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5)
2023(10516)
2022(8782)
2021(8173)
2020(6556)
2019(14713)
2018(14534)
2017(27153)
2016(14500)
2015(16338)
2014(16295)
2013(15636)
2012(14452)
2011(12821)
2010(13107)
2009(12192)
2008(11998)
2007(11160)
2006(9901)
2005(8952)
作者
(38590)
(32846)
(32226)
(30897)
(20556)
(15471)
(14725)
(12478)
(12262)
(11775)
(11089)
(10799)
(10436)
(10331)
(9976)
(9791)
(9772)
(9468)
(9448)
(9288)
(8265)
(7869)
(7756)
(7425)
(7342)
(7311)
(7273)
(7228)
(6480)
(6289)
学科
(57497)
经济(57417)
管理(50704)
(48879)
(42987)
企业(42987)
技术(18328)
方法(18010)
中国(17491)
(16794)
业经(16791)
(16335)
(15664)
数学(14479)
数学方法(14352)
(13080)
技术管理(12666)
地方(12309)
产业(11953)
农业(10723)
(10453)
银行(10442)
理论(10219)
(10106)
贸易(10095)
(10034)
(9922)
体制(9920)
金融(9918)
(9811)
机构
大学(204137)
学院(202799)
(86702)
经济(84927)
管理(79619)
理学(68274)
研究(67668)
理学院(67602)
管理学(66705)
管理学院(66299)
中国(49647)
(41782)
(41502)
科学(36527)
(32336)
财经(32202)
(31746)
中心(30465)
(29013)
研究所(28185)
(27323)
(26568)
师范(26372)
北京(26312)
经济学(26187)
业大(25883)
(25368)
(25339)
财经大学(23751)
经济学院(23482)
基金
项目(133676)
科学(107952)
研究(106243)
基金(95367)
(80653)
国家(79915)
科学基金(70035)
社会(69325)
社会科(65806)
社会科学(65794)
(54926)
基金项目(50338)
教育(49975)
(44920)
编号(43008)
自然(41319)
自然科(40365)
自然科学(40359)
自然科学基金(39704)
资助(36491)
成果(36411)
(34515)
(32317)
课题(31670)
创新(31203)
重点(30383)
(30364)
(30120)
国家社会(28261)
(27382)
期刊
(102261)
经济(102261)
研究(66682)
中国(48729)
管理(33993)
教育(33850)
(32960)
(27094)
科学(25763)
学报(24996)
大学(21796)
(19577)
金融(19577)
技术(19291)
学学(19101)
农业(18110)
业经(17789)
财经(16354)
经济研究(15624)
(14333)
问题(13060)
科技(12792)
(11584)
技术经济(10736)
(10588)
论坛(10588)
国际(10316)
职业(9620)
(9531)
现代(9522)
共检索到3191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强  代以平  
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满足未来发展需求,近年来,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大学—产业部门合作创新的战略,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以期建立一种大学—产业部门合作创新的生态系统,推动欧盟各成员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创建大学—产业部门合作创新的治理结构,积极推动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的人员流动,鼓励大学与产业部门进行更广泛的科研合作等,已成为欧盟大学—产业部门合作创新的主要内容和支柱,也是欧盟大学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柳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通过推进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培育集群创新方面的优势,加强集群内部企业的创新合作,提高集群内部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吸收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创新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集群的结构调整升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骏  
国际教育战略联盟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战略选择。通过联盟之间合作的互依平衡,实现我国培养国际化视野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研究,同时参照已有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调整管理机制,创新办学模式,提高生源质量和中外合作办学优势的吸引力。同时,鼓励我国高校拓展国际教育市场,实现教育资源输入与输出的均衡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铭之  
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决定了开展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从"知识三角"生态系统的视角,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可通过协同科研、协同育人和协同产业化的深度互动实现以技术知识"生产—传播—转移"为特征的协同创新;而重构协同创新的组织格局、保障协同创新的利益共赢、提高协同创新的组织能力则是应用技术大学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艳  
一、欧盟在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地位欧盟在研究与创新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欧盟的人口数量只占全球总人口的7%,但是其研究经费却占全球研究总投入的24%,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出版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32%,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32%。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推动世界各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不过通过观察和比较衡量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在世界范围内所占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艺  龙明莲  
以西方海洋强国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采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为研究样本,试图从海洋科技创新价值链视角来理清产学研合作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的影响机制,同时通过调研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涉海类企业与学研机构在创新价值链上合作互动出现了"脱节"问题,尚未形成"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促进后端的产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经营,创新链后端进一步反哺前端"的良好态势。基于此,从海洋科技创新3个环节(知识产生、开发与商业化)来梳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与对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龙环  黄晓勇  
在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的背景下,积极构建碳金融的创新机制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阐述了碳金融的内涵与特征,然后梳理了我国碳金融的演进过程及成效,并分析了碳金融的国际经验与借鉴,最后提出了双碳目标下碳金融创新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加强碳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完善碳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平台,创造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积极培育中介机构,进一步拓展碳金融市场的创新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成全  焦玉英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发挥产、学、研等组织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实现知识的协同创造与创新,推进知识联盟的良性协调发展,已成为知识管理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Web2.0时代的主要代表Wiki以其协同知识创作的优势给知识管理与创新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详细分析了以Wiki为基础的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山东省各级财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将其作为财政支农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创新扶持方式,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组织快速规范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合作组织发展到7251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0336家,农民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2071家,联合会(社)109家。合作社注册资金达到1045.4亿元,工商登记成员74.3万户,实有成员近800万户,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罗美娟   杨先明   王东溟  
本文从西部经济面临的压力以及西部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出发,分析合作创新机制的作用与合作创新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西部合作创新的领域及重点。 一、基本模型 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须多作论证。但是,对于处于劳动力——投资推动发展阶段的大国,区域之间如何形成有活力的技术发展机制,则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较快地完成传统工业化进程、迅速实现产业升级的重大问题。 从技术演变的内在关系出发,技术发展可定义为四种形态,或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发展的基础阶段,其特征是操作或经营知识的进步,即技巧性的知识(Know—how)的发展。第二阶段是对基本工艺和产品技术的性质理解的阶段,通过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四大  荆玉兰  傅崇伦  李长虹  
论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式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科委刘四大,荆玉兰,傅崇伦,李长虹一、引言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之路,是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慰  李怀  
从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看,整车生产企业和零部件供应企业都具有较强的创新动力,零部件供应商在创新方面的投入高于整车生产企业,同时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创新也有助于发现技术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然而,研究发现,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创新投入远大于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投入。并且,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间技术扩散的方法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区别。本文在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典型企业的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刻画出我国汽车工业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多种机制,如模仿机制、开放式创新机制、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积累和自主创新机制等,分析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机制,归纳出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中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尤利平  
分析了物流产业集群涌现性的发生条件、特征及涌现规律,总结了物流产业集群分工机制与涌现性的对应关系,得出了基于涌现性的物流产业集群模型,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了基于涌现性的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机制模型,以指导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大颖  范文晶  
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国流通产业得到了普遍发展,交易规模和数量不断激增,流通产业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完善,培育了新型的流通产业业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初级阶段,流通产业发展理论仍有待于不断深化,产业集中度、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程度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流通产业发展的瓶颈。本文论述了发展流通产业的必要性,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理论创新、运营机制创新的策略,旨在为流通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中伟  
产业集群的网络结构是由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叠加而成的复合网络,内含乘数传导创新机制、合作创新机制和创新动力增强机制。在产业集群网络结构的创新机制作用下,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与集群外企业相比,具有新产品乘数倍增加、创新低风险低投入高成功率、创新成果高速扩散、创新周期缩短等绩效和创新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