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40)
2023(5175)
2022(4253)
2021(4052)
2020(3146)
2019(7469)
2018(7292)
2017(11457)
2016(7839)
2015(8868)
2014(9295)
2013(8296)
2012(7752)
2011(6980)
2010(7269)
2009(6285)
2008(6181)
2007(5788)
2006(5094)
2005(4655)
作者
(20255)
(16562)
(16543)
(15979)
(10449)
(8188)
(8006)
(6634)
(6572)
(6092)
(5804)
(5611)
(5456)
(5302)
(5217)
(5168)
(5107)
(4950)
(4930)
(4834)
(4429)
(4240)
(4108)
(3988)
(3897)
(3762)
(3702)
(3682)
(3427)
(3419)
学科
(20867)
经济(20843)
教育(19036)
管理(15335)
(12178)
中国(11781)
(10041)
企业(10041)
方法(9940)
数学(8617)
数学方法(8303)
理论(7853)
(7565)
教学(6899)
(5533)
(5395)
(5176)
研究(4497)
发展(4495)
地方(4440)
技术(4415)
(4372)
业经(4199)
(3843)
农业(3706)
环境(3608)
(3454)
(3394)
财务(3375)
财务管理(3365)
机构
大学(104085)
学院(98136)
研究(38973)
管理(31506)
(29680)
教育(28848)
经济(28634)
理学(26672)
理学院(26239)
管理学(25444)
管理学院(25251)
(24847)
(24682)
师范(24590)
科学(23824)
中国(23219)
师范大学(20566)
(19945)
研究所(18233)
北京(16870)
中心(16462)
(16342)
技术(15487)
(14674)
(14100)
(13788)
职业(13695)
业大(13347)
(12812)
研究院(11487)
基金
项目(63201)
研究(52738)
科学(50546)
基金(40786)
(35098)
国家(34689)
教育(32784)
社会(29451)
科学基金(28640)
社会科(27638)
社会科学(27628)
(26210)
(24721)
编号(24270)
成果(22815)
课题(20614)
基金项目(19849)
资助(17473)
(17308)
自然(17148)
自然科(16731)
自然科学(16727)
自然科学基金(16368)
重点(16090)
(15453)
规划(15193)
(14768)
项目编号(14626)
(13608)
教育部(13469)
期刊
教育(48694)
研究(38941)
(30669)
经济(30669)
中国(30661)
技术(13644)
学报(13159)
科学(11801)
职业(11753)
(11474)
大学(11072)
(10445)
管理(10311)
农业(8721)
学学(8466)
技术教育(7766)
职业技术(7766)
职业技术教育(7766)
统计(6793)
(6506)
论坛(6506)
图书(5893)
(5865)
(5844)
(5754)
高等(5692)
决策(5566)
(5522)
金融(5522)
成人(5111)
共检索到15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路  刘志民  罗英姿  
近年来,MOOC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风靡全球,但低完成率及高辍学率使得MOOC的教育质量及评价问题日益突出。传统评价方法已不能满足对其教育质量的有效评价,特别是无法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及成效的有效评估与认证。因此,MOOC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备受学界关注。相较于美国,欧洲MOOC发展进程不算快,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学者就如何评价MOOC教育质量,特别是从哪些维度进行评价、如何设置评价指标、谁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较频繁的学术探讨,不少研究者相继提出MOOC教育质量评价方法的构想。本文对欧洲新近三种MOOC教育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一是欧洲远程教育大学联合会的开放教育质量标签,该评价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薛海平  
本文介绍了欧洲教育质量奖的核心价值和理念,分析了欧洲教育质量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型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设奖哲学和原则。归纳出的欧洲教育质量奖所追求的教育质量管理观和素质教育的契合度,分析表明欧洲教育质量奖所追求的教育质量管理观符合我国未来教育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和要求,也可以为改进我国教育质量管理现状提供若干启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志翔  
欧洲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质量的下滑 ,导致了以英国多元评估型、法国中央集权型、比利时二元结构型、荷兰校外评估型为代表的不同的质量保障模式的形成。欧洲国家的经验表明 ,强化质量意识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和一般规律。我国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时 ,应积极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 ,处理好规模、质量和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新凤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尤其是2003年以来,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回顾了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过程,尤其是从1999年开始的博洛尼亚改革进程,从政策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博洛尼亚改革进程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推动,并指出了对我国区域整合、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和实践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凡  
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与指导方针》的出台,对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发挥了巨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的新形势下,旨在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的新标准于2015年出台,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高校质量为宗旨,构建了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基本框架。通过对新标准文本的解读以及与原标准的对比分析,提出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质量保障对高校质量的持续改进作用,构建内外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管理和分析能力,拓宽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保障的范围和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飞  
专业性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关注行业诉求与现实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近年来,欧洲在该方面的表现日益引人注目,其形成了多元化的供给方式,覆盖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体现出较高的质量水平,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声望的知名院校。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协会又联合多家学会和高校,共同开发了卓越的专业性高等教育质量框架。该框架重点关注政策与战略、教育与学习以及研究开发与创新三大领域,力图通过界定需求、顾问专访以及后续追踪等步骤引导高校不断提升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寒  
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标准由ENQA及其他"E4集团"成员共同制定,以便在博洛尼亚进程中保障欧洲高等教育质量。该标准由内部质量保障标准、外部质量保障标准和质量保障机构标准三部分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活动的基石。通过分析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标准的发展历程和内容理念,建议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工作应充分尊重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统筹内外部质量保障活动、保持问责与改进之间的平衡,增强质量保障机构的独立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薇  郭玉英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宄的逐渐深入,各国研究者都开始意识到学科教育研究是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欧洲物理学会一项调查表明:欧洲各国承担物理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研究任务的主要是高校物理教育专业人员,课程以学科教学法内容为主,部分国家还设有国家级物理教育研究中心,学科教育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我国教师教育的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学科建设等方面都有很大启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谌中伟  
文章根据欧洲大学协会开展的针对科研评价的调查,了解欧洲大学的科研评价方法现状与概貌,总结欧洲大学科研评价的特点,探讨科研评价改革方面启发。我国大学科研评价需要自上而下推动改革,扩大学术行为范围与领域,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于建福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教育思想随着儒家学说的西传得到欧洲有识之士的价值认同,欧洲中世纪神学权威在儒学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动摇。儒家"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选贤与能"的用人之方,"有教无类"的全民教育观等,对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回顾孔子儒学在西方传播的历程和对欧洲启蒙运动及近代文明的影响,可以看到儒家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普世价值,可以增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有助于加强优秀文化教育精神传承,丰富当代文化教育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处辉  朱焱龙  
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追求良性治理的探索和努力,这种探索和努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高校生产高质量的教育产品,更是为了平衡参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各个行动主体的利益并最终保全欧洲的大学精神。欧洲关于高等教育治理的研究成果丰硕并逐渐形成了特定的分析框架,最近的研究成果更是将治理的内容指标化,此举在为高等教育治理研究提供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的同时,使得治理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而严谨。参照欧洲高等教育治理已有的分析框架并介绍其最新进展,或许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一种新的国际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诗慧  
现代学徒制是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师徒制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德国、英国、瑞士为首的欧洲国家在现代学徒制建设上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分别构建起"双元制""分层制""三元制"的现代学徒制。文章梳理其共有经验发现,欧洲各国在现代学徒制发展中都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吸纳现代学徒制相关主体的广泛合作参与,并形成了丰富的现代学徒制的教育内容体系。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加快保障现代学徒制有效运行的体制机制建设;全面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升级;加快构建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适时增设专业化的现代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陶增乐  黄国兴  殷群  孙强  
本文对欧洲各主要国家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着重分析研究了这些国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情况等几个方面 ,最后就上述几个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了比较并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地珂  杜海坤  
教育结构是解决诸多全局性高等教育难题的基础。欧盟在博洛尼亚进程框架下,指导成员国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缓解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之间的矛盾,同时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平衡可持续发展,其有益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自1999年启动博洛尼亚进程以来,欧洲高等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制度兼容、资源互通的一体化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秀彦  王超  
从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的发表到2010年《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欧洲高等教育区一体化进程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虽然改革的目标并未能如期实现,但是这一改革的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更重要的是,各成员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