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应当构筑多元化立法模式,将环境法益作为入罪的基本法益,增设危险犯,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判断因果关系,明确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并附条件引入相对严格责任,在刑事责任层面构建多元化刑罚手段。
关键词:
风险刑法 环境犯罪 刑法前置 刑事立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丽霞 李雨娉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和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需求,完善环境领域的刑事立法迫在眉睫。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人们对传统刑法的谦抑性和事后性惩罚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为风险刑法引入环境犯罪领域提供了充分探讨的空间。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的发展呈现出以预防为导向的立法趋势,环境法益的刑事保护呈现出明显的刑法前置性特征。借鉴域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经验,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应当构筑多元化立法模式,将环境法益作为入罪的基本法益,增设危险犯,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判断因果关系,明确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并附条件引入相对严格责任,在刑事责任层面构建多元化刑罚手段。
关键词:
风险刑法 环境犯罪 刑法前置 刑事立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蒋小红
2012年10月31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有关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的第978/2012号条例。新条例对现行的有关普惠制的第512/2011号条例作了重大修正,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条例根据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原有的普惠制基础上作了重大调整。在欧盟新的普惠制方案中,更多的中国产品将被"毕业",许多产品的出口将又一次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俞亮 张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犯罪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有针对性的刑事立法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手段和凭据,而只有在科学、现实的刑事政策指引下的立法活动才能够在有效打击经济犯罪的同时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经济犯罪 刑事立法 刑事政策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毅
期待可能性理论作为大陆法系解决刑事责任问题的重要学说之一,其本身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与借鉴意义。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注也与我国刑事政策所倡导的宽严相济具有相似的精神内核。本文试从期待可能性的角度对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进行解读,以求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刑事政策,促进和谐发展。
关键词:
期待可能性 人性化 宽严相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冰 康均心
反腐败刑事政策制定中应将民意作为一个考量因素,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伦理和公众认同,以唤醒群众的普遍觉悟和获取最广泛的积极参与配合。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反腐败的民意困境及反腐败工作中的民意功能和作用基础上,提出反腐败刑事政策制定中的民意考量。
关键词:
反腐败 刑事政策 民意 考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我国税收犯罪的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9年至今的刑事政策则呈现出刑罚轻缓化、处罚严密化特征。但从刑事政策的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被动性、滞后性;法网不密、存在漏洞;自由刑偏重、资格刑缺失。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注重轻缓化的刑罚以保障人权,同时注重不同种类刑罚在预防税收犯罪中的机能。同时通过严密刑事法网,从多角度、全方位防范税收犯罪。我国应借鉴域外的经验,增设相应罪名以严密刑事法网,降低现有税收犯罪的法定刑,同时增设资格刑。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事政策 刑罚轻缓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硕 章元
不断实施的"严打"和犯罪率的同时增长促使我们反思当前的刑事政策。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及PMG方法,本文检验了两种惩罚政策对犯罪的影响:严厉性策略和确定性策略。我们发现前者无法有效遏制犯罪,而后者可以显著降低犯罪。因此,确定性策略在政策上更为经济:可以在不增加司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有效分配现有司法资源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对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刑事政策由"以严为主"到"宽严相济"的转变,本文为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注脚。
关键词:
犯罪 严厉性 确定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永红
最高法院对涉及非公经济主体刑事冤错案件的再审纠正,为政策在司法裁判中发挥非正式法源对法律规则缺陷的填补功能,对规则选择、解释和适用发挥指引功能,对符合形式要件但无实质危害的行为予以出罪的法源功能,提供了具有法学方法论意义的范例。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司法政策 疑难案件 法律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秀芳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从"宽"、"严"、"济"以及"刑事政策"等几个方面做语义辨析,它们各自有其深刻的含义。我国既然已经确立了这一刑事政策,就应当注意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实现,可以从调整刑罚结构、构建和解制度、打击恶性犯罪和推行社区矫正等多个方面予以贯彻。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政策 和谐社会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邓桢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体现了轻罪刑事政策与重罪刑事政策的统一、刑事立法政策与刑事司法政策的统一、刑事策略思想与刑事科学思想的统一。本文通过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本含义,从检察机关公诉环节分析刑事政策的实践现状,提出了案件分流机制,刑事和解的规范化机制,行使好抗诉权、起诉裁量权、量刑建议权等措施,力求真正做到宽严相济。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公诉环节 贯彻措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汪存锋
刑事检察政策是刑事政策在检察环节的具体化,它承担着端正检察司法导向、增强检察司法效果、节约检察司法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应以"符合法律、符合规律、符合大局、符合民意、符合理念、符合实际"作为基本原则,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加强检察司法解释工作,扩大检察自由裁量权,规范检察司法行为,健全刑事检察政策。
关键词:
刑事检察政策 价值 原则 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