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8)
2023(7628)
2022(6502)
2021(5902)
2020(4626)
2019(10462)
2018(10069)
2017(19058)
2016(9963)
2015(10835)
2014(10323)
2013(9985)
2012(9137)
2011(8210)
2010(8120)
2009(7378)
2008(7290)
2007(6325)
2006(5538)
2005(4781)
作者
(29789)
(25021)
(24874)
(23222)
(15796)
(12220)
(11237)
(9916)
(9334)
(8603)
(8576)
(8114)
(8050)
(7805)
(7729)
(7721)
(7640)
(7564)
(7229)
(7066)
(6375)
(6046)
(5865)
(5679)
(5641)
(5448)
(5414)
(5379)
(5084)
(4929)
学科
(41099)
经济(41059)
(29592)
管理(28455)
(24148)
企业(24148)
(20549)
贸易(20541)
(19999)
方法(17340)
数学(14612)
数学方法(14506)
(10959)
中国(9835)
业经(9491)
(9051)
关系(8628)
地方(8158)
(8002)
农业(7333)
技术(7298)
(7295)
(6618)
出口(6614)
出口贸易(6614)
(6535)
环境(6433)
(6392)
(6001)
金融(6000)
机构
学院(143728)
大学(142864)
(64158)
经济(63173)
管理(54709)
研究(51493)
理学(48386)
理学院(47821)
管理学(47116)
管理学院(46861)
中国(36423)
科学(31562)
(29014)
(28920)
(26146)
(24490)
业大(24360)
研究所(24273)
农业(23284)
中心(21935)
财经(20622)
(19881)
经济学(19312)
(19009)
(18839)
经济学院(17750)
北京(17562)
(17537)
师范(17259)
(16175)
基金
项目(101761)
科学(79818)
基金(75428)
研究(69022)
(68503)
国家(67964)
科学基金(57120)
社会(46109)
社会科(44070)
社会科学(44057)
基金项目(40245)
(38838)
自然(38189)
自然科(37368)
自然科学(37356)
自然科学基金(36732)
(33634)
教育(30997)
资助(29601)
编号(26048)
重点(23319)
(22419)
(22246)
(21820)
创新(20399)
科研(20030)
计划(19755)
国家社会(19752)
成果(19275)
(19128)
期刊
(64441)
经济(64441)
研究(38308)
学报(26539)
(25254)
科学(23397)
中国(22873)
管理(19588)
大学(19538)
学学(18836)
农业(17468)
(16678)
(14877)
国际(14396)
经济研究(12458)
业经(11550)
(11078)
金融(11078)
(10300)
问题(9999)
教育(9926)
技术(9429)
财经(9397)
世界(9291)
商业(8701)
(8088)
(7620)
贸易(7620)
科技(7170)
(7169)
共检索到204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兰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贸格局明显改变,世界贸易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多边贸易体制建设几近停滞与此同时,以区域贸易安排(RTA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在此背景下,欧盟为适应全球形势变化及实现经济复苏,调整并加速推进全球自贸战略。作为全球第一大自由贸易体,其自贸战略的实施对全球经贸格局的调整必将产生深刻影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姚铃  
自贸战略是欧盟贸易政策的重要环节。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欧盟逐步加快推进多双边自贸战略。截至2019年6月底,欧盟与世界98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自贸协定,其中已经生效的协定涵盖34个国家与地区,协定部分生效的包括37个国家,即将生效的有27个国家。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陷入70余年最大困境。而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盟推进对外自贸战略不断取得进展,成为当下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缩影和新趋势。欧盟与域外贸易伙伴商签新一代自贸协定,体现了其最新贸易政策的诉求。我未来推动建设中欧自贸区,以及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建设、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都需要予以重视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加快同世界各国自贸区的建设成为当前欧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究竟欧盟自贸区建设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对欧出口成为研究重点。文章对欧盟自贸区建设对中国对欧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了中国应对欧盟自贸区战略挑战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军  
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和出口相似度角度分析了中国和印度在欧盟市场上的竞争性,实证分析了欧盟-印度自贸区组建对我国对欧盟贸易的消极影响。最后,文章从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协调与欧盟经贸关系、优化贸易结构等几方面提出了中国应对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晓涛  林茂  钟腾龙  徐微茵  
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自贸区建设主导新一代经贸规则制定,力图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走向。欧盟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在面临金融危机、疫情等系统性外部风险时逐渐显现。对此,欧盟通过积极签署自贸协定,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重构,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以寻求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在分析欧盟自贸区建设的逻辑、已签署主要自贸协定的特点及最新政策动向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自贸区建设对欧盟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为优化我国自贸区布局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颖  
2006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题为《全球的欧洲:在世界中的竞争》报告。该报告阐述了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欧盟全球贸易新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外贸易政策的实施,来实现欧盟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欧盟确定把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一个战略平台。亚洲将是欧盟选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对象的主要地区。欧盟的全球贸易新战略与美国小布什倡导的"竞争性自由化"战略如出一辙。由于自由贸易协定在本质上偏离了WTO所倡导的非歧视原则,所以,欧盟与美国的做法将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消极影响。中国面对美国、欧盟甚至是日本展开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应该作出应有的反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陆燕  
美国与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谈判自启动后虽经历波折但仍在预定时间框架内,双方期望在2014年年底前达成最终协议。美欧集聚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美欧自贸区经济贸易规模超过现有的任一自由贸易协定。无疑,美欧经济一体化安排将对美欧经济增长、世界经贸格局变化、国际经贸关系调整及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等产生深远影响,也会对中国对外开放进程、参与国际经济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娜   王亚琪  
在内部治理危机加深、中美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强化战略自主能力、稳固和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是欧盟决定介入印太事务、出台“印太战略”的关键动因。为此,欧盟依托其“规范性力量”的身份定位,将基于共同规范价值的多边合作视为发挥自身战略优势、增强地区战略存在,进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有效因应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欧盟“印太战略”具有经贸优先导向、价值规范追求和战略自主取向等特点。欧盟“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其与“印太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和优先措施,以域内代表性多边行为体东盟及其成员国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欧盟对“民主、人权、法治”的规范价值强调嵌入贸易谈判全程。然而,欧盟规范导向的自由贸易谈判策略并不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诉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复杂的法律架构和严格的人权标准、环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规则进一步分化了域内国家的贸易谈判立场,其以双边带多边的“堆积木”谈判策略则阻碍了区域经济利益融合、经贸机制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在印太地区着力推动的自由贸易谈判恐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铃  
欧盟经济自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复苏以来,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正增长。但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扩散及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影响,今年第二季度欧盟经济增长速度大幅放缓。债务危机成为影响欧盟经济最大的风险因素。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小中  马涛  
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第五次扩大即东扩已经排上日程表,这对中欧经贸关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创造了良机,有利于整体贸易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是东扩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大力引进外资不利,可能会助长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中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实施灵活的区分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企业则应充分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利用投资促进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丽娜  
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增至25个国家,这是欧盟有史以来实现的最大规模的扩张。此举会给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重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国外经贸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外经贸企业应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意识,提高产品档次;认真研究欧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不断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迂回进入欧盟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小雪  
一、冷战期间印欧关系集中在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在独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印度与欧洲的关系发展十分缓慢。这主要由三个事实决定:一是印度与欧洲相去甚远,战略利益重合较少,而且二战后印度在意识形态领域偏向苏联,双方自然在政治上也就保持一定距离。二是印度自身经济发展缓慢,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