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7)
2023(5931)
2022(5155)
2021(4963)
2020(4142)
2019(9280)
2018(9376)
2017(17512)
2016(9946)
2015(11275)
2014(11777)
2013(11374)
2012(10807)
2011(9527)
2010(9801)
2009(8950)
2008(9475)
2007(9057)
2006(7876)
2005(7406)
作者
(29993)
(24897)
(24799)
(23768)
(16044)
(12306)
(11411)
(9588)
(9531)
(9375)
(8561)
(8415)
(8314)
(7951)
(7886)
(7833)
(7476)
(7382)
(7296)
(7169)
(6406)
(6158)
(6072)
(5870)
(5789)
(5745)
(5524)
(5512)
(5208)
(5149)
学科
(34120)
经济(34059)
管理(31233)
(29632)
(25595)
企业(25595)
方法(14692)
数学(11800)
(11686)
数学方法(11528)
(9782)
中国(9724)
(9698)
(9190)
理论(8607)
(8350)
贸易(8344)
(8169)
(8108)
财务(8088)
财务管理(8055)
业经(7867)
企业财务(7606)
(7506)
银行(7492)
(7080)
(6583)
金融(6581)
教育(6297)
农业(6097)
机构
学院(143768)
大学(142624)
(50422)
经济(48972)
管理(48734)
研究(47326)
理学(40684)
理学院(40139)
管理学(39105)
管理学院(38831)
中国(37569)
(30810)
科学(30606)
(27497)
(25475)
(25300)
(24320)
研究所(22565)
中心(22384)
财经(21171)
业大(20919)
(20075)
(20018)
农业(19939)
师范(19762)
北京(19502)
(18974)
技术(17666)
(17008)
(16859)
基金
项目(85780)
科学(65361)
研究(62156)
基金(59933)
(52959)
国家(52459)
科学基金(43753)
社会(36592)
社会科(34438)
社会科学(34425)
(33993)
基金项目(30740)
教育(30264)
自然(29152)
(28689)
自然科(28511)
自然科学(28502)
自然科学基金(28010)
编号(26270)
资助(26035)
成果(23138)
重点(19456)
课题(18880)
(18454)
(18380)
(17258)
(17190)
科研(16604)
大学(16599)
项目编号(16140)
期刊
(62736)
经济(62736)
研究(43654)
中国(33352)
学报(26228)
(24343)
(23668)
教育(22079)
科学(21914)
管理(20228)
大学(19579)
学学(18224)
农业(15592)
(15293)
金融(15293)
技术(13210)
财经(10989)
业经(10285)
(9468)
经济研究(9404)
图书(8853)
(8671)
(8490)
(8387)
问题(7891)
财会(7509)
国际(7351)
(6636)
论坛(6636)
商业(6634)
共检索到229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苟大凯  
一、引言非歧视原则是WTO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它在WTO庞大的法律体系的各个部门法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却异常复杂。在WTO反倾销立法领域,非歧视原则主要通过WTO《反倾销协议》第9.2条[1]加以规定。根据WTO反倾销非歧视原则,进口成员方"如果征收反倾销税,就应当对己被认定倾销和造成损害的所有来源(all sources)的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文章旨在考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具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通过对1980年至2005年ITC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裁定结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ITC对于是否构成损害的裁定结果强烈依赖于案件是否专对中国发起;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汪小雯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从1995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被提出反倾销调查一共640起,占全球总反倾销调查的19.4%,而被实施反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俊  张华容  
对华反倾销是否存在歧视性,为什么存在歧视性,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对华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及其动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全球反倾销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进行对比认为,对华反倾销存在严重的歧视性。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对华反倾销可能会减少,但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诉讼可能增加。只有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最大限度消除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困扰,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才能保障对外贸易渠道的畅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锐  
反倾销是世界各国常用且非常有效的贸易保护方法,目前我国频繁遭遇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分析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基础上,研究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丁松良  
欧盟是世界上执行反倾销诉讼最频繁的贸易体之一,而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是它的最大反倾销诉讼对象国。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中欧经贸关系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其政治意义恐怕已超过经济意义。1998年4月27日欧盟理事会(CouncilofEurop...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对全球对华反倾销诉讼在宏观经济因素、报复性因素和制度因素方面的动因进行了整体检验,试图通过与其他出口国遭遇反倾销动因的对比,判断中国出口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检验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国通常基于不利的经济形势或者对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提出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但是全球对华反倾销增长并未表现出和其他出口国类似的规律性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几乎不考虑各类经济因素,也并非对中国之前反倾销行为的直接报复,均具有相当的主观任意性和歧视性。从影响国际反倾销的制度性因素来看,发达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伙伴国报复能力较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荻  徐易  
长期以来,欧盟对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供应商实行有条件的"单独税率",不仅不合理地加重了企业的应诉负担,也歧视性地将企业置于"一国一税"的高风险之下。本文经过分析认为,这种其规定不仅不符合WTO《反倾销协定》的相关规定,也是对最惠国待遇这一基石制度的违反。2011年专家组对紧固件案和鞋类产品案的裁决,终于使这一制度在WTO体系下的违法性得到了确认。这不仅是我国对欧盟相关规定的胜诉,更是对这一普遍存在的歧视性制度的胜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葛顺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王孝松  
本文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探讨美国相关决策机构在裁定对华反倾销税率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对1980至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税率的裁定结果的影响最为重要,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出歧视性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反倾销税率的裁定结果还依赖于中美双边贸易状况和涉案商品所属部门等因素,而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德连  顾兰  
反倾销与价格歧视·冯德连,顾兰·一、反倾销本意是反价格歧视当一种商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时,该商品则被视为具备倾销价格的商品。依据具体情况,正常价值可以是出口国的国内售价,或出口国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或替代国价格,或结构价格,或进口国从其它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连启彬  
自从1978年我国与欧盟(欧共体)签订贸易协定以来,双方的贸易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目前已成为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欧盟已成为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占有中国进口总额的15%,截止1996年6月,从欧盟引进的技术项目占我国技术合同金额的48.6%...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勇  谢依依  
欧盟对外反倾销的新替代国制度删去了旧法中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称谓与相关规则,引入了"重大扭曲"的概念与判断标准。依据该制度,欧盟委员会在认定中国经济存在重大扭曲的前提下应继续使用替代国价格方法。欧盟新替代国制度的首要立法目的是应对《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a项(ii)目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所引发的法律挑战,同时保持对华反倾销措施的高效性与便捷性。从法律特征上讲,新制度变相延续了旧制度下的替代国价格方法,同时严重背离了反倾销的原有目的,扩展了反倾销法的传统适用范围,并试图进一步干涉出口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欧盟新替代国制度是对WTO反倾销一般纪律的违反,且在2016年12月11日后不再拥有《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 条的特别授权,故该制度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内不具有合法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潘渭河  
反倾销税的裁定,在国际上既可以根据WTO的法规,也可以根据各国的国内法。中国入世后,有权利根据WTO的反倾销协议,对于WTO的成员国国内法与WTO反倾销协议的不一致处说“不”,以保护中国出口商的合法权益。本文从正常价格,出口价格、损害的计算等各个方面,对比了WTO反倾销协议与欧盟反倾销规则的不一致处,希望对中国出口企业应诉欧盟的反倾销案有所帮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邵桂兰  
WTO及世界各国反倾销法在对倾销和损害的认定、反倾销的程序和措施等原则问题上基本一致 ,但在以“替代国”价格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问题、公共利益的考虑、对出口商替进口商交纳反倾销税的作弊行为的制裁、反规避的措施和对中止反倾销调查的态度、做法等问题上 ,却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规定。了解这些有助于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以及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