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7)
- 2023(2853)
- 2022(2431)
- 2021(2477)
- 2020(2056)
- 2019(5083)
- 2018(5490)
- 2017(10136)
- 2016(5346)
- 2015(5844)
- 2014(5969)
- 2013(5600)
- 2012(5233)
- 2011(4529)
- 2010(4706)
- 2009(4475)
- 2008(4802)
- 2007(4069)
- 2006(4054)
- 2005(3953)
- 学科
- 银(17629)
- 银行(17484)
- 制(17213)
- 行(16276)
- 济(15233)
- 经济(15199)
- 管理(11954)
- 业(10418)
- 度(10235)
- 制度(10233)
- 企(10157)
- 企业(10157)
- 融(10105)
- 金融(10104)
- 业务(9354)
- 体(8263)
- 银行制(8232)
- 体制(7759)
- 财(5951)
- 中国(5757)
- 方法(5130)
- 数学(4289)
- 业经(4279)
- 数学方法(4244)
- 税(4070)
- 税收(3925)
- 收(3888)
- 理论(3273)
- 农(3090)
- 贸(2977)
- 机构
- 大学(64724)
- 学院(62592)
- 中国(29433)
- 济(26715)
- 经济(26032)
- 研究(25606)
- 管理(22221)
- 银(19755)
- 银行(18902)
- 财(18011)
- 行(17511)
- 理学(17242)
- 理学院(17005)
- 管理学(16819)
- 管理学院(16672)
- 京(14983)
- 科学(13245)
- 所(13218)
- 中心(12791)
- 财经(12571)
- 研究所(11641)
- 经(11448)
- 江(11445)
- 农(11107)
- 融(10948)
- 金融(10799)
- 人民(10538)
- 北京(10212)
- 财经大学(9538)
- 州(9354)
- 基金
- 项目(35237)
- 科学(27413)
- 研究(27174)
- 基金(25594)
- 家(22290)
- 国家(22113)
- 科学基金(18522)
- 社会(16453)
- 社会科(15600)
- 社会科学(15593)
- 基金项目(12952)
- 教育(12932)
- 省(12050)
- 自然(11648)
- 自然科(11371)
- 自然科学(11370)
- 自然科学基金(11195)
- 划(11030)
- 编号(11030)
- 资助(10760)
- 成果(10426)
- 部(8480)
- 重点(8254)
- 性(8093)
- 课题(8041)
- 制(7594)
- 教育部(7477)
- 创(7155)
- 项目编号(7144)
- 大学(7025)
共检索到124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钧 苏醒侨
欧盟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原则是,在防控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基础上,提高影子银行的透明度,促进其长期有序发展并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为此,欧盟一方面积极落实G20首尔峰会承诺,通过立法改革构建欧盟影子银行宏观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测分析,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尽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欧盟相差较大,但其监管思路和方法仍对我们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兆丰
2008年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开始着力于全球范围内影子银行的研究和监管。欧盟为落实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推荐意见,主动强化了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和证券融资交易及金融工具再利用的透明度问题已经有了立法草案或正式法规。欧盟的立法实践为我国开展影子银行监管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资产证券化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随着人们对次贷危机认识和反思的深入,影子银行及其监管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美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分析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及其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法案中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证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建清
本文从运行模式、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风险传递等方面对中美影子银行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基本上还没进入资产证券化领域,金融工具简单、杠杆率低,但中国影子银行本身隐藏了巨大的风险,给传统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信用创造功能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高利率扭曲了资金价格,危及实体经济。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加强"一行三会"的相互协作、引入功能监管,提高其信息披露透明度,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框架,强化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谢婷
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尽快出台措施,解决影子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和外部监管缺位问题影子银行与银行业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相互传导或感染风险与收益,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信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影子银行体系 次贷危机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事件】2018年5月和6月,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专门委员会分别审议通过了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包括要求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非欧盟金融机构设立中间母公司(Intermediate EU Parent Undertaking, IPU)等内容在内的提案,并提交欧洲议会。虽然目前欧盟IPU政策的最终方案尚未确定,但是总体框架基本明朗,出台渐近。该政策将对在欧盟经营的非欧盟金融机构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监管层和金融机构已普遍关注,并积极着手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俊 袁婷
2013年10月,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设立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这标志单一监管机制及其内容框架最终确立,银行联盟建设也迈出最重要一步。在单一监管机制中,欧洲央行将直接监管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对银行监管负总责;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严格分离;欧洲央行银行监管事务将对欧洲议会及欧洲理事会负责。尽管单一监管机制的建设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该机制仍存在诸多问题,可能影响其作用发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银凤 刘和平
欧盟新《并购控制条例》在评估并购反竞争性实体标准上创设SIEC标准,弥补了以前“支配性地位”标准的漏洞,并确立保障并购当事人知情权、抗辩权的审查程序制度;在并购反垄断分析中,注重经济分析,强化内核监督机制;注重司法对行政机关并购决定的审查;强调竞争法及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
关键词:
欧盟并购制度 并购监管 反垄断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怀岭
在欧盟将我国定位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的背景下,欧盟通过《外国补贴条例》拟于竞争法中引入一种新型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以期弥补既有监管框架的不足,更加有效地应对外国补贴对欧盟内部市场竞争的扭曲和贯彻欧洲新工业战略。构成上,欧盟外国补贴监管工具包括一般性外国补贴监管工具、并购中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以及公共采购中外国补贴监管工具三种子类型。内容上,市场扭曲评估规则和利益平衡测试构成新工具的核心实体规则,而由初步审查和深入调查组成的"二阶式"审查程序则构成其主要程序性特征。本质上,外国补贴工具以欧盟竞争法国家援助控制机制为蓝本。对我国影响上,新的监管工具一方面会挤压多边经贸规则的适用空间,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中企将面临具有巨大不确定性和政治针对性的监管环境,国有企业和领军企业面临歧视性法律风险。另一方面,欧盟竞争立法与中欧CAI交互影响增强,我国公平竞争立法与执法面临压力。对此,我国应通过完善公平竞争市场法治,鼓励企业在欧盟法框架下寻求司法救济,以及积极参与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立法定型等措施来构建多层次的应对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尹振涛
面对金融监管权力分散在成员国的局面,欧盟更加认识到欧盟分散的监管体系不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欧盟金融一体化以及全球性的金融市场也不相匹配,因此,加强监管与协调成为欧盟自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监管改革的主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雯霞 邢丽荣 高越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相互关联,对金融危机的产生与蔓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进行金融监管改革,控制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的规模与行为,相对有效地降低了金融风险。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对金融监管的影响及危机后欧美国家采取的主要监管措施,进而研究了我国影子银行与离岸金融在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我国影子银行和离岸金融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框架性的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离岸金融 金融监管 监管套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锦成 樊明太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影子银行开始高速发展,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影子银行的非理性发展甚至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中国的影子银行近年来也引起了监管层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作为补充传统银行体系的重要媒介,如何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影子银行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文章认为深刻理解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轨迹、监管思路与改革意见这三点是健康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发展轨迹 监管思路 改革意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