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0)
- 2023(5543)
- 2022(4625)
- 2021(4626)
- 2020(3597)
- 2019(8427)
- 2018(8417)
- 2017(14953)
- 2016(9449)
- 2015(10558)
- 2014(10911)
- 2013(9873)
- 2012(9532)
- 2011(8682)
- 2010(9228)
- 2009(8112)
- 2008(8128)
- 2007(7502)
- 2006(7004)
- 2005(6461)
- 学科
- 济(25477)
- 经济(25444)
- 管理(21219)
- 教育(19406)
- 业(19403)
- 企(15283)
- 企业(15283)
- 中国(14233)
- 农(9229)
- 方法(8731)
- 理论(8652)
- 财(8305)
- 策(7878)
- 数学(7416)
- 学(7384)
- 数学方法(7198)
- 贸(7033)
- 贸易(7030)
- 易(6899)
- 教学(6711)
- 制(5903)
- 发(5739)
- 及其(5718)
- 地方(5653)
- 农业(5651)
- 技术(5564)
- 政策(5550)
- 业经(5547)
- 银(5068)
- 银行(5064)
- 机构
- 大学(124648)
- 学院(121288)
- 研究(46856)
- 济(45067)
- 经济(43771)
- 管理(40672)
- 理学(34180)
- 理学院(33721)
- 管理学(33078)
- 管理学院(32801)
- 中国(29598)
- 教育(29487)
- 京(27658)
- 范(26678)
- 师范(26565)
- 科学(25229)
- 财(23229)
- 所(23174)
- 师范大学(21636)
- 江(20793)
- 研究所(20747)
- 中心(20082)
- 北京(18810)
- 财经(17193)
- 院(16887)
- 技术(16602)
- 州(16174)
- 职业(16164)
- 经(15490)
- 农(15368)
- 基金
- 项目(71660)
- 研究(63115)
- 科学(57949)
- 基金(47618)
- 家(39525)
- 国家(39014)
- 教育(37217)
- 社会(36612)
- 社会科(34419)
- 社会科学(34415)
- 科学基金(32649)
- 编号(29238)
- 省(28770)
- 成果(28013)
- 划(26542)
- 课题(23940)
- 基金项目(23031)
- 年(20431)
- 资助(20413)
- 自然(18440)
- 部(18217)
- 自然科(17976)
- 自然科学(17973)
- 规划(17754)
- 性(17676)
- 自然科学基金(17645)
- 项目编号(17443)
- 重点(17409)
- 发(17198)
- 教育部(16387)
共检索到202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玉荣
欧盟和东盟两个区域组织在地理位置上分别位于东西半球,在国际社会分属南北两方,历史文化、语言、经济、政治和教育体制以及社会发展水平都不同。欧盟与东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与实施过程中,两区域组织在高等教育政策目标、介入方式、演进及合作形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相通性,但两区域组织政策制定的历史背景、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各自保持着独特性,对比中发现两区域组织存在一个深层问题:即民族国家与区域化组织的冲突与抗争问题。
关键词:
欧盟 东盟 高等教育政策 共性 独特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邵琪 张义民
对外援助是欧盟建构与东盟双边关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援助成为深化欧盟—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为拓展欧盟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提升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与流动性,欧盟积极开展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2015年,欧盟启动“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支持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欧盟—东盟高等教育政策对话,推动东盟资格框架实施,推进东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东盟高校学生国际流动。欧盟对东盟的高等教育援助呈现出四大特征:尊重受援方的主体地位,关注受援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强调高等教育援助的国别差异性,注重通过援助促进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如何更好地化解区域教育治理理念上的分歧,探寻双方共同利益的增长点,提升教育援助与受援方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并以此为纽带促进务实性教育交流合作,这是欧盟对东盟高等教育援助持续发展的新路向。
关键词:
欧盟 东盟 教育援助 高等教育支持项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志功 应中正 李宝媛 刘军 贾宸
本文介绍了WTO的有关教育规则和欧盟加入WTO后所做的教育服务承诺,以及欧盟应对加入WTO所采取的整体规划和欧盟各成员国的具体政策措施,分析了其在高等教育方面交流与合作的运行方式和欧盟在消除各国间的障碍、实现欧洲教育一体化所做的努力。
关键词:
欧盟 WTO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窦现金
欧洲是近现代大学的发源地,是19世纪及20世纪初全球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欧洲目前拥有40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其中3300多所在欧盟,部分高等院校今天也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大学的位置。但是,面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欧洲大学,与其他一些非欧盟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缺乏竞争力。美国2000年从世界各地吸引了54万人,而欧盟仅吸引了45万名留学生。同时,欧盟内部各国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机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魏航 张贵新
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12月欧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是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基础,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在欧洲范围内进行的高等教育整体改革进程。欧洲各国试图以提高整体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式来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并且通过高等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玥 蔡娟
全球化作为推动国际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它不仅改变着国际化的进程,而且也较好地促进了国际化的发展。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欧盟颁布了一系列教育国际化政策。基于对欧盟相关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其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具有如下特征: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世界维度"转向;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合作主体的多元化;加强国际化理念在课程中的融入力度;强化教师流动的有效性;重视学生国际间的流动。
关键词:
欧盟 高等教育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小栋
作为欧盟规范的“品牌”,博洛尼亚进程自启动以来,就影响着全球高等教育地区化发展的结构,特别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为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提供了经验和模式。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区与东盟高等教育空间之间的学生流动,提高地区间的经济活力,2015年欧盟领导下的“支持东盟地区高等教育”合作项目,通过“政策对话”“资格框架与质量保障”“学生流动与学分转换”三大治理手段,加强了欧盟标准与规范在东盟的扩散。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合作机制是以协调为基础,这与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底层逻辑不同,且知识话语下“欧盟方式”与“东盟方式”的功能属性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欧盟扩散行为在东盟的发生,及其对东盟高等教育空间的治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叶珠
21世纪伊始,欧盟以"里斯本战略"目标为核心,在高等教育领域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出将欧洲大学办成具有世界参照意义的大学;进一步对外开放,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实施"博洛尼亚进程",协调欧洲高等教育系统;进行大学现代化改革;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些政策的出台,一方面体现了欧盟希冀重塑其世界学术中心地位的主观愿望,另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欧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客观上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
欧盟 欧盟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政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英
"伊拉斯谟+"计划拓展了"伊拉斯谟"计划的成效,由三个关键性行动即促进个体学习交流、开展成功经验交流与合作、支持政策革新和两个辅助性方案即让·莫内行动、体育运动方案构成。欧盟采取了识别和验证技能与资格、传播和利用各种项目成果、扩大和保持国际合作、贯彻和实施多语言制度、倡导和促进公平与包容、保障与维护参与者的利益等措施来扩大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
政策革新 教育与培训 国际合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昳昀
在全球治理理论中,发轫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国家体系的“区域间主义”成为了一种研究国家、区域组织通过制度化联系进而管理它们之间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问题的范式。区域间主义所研究的合作模式解决了全球层面治理过于刚性,可能不太能够满足特殊区域的特殊需求,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又缺乏宏观的国际背景的问题。
关键词:
机制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雍冀慧
欧盟职业教育培训政策的起点存在分歧。历史演进有"三阶段说"和"四阶段说"之分。阶段划分标准和结果的不同,反映了作者研究意图的差异。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分段作为一种方法没有优劣之分。从政策研究的角度看,Ertl的阶段划分更好地反映了政策的本质,对政策的历史演进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
关键词:
共同体 职业教育培训 政策历史 阶段划分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桂
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的有效运转,有赖于同自身目标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的合理设置和运行规则的严格制定。由于建立之初的全球经济环境并不相同,各自的目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加之处于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层次,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机制均拥有自身鲜明的特色。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亮 殷向晖
欧盟现有28个成员国,总人口达5.06亿,耕地面积总共有1.064亿公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体,自建立伊始,欧共同体(欧盟前身)就通过标准化法律制度,制定共同农业政策(Common Agricultural Policy,CAP):采取单一市场原则,对内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对外制定统一关税;采取共同体优先原则,成员国之间农产品贸易优先,且优惠于外部国家;采取共同财政原则,各成员国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农业财政支出。半个世纪以来,经多次调整和改革,欧盟已成为国际农产品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