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8)
- 2023(7262)
- 2022(6277)
- 2021(5531)
- 2020(4670)
- 2019(10421)
- 2018(10258)
- 2017(19732)
- 2016(10757)
- 2015(11837)
- 2014(11800)
- 2013(11549)
- 2012(10613)
- 2011(9539)
- 2010(9714)
- 2009(9255)
- 2008(9168)
- 2007(8090)
- 2006(7303)
- 2005(6757)
- 学科
- 济(41230)
- 经济(41157)
- 管理(37078)
- 业(34309)
- 企(28035)
- 企业(28035)
- 方法(16295)
- 数学(14155)
- 数学方法(13977)
- 财(13751)
- 制(13669)
- 农(13462)
- 业经(10421)
- 中国(10066)
- 体(9776)
- 农业(8993)
- 务(8440)
- 财务(8421)
- 财务管理(8397)
- 企业财务(8011)
- 贸(7902)
- 贸易(7898)
- 环境(7831)
- 银(7801)
- 体制(7791)
- 银行(7780)
- 易(7752)
- 划(7661)
- 融(7462)
- 金融(7460)
- 机构
- 大学(156285)
- 学院(153957)
- 济(66746)
- 经济(65386)
- 管理(60975)
- 研究(53423)
- 理学(52617)
- 理学院(52051)
- 管理学(51393)
- 管理学院(51085)
- 中国(40072)
- 财(32674)
- 京(32649)
- 科学(29436)
- 农(27091)
- 所(25931)
- 财经(25355)
- 中心(24234)
- 江(23929)
- 业大(23468)
- 研究所(23174)
- 经(22909)
- 农业(20978)
- 经济学(20258)
- 北京(19981)
- 院(19452)
- 范(19052)
- 师范(18865)
- 财经大学(18731)
- 经济学院(18205)
- 基金
- 项目(103365)
- 科学(83066)
- 基金(77485)
- 研究(76665)
- 家(67640)
- 国家(67117)
- 科学基金(58216)
- 社会(51083)
- 社会科(48553)
- 社会科学(48541)
- 基金项目(40875)
- 省(38949)
- 自然(36663)
- 自然科(35825)
- 自然科学(35816)
- 教育(35278)
- 自然科学基金(35254)
- 划(33589)
- 编号(30722)
- 资助(30572)
- 制(25705)
- 成果(25689)
- 部(24107)
- 重点(23198)
- 国家社会(22116)
- 创(21798)
- 发(21447)
- 教育部(21052)
- 课题(20691)
- 创新(20486)
共检索到23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姜胤安
欧盟推出“全球门户”计划,以所谓价值观为先导,以绿色等欧洲优势议题为口号,以数字技术为主要抓手,推动欧盟在印太、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背后既有欧盟希借此推进其绿色理念以在国际规则制定及产业链布局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政策动因,也是其全球战略及地缘政治转向的结果,隐含借“全球门户”计划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发起竞争的考量。“全球门户”计划在资金、能力、技术上面临制约,加之乌克兰危机后欧盟内外交困,恐难有能力实现其初始目标和应对美日同类合作的竞争。此外,强调意识形态的合作方式脱离发展中国家现实,针对中国的错误观念亦会使“全球门户”计划在合作中自缚手脚。欧盟应以开放姿态与“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合作,共同助力全球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近年来,中国对欧盟投资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年末投资存量达203亿美元,欧盟已是仅次于香港地区和东盟的中国第三大境外投资目的地。但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投资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本文拟依据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探讨中国扩大对欧盟投资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作为跨国直接投资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该理论,任何类型的对外投资都是直接投资诱发要素和间接投资诱发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孙洁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投资一直呈现上涨趋势,尤其是对发达国家投资增长较快。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对外投资金额已猛增45倍。2014年中国对欧盟投资额创纪录地达到了101亿美元,欧盟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境外投资目的地。然而当前中国对欧盟的直接投资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严重阻碍了其发展进程。所谓直接投资(FDI),即以合资、独资等形式直接进入他国进行的生产贸易活动,也被称为实体投资。如何克服技术、研发、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升对欧盟直接投资的效率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锐
卓越计划的实施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具有里程碑意义。高校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当中,存在课程设置体系滞后、工程型师资匮乏、企业公司参与度低等制约课程设置的因素。为此,应注重卓越计划课程设置的三个原则,构建卓越计划新的课程设置模式。
关键词:
卓越计划 课程设置 学科融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忠丽
冷战结束后,斯洛伐克加入欧盟的热望,连同欧盟不断提高的"入盟门槛",使得欧盟能够极大地制约斯洛伐克的政治转型过程,其方式、力度与斯洛伐克的国内政治密切相关。梅恰尔政府奉行威权主义与民粹主义,国内政治转型一度出现倒退,斯洛伐克因"制度不稳定"被排除在入盟谈判之外,国内发展和国际形象因此受损。1998年大选后,祖林达政府执政,斯洛伐克驶向入盟"快车道",与此同时建立起稳定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了与欧盟的政治趋同。
关键词:
制约性 政治转型 欧盟 斯洛伐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董启锦
欧盟小农户计划旨在提高小型农场的竞争力、减少管理成本、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活力。本文介绍了其政策出台背景、政策目标和实施情况,指出了对中国农业补贴政策改进的启示:应重视小农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小农户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建议小农户补贴采取同一地区统一补贴标准、不同地区采用不同补贴的方式,简化补贴发放程序,降低管理成本;依托补贴,积极调整小农户的生产经营结构与经营方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欧盟制定《信息2000年》计划欧盟委员会宣布,从明年起到本世纪末,欧盟将拨款1亿埃居(约合1.3亿美元)实施“信息2000年”计划。这项计划将促进欧盟信息产品的生产和信息服务的发展,同时刺激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它将涵盖欧盟有关专项信息发展计划之外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蔡安成
ERASMUS计划(European Community Action Scheme for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是欧盟在80年代中期实施的一项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该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和资助欧盟成员国的高等院校教师及学生在区内不同国家教学或进修,籍此提高教职员的学术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欧盟迈向一体化所作的努力,标志着欧盟逐渐建立地区性高等教育整合政策和协作机制,这很值得其他地区或国家借鉴。
关键词:
欧洲联盟 高等教育 合作计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杨 高耀明
"格龙维计划"是欧盟终身学习计划的重要分计划,是欧盟建设知识欧洲,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格龙维计划"的产生和发展,阐述了该计划的目标和内容,讨论了该计划的特色和成效。格龙维计划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在成人教育政策的变革、成人教育内容及方式的改进和成人教育国际合作领域的拓展等方面有可借鉴之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丁
一、背景和目前的有关争议2009年1月,欧盟发布了将航空业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法令,规定航空公司进出欧盟以及在欧盟内部航线飞行,要为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按照一定额度付费,并参与EU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12年1月该法令正式实施,欧洲能源交易所也将从4月开始启动航空碳排放权交易许可。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测算,欧盟此举意味着全球航空业将在未来8年内额外增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涛
本文以欧盟委员会刚刚提交的欧盟研发第七框架计划为切入点,结合美日等国近年来的科技投入,深入分析了当前全球科技投入趋势和特点,并对我国政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科技投入 研发 框架计划 战略领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马学礼 高婷婷
依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视角,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经济安全保障政策的任务和限度。从任务方面看,在国际经济基础变革背景下,日本强化经济安保政策既有防止“断链”“断产”“断供”的风险规避动因,也有谋求新兴产业国际分工体系制高点的经济竞争动因。但是风险规避的过度安全化和经济竞争的高度政治化造成日益凸显的“泛安全化”趋势。从限度方面看,日本强化经济安保政策效果受现有经济基础制约,包括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与经济安保政策相匹配,企业间竞争会降低经济安保政策对新兴产业的牵引效果,政企利益分歧会降低日本企业对经济安保政策的配合度和执行力,国际产业竞争将削弱日本构建新兴产业及关键技术联盟的政策效果。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潘万历
近年来,日本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进入了战略性推进的新时期。日本对非基建投资在地区分布上呈现出高度聚集性,投资重心逐步由社会基础设施向经济基础设施转变,主要集中在运输储存和能源等领域。日本开拓非洲基础设施市场,既有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等经济动因,也有借此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非洲外交、扩大国际影响力等战略意图。为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日本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塑造了“高质量基础设施”这一价值主张。日本对非基建投资在机制建设、品牌形象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资金不足、外部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玉环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将应对气候危机作为内政外交的优先议题,对内推行气候新政,对外实施积极的气候外交战略,以此促进美国经济社会整体绿色转型发展、维护美国国家气候安全、恢复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全球领导力。在全球层面,美国重返《巴黎协定》,发起“领导人气候峰会”,在联合国及七国集团等多边平台推动气候合作;在区域层面,美国将“印太”地区作为推进区域气候外交的重点,充分利用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印太经济框架”、美国—东盟合作机制等小多边平台,提升“印太”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双边层面,美国以欧盟为重点加强同盟友之间的气候能源合作,同中国、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国家开展气候外交。拜登政府的气候外交战略对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带来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全球气候治理领导权之争,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使大国“绿色竞争”更为激烈。需要注意的是,拜登政府气候外交战略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国内党派分歧、地方政府反对等因素或阻碍美国履行气候变化国际承诺,美国同中国、欧盟等大型经济体之间的关系复杂演变也可能会制约其开展气候外交行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吕铀 崔岩
自2011年11月重启TPP谈判以来,日本国内外的相关争论就一直没间断过。尽管加入TPP可以给日本带来许多潜在的利益,比如更多的出口机会,推动国内农业改革,通过巩固日美同盟关系来遏制中国等等,但其面对的困难同样很大,不仅有来自国内农业团体的强烈阻挠,还有来自执政党内外的反对意见。另外政坛的更替也给日本加入TPP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安倍内阁尽管希望借助TPP来推动国内改革,但出于其执政根基的考虑,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会更为谨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