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3)
2023(14140)
2022(11773)
2021(11018)
2020(9167)
2019(20682)
2018(20254)
2017(38863)
2016(20510)
2015(22791)
2014(21996)
2013(21850)
2012(20569)
2011(18150)
2010(18688)
2009(17517)
2008(17595)
2007(15841)
2006(14228)
2005(13219)
作者
(55550)
(46526)
(46280)
(43917)
(29978)
(21875)
(20903)
(17765)
(17596)
(16819)
(15856)
(15624)
(15203)
(14834)
(14602)
(14142)
(13837)
(13410)
(13389)
(13366)
(11579)
(11237)
(11019)
(10599)
(10447)
(10400)
(10313)
(10269)
(9397)
(9191)
学科
(86991)
经济(86883)
(86394)
(76808)
企业(76808)
管理(74471)
方法(34715)
(29520)
业经(29045)
(28335)
中国(27765)
数学(26531)
数学方法(26290)
技术(21014)
(20980)
农业(20341)
(19661)
贸易(19644)
(19237)
(19181)
财务(19160)
财务管理(19137)
(18864)
企业财务(18061)
(15835)
(15620)
(15559)
银行(15549)
(15089)
理论(15000)
机构
学院(288494)
大学(285621)
(133765)
经济(131338)
管理(118499)
理学(100366)
研究(99550)
理学院(99424)
管理学(98402)
管理学院(97812)
中国(81717)
(62433)
(60413)
科学(53523)
(49077)
财经(48063)
中心(45397)
(44746)
(43908)
研究所(43677)
(43420)
经济学(40499)
北京(39081)
经济学院(36364)
(35711)
业大(35681)
财经大学(35398)
(35140)
(34859)
师范(34624)
基金
项目(182722)
科学(147631)
研究(141539)
基金(135101)
(116080)
国家(114753)
科学基金(100084)
社会(94245)
社会科(89475)
社会科学(89455)
基金项目(69840)
(69676)
教育(62704)
自然(60500)
自然科(59192)
自然科学(59177)
自然科学基金(58288)
(57818)
编号(56616)
资助(54338)
成果(46894)
(43835)
(41892)
(40905)
重点(40502)
创新(40020)
国家社会(39882)
(39193)
课题(38705)
(37020)
期刊
(155711)
经济(155711)
研究(93943)
中国(63178)
管理(50857)
(50453)
(41343)
科学(36917)
学报(34226)
(33269)
金融(33269)
教育(29659)
农业(28557)
大学(27597)
技术(26424)
业经(25765)
经济研究(25737)
学学(25486)
财经(24588)
(21473)
问题(19414)
(18986)
(18453)
世界(17713)
国际(17611)
技术经济(17142)
图书(15588)
现代(14695)
科技(13960)
(13759)
共检索到461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英英  高昌林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迅猛转变,同时,服务业创新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在欧盟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而中国服务业及其创新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欧盟国家服务业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国服务业及其创新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杨  
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与政府环境政策相比,市场力量是否能更有效地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本文以可再生能源技术世界领先、政府环境政策实施较早以及能源市场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盟为研究对象,结合线性与非线性、静态与动态面板回归方法研究政府政策和市场竞争对欧盟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发现:①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均为正向,即两者能有效诱发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②政府环境政策和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存在显著的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政府环境政策强度加大,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逐渐递减,即环境政策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限的。随着能源市场竞争程度加深,市场竞争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正向影响增加,即市场竞争对创新的诱发作用是有效且持续的。③通过将各成员国现状与门槛值进行比较,发现欧盟现阶段环境政策强度处于过高的门槛区间,市场竞争强度处于较为合适的门槛区间。④进一步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发现不同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实现能源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全国可再生能源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慧中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娴岚  
欧盟区域政策是缩小成员国地区差异的重要政策工具,对葡萄牙的国家发展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欧盟面向葡萄牙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葡萄牙国内的对接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并对1986—2015年葡萄牙科技投入与产出情况及其国家创新体系演进历程进行了归纳梳理。本文认为,欧盟区域政策通过宏观目标与政策引导以及持续提供不断优化的经费投入,促进了葡萄牙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并认为该案例对一个国家借助国际组织力量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对中国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茂林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欧盟各成员国的小企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逐步成长为蕴含新技术因素的、极富经济竞争力的经济力量 ,是欧盟各国调整结构、促进就业、推广技术、稳定社会的基本因素。这种成长是各国执行积极的小企业政策的产物 ,政府在教育培训、行政减负、技术革新、贷款担保、信息咨询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傅义强  
二战结束后,欧洲由传统的移民迁出地渐渐转变为移民迁入地,欧盟成为大批永久性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大量移民的涌入,对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民问题成为困扰欧盟各国一大难题。欧盟国家对移民的接收与拒绝、容纳与排斥的矛盾心态构成了其移民政策的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秀莲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长方式必将发生深刻变革,从而引发世界产业格局新变化以及形成新的产业竞争趋势。目前,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势的变化与博弈中,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和确定新的产业增长点,其中,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也称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新兴战略产业之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昱  李玉霞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导向型贸易增长会恶化一国的贸易条件,而贸易条件的恶化又会降低一国的福利水平。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高速增长,为了探讨中国从中欧双边贸易中的获益情况,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与欧盟三个主要国家(德国、英国和法国)1993年到2003年的贸易条件变化,具体到大类产品,并分析其原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鑫炜  
近年来,东盟十国与我国的经贸关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2002年11月双方在柬埔寨金边签署的《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边的经贸合作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它为2010年前建成涵盖18亿人口、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0%)的世界最大的自贸区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范围、措施和时间表。框架协议涵盖了货物、服务、投资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广泛合作,包括取消商品贸易的关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宏波  
本文在归纳、整理以往多种产业内贸易衡量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较为全面、科学的产业内贸易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和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各种指标的测算,合理判断和比较了目前两地区服务业整体、部门间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并为今后如何加快该地区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提供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娟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尚庆琛  
一国所能承接的离岸业务规模不仅取决于竞争力因素,也受到发包国因素的影响。立足于发包国因素,以欧盟28个成员国家的经济社会截面数据为样本,选取总量规模,以及人力资源、双边贸易、对外投资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等五个方面指标,将影响不同国家对中国发包业务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发包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实际受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并不大。中国在服务外包离岸市场的海外拓展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双边贸易关系良好、对外投资及服务贸易规模大的国家和地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尚庆琛  
一国所能承接的离岸业务规模不仅取决于竞争力因素,也受到发包国因素的影响。立足于发包国因素,以欧盟28个成员国家的经济社会截面数据为样本,选取总量规模,以及人力资源、双边贸易、对外投资和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等五个方面指标,将影响不同国家对中国发包业务规模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发包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业务规模实际受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并不大。中国在服务外包离岸市场的海外拓展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双边贸易关系良好、对外投资及服务贸易规模大的国家和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