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8)
2023(7965)
2022(6653)
2021(6118)
2020(4931)
2019(10896)
2018(10507)
2017(19943)
2016(10780)
2015(11545)
2014(11038)
2013(10657)
2012(9848)
2011(8746)
2010(8758)
2009(7704)
2008(7519)
2007(6845)
2006(5772)
2005(5006)
作者
(31566)
(26687)
(26458)
(24716)
(16805)
(12996)
(11830)
(10373)
(10006)
(9302)
(9065)
(8751)
(8594)
(8388)
(8218)
(8205)
(8035)
(7992)
(7710)
(7594)
(6754)
(6374)
(6321)
(6070)
(5951)
(5863)
(5820)
(5773)
(5392)
(5253)
学科
(41750)
经济(41711)
(32001)
管理(31162)
(25944)
企业(25944)
方法(15508)
数学(13382)
数学方法(13247)
(12842)
(11186)
贸易(11178)
(10915)
中国(10767)
业经(10211)
(9563)
农业(8891)
地方(8228)
(8125)
技术(7936)
(7801)
关系(7510)
(6849)
环境(6479)
(6420)
银行(6388)
(6296)
(6072)
财务(6060)
(6051)
机构
学院(149277)
大学(147271)
(60395)
经济(59223)
管理(57180)
研究(52857)
理学(50216)
理学院(49645)
管理学(48860)
管理学院(48597)
中国(37816)
科学(33455)
(32129)
(30105)
(27125)
业大(26355)
农业(25535)
研究所(25135)
(24391)
中心(23230)
(21810)
财经(20042)
(19443)
(18916)
师范(18614)
北京(18340)
(18271)
(17269)
经济学(17166)
农业大学(16868)
基金
项目(105873)
科学(82857)
基金(77069)
研究(72811)
(70039)
国家(69440)
科学基金(58323)
社会(46975)
社会科(44646)
社会科学(44632)
(41605)
基金项目(41404)
自然(39377)
自然科(38498)
自然科学(38483)
自然科学基金(37841)
(35861)
教育(33410)
资助(29947)
编号(28712)
重点(24235)
(23256)
(22787)
(22630)
成果(21574)
创新(21267)
计划(20686)
科研(20645)
课题(19914)
(19636)
期刊
(65461)
经济(65461)
研究(39004)
(29322)
学报(27900)
中国(27688)
科学(25076)
大学(20429)
管理(20354)
农业(19964)
学学(19636)
(17207)
教育(14430)
(12641)
金融(12641)
业经(12484)
技术(11026)
经济研究(10904)
(10802)
国际(9542)
财经(9119)
(8954)
问题(8656)
科技(8081)
(7955)
业大(7930)
商业(7910)
(7814)
世界(7565)
(6935)
共检索到214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荣花  
80年代末由于东欧的巨变及苏联的解体,使二次大战后长达40余年之久的冷战格局顷刻之间发生了变化,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调整和分化组合的时期,两极格局向多级化格局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东亚经济的崛起,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地区,并在多极格局中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对此,力图在世界力量格局中占据重要一极的欧盟已认识到这一点了。从90年代中期以来,欧盟开始重视加强同东亚和中国的关系。先后推出了《走向亚洲新战略》、《中欧关系长期政策》、《与中国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等文件。本文就这三个文件进行一些评析,重点则放在第二、三个文件的评析和我国的对策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邹传锋  
欧洲新亚洲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邹传锋在冷战年代,由于受美苏全球争霸格局的制约,欧洲国家更具内向性,即首先考虑欧洲自身的经济发展与安全需要而无力他顾。而自70年代以来经济蓬勃发展的亚洲国家也把目光集中于美、日两国,对昔日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崔宏伟  
2001年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三份有关欧盟对亚洲政策的重要文件:即“欧盟与亚洲:加强伙伴关系新战略”、“欧盟对华战略:1998年文件执行情况和未来更有效的政策步骤”、“构建我们共同的未来:欧盟日本合作行动计划”,勾勒出了21世纪初期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总体指导框架。经济利益仍然是21世纪初期欧盟对亚洲新战略的基础。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欧盟亚洲战略相比,21世纪初欧盟更加强调其对亚洲的政治和安全目标,并且将政治和安全目标置于首位。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角度讲,亚洲并不是欧洲对外战略的重点,欧盟对亚洲战略体现了其全球化、多极化的战略视角和全球治理、多边合作的行动准则,以及谋求在国际事务中运用“软力量”充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曾向红  
2007年6月22日,欧盟通过了第一份系统全面的中亚战略文件——《欧盟与中亚:新伙伴关系战略》。欧盟对中亚战略进行调整,是与它对中亚地区追求战略目标所提出挑战的认知密不可分的。由于欧盟在中亚地区的利益主要集中在安全与能源领域,因此安全与能源方面的挑战也就构成欧盟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安全方面,中亚地区向欧盟提出了恐怖主义袭击、毒品走私泛滥、各国可能出现国家失败、该地区跨国性问题的错综复杂,以及所有这些因素的相互纠结五个方面的挑战;而为了获取中亚-里海能源,欧盟必须克服该地区能源生产与输出的现实困境、俄罗斯对中亚-里海能源的控制,以及中亚国家在能源输出问题上对西方国家的模糊态度三个方面的障碍。对以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江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得亚洲国家不得不重新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路径等诸方面,但是此轮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主要动因仍缘自亚洲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的结果。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设计思路和增长动力部门变化等标准,可以大致将亚洲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方向划分为三类:转型版、升级版和延续版。此次亚洲国家战略调整的"集体行动"将有可能对地区经济格局以及对中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晓慧  肖斌  
出于确保能源安全和提高欧洲影响力的目的,欧盟积极发展与中亚及外高加索地区国家的能源关系,推出并以制度规范了针对中亚的政策,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了其中亚及外高加所地区的能源战略,并在石油、天然气、铀矿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成效。随着欧盟中亚能源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欧盟在中亚及外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可能进一步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叶其湘  
美国制定亚洲战略,以求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地区占据有利地位 如何将成长的亚洲经济纳入美国的利益,这已成为美国构筑亚洲战略的重点。促使美国作出这一战略转变的最根本因素,就是亚洲的崛起,即近些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贸易地位不断上升、投资势头日趋强劲。美国政府认为,制订积极的地区性政策是确保美国经济坚实地扎根于世界上这些生气勃勃的地区的一种途径,这些地区对美国的经济未来非常重要。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的战略重点已经发生了具有意义的重大变化,现在处于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中心的是亚洲,而不是欧洲。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周伟铎  庄贵阳  
全球气候变化是威胁国家安全的重要风险,而气候行动失败不仅会加剧气候风险,而且会带来更严重的能源危机。欧洲能源危机暴露了欧盟气候战略的脆弱性。欧盟采取了系列气候政策:通过立法强化节能减排潜力、完善清洁能源存储基础设施、确保碳市场和碳价平稳合理、推动电力部门脱碳公正转型、重构欧盟能源供给和需求。为了维持战略竞争优势,欧盟将气候政策法治化和长期化,以提高能源供应链领域的安全,同时有效平衡产业链领域的开放和安全。欧盟联合七国集团协同推进气候政策的战略转变,强化了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集团的战略分歧,对全球气候治理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欧盟气候战略转变,中国应当坚持立足国情、未雨绸缪和共区原则,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资金机制、技术转让等领域与欧盟、七国集团弥合分歧,加强对话,从而实现全球气候治理的合作共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路蒙佳  
2021年,欧盟开始实施第九期框架计划,即“地平线欧洲”计划。本文介绍了“地平线欧洲”计划反映出的欧盟科技创新未来关键战略方向和对外科技合作原则,从高科技产品贸易、合作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合作等多个维度分析中国与欧盟的科技合作现状与重点合作领域,探讨欧盟科技创新战略变化对中欧科技合作的可能影响,并对新的国际形势下如何推进未来中欧科技合作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龙安山  戴月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高腾  
本文利用IMD国际竞争力数据库的国家数据,分析了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辐射及创新核心能力等三个维度对其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发现均衡健康发展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能够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社会的进步。对亚洲"一带一路"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分位回归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科研机构的发展对协同创新起步国家影响最大,而在协同创新发展国家中更看重企业创新的力量,协同创新突破国家中科研机构影响力重回顶峰。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高腾  
本文利用IMD国际竞争力数据库的国家数据,分析了亚洲"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在创新主体发展、创新产业辐射及创新核心能力等三个维度对其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发现均衡健康发展的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能够带动当地整体经济社会的进步。对亚洲"一带一路"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核心能力要素进行分位回归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科研机构的发展对协同创新起步国家影响最大,而在协同创新发展国家中更看重企业创新的力量,协同创新突破国家中科研机构影响力重回顶峰。从以上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十分必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铃  
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欧盟是我国第四大境外直接投资目的地,但我国对欧盟直接投资金额仅略超过全国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尚有很大增长潜力。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演变,更为我国扩大对欧盟投资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机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四清  
截至目前,亚洲金融合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66-1997)是日本和美国主导下、以减贫为主的金融支持阶段;第二阶段(1997-2007)是金融危机驱动下的合作起步阶段;第三阶段(2008年以来)是合作深化阶段。然而,对美元流动性的高度依赖、区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合作向心力不强等因素仍制约着亚洲金融合作步伐。本文从风险防范、治理结构、市场结构、合作机制等方面对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提出了政策建议,并对香港的独特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如何促进亚洲金融合作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