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1)
2023(13947)
2022(11904)
2021(10765)
2020(9221)
2019(20822)
2018(20362)
2017(38734)
2016(21288)
2015(23782)
2014(23635)
2013(23556)
2012(22328)
2011(20295)
2010(20670)
2009(19429)
2008(19356)
2007(17778)
2006(15846)
2005(14403)
作者
(65950)
(55510)
(55211)
(52463)
(35300)
(26889)
(24954)
(21623)
(20889)
(19732)
(19049)
(18498)
(18002)
(17497)
(17377)
(17129)
(16786)
(16425)
(16188)
(15994)
(13950)
(13736)
(13468)
(12761)
(12594)
(12400)
(12263)
(12128)
(11298)
(11039)
学科
(105577)
经济(105479)
管理(62799)
(59945)
(48368)
企业(48368)
方法(39431)
数学(34502)
数学方法(34159)
(26036)
地方(25949)
中国(25366)
(23263)
(22826)
业经(21090)
(18899)
贸易(18890)
(18469)
(18256)
农业(17533)
技术(17268)
地方经济(15388)
(15222)
银行(15168)
环境(15047)
(14896)
金融(14893)
(14431)
(14007)
(13490)
机构
大学(316858)
学院(316303)
(138735)
经济(136009)
管理(117094)
研究(115093)
理学(100051)
理学院(98818)
管理学(97154)
管理学院(96543)
中国(86310)
科学(71968)
(66890)
(61573)
(61368)
(60851)
研究所(55250)
(53279)
中心(52028)
业大(50571)
财经(48603)
农业(48333)
(43765)
经济学(43141)
北京(41675)
(40669)
(40519)
师范(40168)
(39075)
经济学院(38746)
基金
项目(206758)
科学(161089)
基金(149276)
研究(144854)
(132962)
国家(131857)
科学基金(110731)
社会(93450)
社会科(88551)
社会科学(88521)
(82301)
基金项目(79371)
自然(72377)
自然科(70631)
自然科学(70604)
自然科学基金(69342)
(69027)
教育(64693)
资助(60371)
编号(56347)
重点(47527)
(46302)
成果(45649)
(44858)
(44582)
创新(42009)
科研(39938)
课题(39894)
计划(39380)
国家社会(38767)
期刊
(160556)
经济(160556)
研究(95207)
中国(61463)
学报(55579)
(55107)
科学(49125)
(48139)
管理(43364)
大学(40265)
学学(38406)
农业(36274)
(30805)
金融(30805)
教育(26782)
经济研究(26363)
技术(25936)
财经(25024)
业经(24975)
(21627)
问题(21543)
(19808)
技术经济(17802)
(17569)
(15601)
科技(15359)
国际(15266)
商业(15259)
统计(15051)
世界(14765)
共检索到483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楼朝明  
1951年欧洲国家就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尝试,到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包括《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货币联盟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盟的建立;而2004年5月1日十国顺利加入欧盟,标志着欧盟的东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此相应,自1950年欧洲支付联盟成立以来,欧洲的货币一体化过程也经历了颇多曲折,1999年1月1日欧元的启动标志着欧元区的建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先平  
欧盟新成员会采用欧元吗?本文把整个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对欧盟新成员与欧元区的货币政策进行了协整分析,发现新成员不宜立刻全部加入欧元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性质属于南欧国家寅吃卯粮所导致的财政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使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的信任危机。欧元区成员国和欧盟业已认识到欧洲货币联盟的不足,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一体化来克服欧元区的内在矛盾似乎不可避免。欧元不会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而垮台,但是欧洲经济将受到债务危机的拖累,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卜永祥  赵欣倩  
该文首先对欧元启动五年后的汇率走势进行了回顾,进而从贸易、物价水平、资本流动、资产价格、银行部门几个方面,利用实际经济数据,分析了欧元的汇率变化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文章指出,欧元汇率对欧元区经济的影响虽然不可忽略,但作用有限;尤其是欧元自2002年以来的升值,虽然因出口下降而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对整体宏观经济来说,欧元升值有利有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左连村  
本文探讨了英国对加入欧元问题的矛盾态度 ,以及影响英国加入欧元的主要因素。作者认为 ,尽管英国加入欧元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 ,英国最终也要无可奈何地选择加入欧元区的道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淑静  
除2001年以外,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水平一直低于世界发达经济体。根本原因是其技术进步相对落后,劳动力市场僵化,失业率居高不下。以价格稳定为首要目标的单一货币政策,有利于其宏观经济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共同财政纪律,有利于其经济顺利推进,但是削弱了各成员国运用财政政策抵御国内经济周期性振荡以及外部经济失衡的能力,尤其在经济衰退时期限制了各国利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手段。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彭刚  关雪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青  
按照《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的计划安排,欧元于1999年1月1日如期启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欧盟中较早达到《马约》中的趋同标准,本可以首批进入欧元区的英国,却早已宣布暂不加入欧元区。英国作为欧洲的一个大国、强国,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曾经并且仍不断谋求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发挥主角作用,但何以对可以强化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力量的经济与货币联盟建设表现得并不积极并且放弃这一重要机会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红霞  
欧元区的扩大进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欧元区东扩,即欧盟10个新成员加入欧元区,将是欧洲经济与货币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巨大挑战之一。2007~2010年间,欧盟的10个东欧新成员将分别加入欧元区,欧元区可能将由现在的12国扩大为22国。目前,10个新成员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加入欧元区,其中有5个国家已经达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趋同标准)。本文认为,新成员是否应该加入欧元区,应权衡得失,从成本和收益方面综合考虑。理性的选择应是在合适的时间、收益高于成本的情况下加入欧元联盟;应该从经济、政治利益方面综合考虑作出决定,而不应该单纯从政治上考虑。欧元区东扩对新老成员的影响利大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欧元区经济结构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金融"模式,金融业及与金融业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高,金融业高度开放,欧美金融市场密切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随新玉  
相对于欧盟有关条约对财政趋同指标的规定,2001年和2002年欧元区的整体财政状况明显恶化:财政赤字较大幅度地回升,从2000年占GDP的0.9%上升到2001年的1.5%和2002年的2.3%,个别国家特别是区内德、法、意等大国的情况更糟,均接近甚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佳  
欧元区贸易收支在整体上呈现接近平衡状态,但区内成员国之间却面临着持续的贸易失衡。文章认为欧元名义汇率和本国通货膨胀对贸易平衡的不对称效应是区内成员国之间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重视本国通货膨胀对贸易收支的调整作用是缓解区内成员国之间贸易失衡的有效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