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23)
- 2023(8977)
- 2022(7786)
- 2021(6808)
- 2020(6030)
- 2019(13817)
- 2018(13551)
- 2017(26548)
- 2016(14927)
- 2015(16740)
- 2014(17090)
- 2013(17104)
- 2012(16450)
- 2011(14865)
- 2010(14777)
- 2009(13157)
- 2008(13257)
- 2007(12200)
- 2006(10222)
- 2005(9240)
- 学科
- 济(62682)
- 经济(62625)
- 管理(40812)
- 业(38782)
- 方法(31984)
- 企(30499)
- 企业(30499)
- 数学(28844)
- 数学方法(28558)
- 农(16705)
- 学(16542)
- 财(15876)
- 中国(14431)
- 环境(13318)
- 贸(12633)
- 贸易(12629)
- 易(12295)
- 业经(11626)
- 地方(11391)
- 农业(11023)
- 制(10744)
- 务(10277)
- 财务(10259)
- 财务管理(10231)
- 和(9949)
- 银(9801)
- 企业财务(9762)
- 银行(9757)
- 融(9723)
- 金融(9720)
- 机构
- 大学(221141)
- 学院(219355)
- 济(89095)
- 经济(87214)
- 管理(80509)
- 研究(77755)
- 理学(70101)
- 理学院(69230)
- 管理学(67871)
- 管理学院(67473)
- 中国(56534)
- 科学(51701)
- 农(47949)
- 京(46227)
- 所(41711)
- 财(39579)
- 业大(39222)
- 农业(38545)
- 研究所(38516)
- 中心(35812)
- 江(32789)
- 财经(32128)
- 经(29202)
- 北京(28297)
- 范(28226)
- 经济学(27864)
- 师范(27822)
- 院(27242)
- 州(25698)
- 经济学院(25480)
- 基金
- 项目(151379)
- 科学(117990)
- 基金(110655)
- 研究(103399)
- 家(99413)
- 国家(98677)
- 科学基金(82568)
- 社会(64759)
- 社会科(61513)
- 社会科学(61490)
- 省(59832)
- 基金项目(59130)
- 自然(55927)
- 自然科(54646)
- 自然科学(54626)
- 自然科学基金(53688)
- 划(51214)
- 教育(47978)
- 资助(45368)
- 编号(40181)
- 重点(35078)
- 部(33663)
- 发(32658)
- 成果(32500)
- 创(31269)
- 计划(30637)
- 科研(30244)
- 创新(29403)
- 课题(28038)
- 教育部(28026)
共检索到312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伟溪 褚延广 黄秦军 张冰玉 丁昌俊 苏晓华
对欧洲黑杨α-expansin基因PnEXPA1的SNP多态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进行了关联分析。利用SNaPshot技术对PnEXPA1基因内11个SNP位点进行了基因型分型,发现各SNP位点优势基因型均为纯合,且其频率高于杂合基因型。关联分析显示:SNP8和SNP12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一般线性模型(GLM)2种方法时均与δ13C值显著关联。SNP8为exon 1内的无义突变,可解释6.620%的表型变异;而SNP12位于intron 1中,遗传贡献率为6.613%;这2个SNP位点与SNP9、SNP13共同位于一个高连锁不平衡(LD)的单倍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明明 苏晓华 黄秦军
通过测定从欧洲不同地区引进的134个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的稳定碳同位素比率(δ13C值),研究了欧洲黑杨基因资源1δ3C值的特点和水分利用状况。结果表明:(1)引进的欧洲黑杨基因资源叶片δ13C值为-30.40‰~-27.02‰,水分利用效率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优于国内乡土树种,其中来自俄罗斯、土耳其和德国的基因资源1δ3C值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的基因资源,可为抗旱杨树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优良的亲本材料;(2)相同基因资源在不同地区栽植时,δ13C值受环境的影响较大。生长在内蒙古地区的欧洲黑杨无性系叶片平均δ13C值为-26.53‰,明显高于在陕西和北京地区测得的-28.39‰和-28.93‰,故在进行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香华 苏晓华 黄秦军 张冰玉
本研究利用13对SSR引物对120份(105份国外引进、15份我国新疆)欧洲黑杨基因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共检测出171个等位基因,每个多态性位点检测到7~19个等位基因,平均为13.2,多态信息指数为0.396~0.909,平均为0.808;遗传距离为0~0.456 4。欧洲黑杨基因种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UPGMA等类分析,将120份材料划分为8类,地理分布较近的材料基本聚在一起,表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强。
关键词:
欧洲黑杨 基因资源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九庆 郭波莉 魏益民 张国权 魏帅 赵海燕 张磊
【目的】比较加工和未加工牛肉之间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对牛肉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探讨稳定碳同位素对牛肉加工制品产地溯源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从吉林省榆树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宁夏自治区吴忠市采集牛肉样品,其碳同位素平均组成呈高、中、低梯度分布。牛肉样品经剔除表面脂肪、筋和膜处理后,分成四份,一份作为对照样品,其余三份分别作为煮制、煎制和烤制处理样品。煮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切分为1.5 cm3,在超纯水中回流煮沸30 min;煎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切分为5 cm×5 cm×1—1.5 cm,在195℃下煎制13 min;烤制处理工艺为将牛肉样品切成5 cm×5 cm×1—1.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秦军 丁明明 张香华 苏晓华
对引进的92个1年生和65个4年生欧洲黑杨无性系进行材性测定,并结合171个SSR标记进行材性数量性状位点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和4年生欧洲黑杨的木材基本密度分别为0.3088g.cm-3和0.3552g.cm-3,纤维长分别为601.3μm和649.4μm,纤维宽分别为21.81μm和23.11μm,微纤丝角分别为26.5°和26.1°。4年生欧洲黑杨苯醇抽提物、综纤维素、α纤维素以及木质素含量分别为2.32%、78.62%、41.48%和20.93%。通过SSR标记位点与性状间的关联分析,共获得与1年生材性性状关联的SSR标记位点10个,其中基本密度3个,微纤丝角5个,纤维长2个,纤...
关键词:
欧洲黑杨 SSR标记 材性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伟伦 万雪琴 夏新莉
测定7个1.5年生杨树无性系的功能叶、当年生枝和树干的Δ13C,并转换成WUE,同时用气体交换法测定这些无性系的瞬时WUE。结果表明:杨树叶、枝、干的Δ13C依次显著降低,对应的不同时间尺度的WUE则依次显著增大;用气体交换法和叶Δ13C评价7个参试无性系的结果基本一致,用当年生枝Δ13C与用树干Δ13C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用气体交换法、叶Δ13C的评价结果与用枝Δ13C、干Δ13C的评价结果差异很大;枝Δ13C和干Δ13C与树高、胸径间有显著正线性相关,而叶Δ13C与生长的相关性不明显。枝、干Δ13C不仅可作为评价不同杨树无性系整株水平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良好指标,而且还有可能被用于预测和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宏艳 郭波莉 魏帅 姜涛 张森燊 魏益民
【目的】小麦制粉产品稳定同位素指纹相对于全粒粉是否存在分馏效应,这些产品能否用于小麦的产地溯源,以及利用稳定同位素是否能实现对小麦制粉产品来源地的鉴别还不清楚。系统分析全麦粉及各制粉产品中碳、氮同位素在地域间、基因型间的差异,揭示小麦制粉产品碳、氮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及相关性,为小麦及其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2014年将3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邯6172、衡5229和周麦16),种植于河北石家庄赵县、陕西杨凌区和河南省新乡辉县。每个地域3个小区,每小区面积10 m2,试验田按照当地小麦品种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纪炜炜 陈雪忠 姜亚洲 刘勇 胡芬 李圣法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分析2009年夏季东海中北部23种游泳动物的类群差异、种间和种内变异。结果显示,东海北部游泳动物种间C、N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较大,δ15N值范围为6.9‰~13.4‰,1δ3C值为-20.7‰~-14.7‰。其中虾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7.06±1.43)‰,δ15N平均值为(10.26±0.84)‰;头足类生物1δ3C平均值为(-16.54±0.97)‰,δ15N平均值为(11.68±0.62)‰;小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27±0.84)‰,δ15N平均值为(10.36±1.25)‰;大中型鱼类δ13C平均值为(-16.89±1.32)‰,δ15N平均值为(...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 粒径谱 营养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建军 张蕴哲 卢孟柱 张建国 张守攻
利用PCR分析技术 ,分析了田间试验已达 7a的转Bt基因欧洲黑杨的基因稳定性 ,并对其林地和非转基因林地的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类群数量分析。PCR分析表明Bt基因仍然存在于转基因植株中 ,转基因植株与对照杂交后代Bt基因分离呈 1∶1比例 ,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规律 ,表明基因仍稳定存在。计数结果表明转基因林地中转基因植株与非转基因植株间根系土壤 3大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数量无显著差异 ,转基因林地与非转基因林地 (邻近杨树林地和健杨林地 )间的土壤 3大类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和霉菌 )数量无显著差异 ,说明转基因欧洲黑杨对土壤微生物系统尚没有明显的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颖 李强 李玲 韩一凡 田颖川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的Western印迹法分析陈颖,李强,李玲,韩一凡,田颖川(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Bt.基因,转基因欧洲黑杨,Western印迹法WESTERNBLOTANA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宁加佳 杜飞雁 王雪辉 谷阳光 王亮根 李亚芳
为了探讨口虾蛄的食物组成,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对2015年5月在汕尾红海湾海域采集的口虾蛄及其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5)N值)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不同饵料生物在口虾蛄食物中的贡献比率。结果表明,口虾蛄的δ~(13)C值为–18.1‰~–16.3‰,δ~(15)N值为10.9‰~13.5‰,平均值分别为–17.1‰±0.5‰和12.7‰±0.7‰。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口虾蛄的食物来源较多。口虾蛄的食物主要由鱼类、虾类、贝类、蟹类和桡足类组成。其中,贝类为口虾蛄的主要食物,平均贡献率为38.6%;其次为蟹类和桡足类,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
关键词:
口虾蛄 食性 营养级 碳氮稳定同位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继荣 刘鑫 王君 曹晓钢 次顿
【背景】稳定同位素指纹图谱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乳制品产地溯源研究中,但多集中于产品与原料乳稳定同位素间差异比较。乳制品加工过程中稳定同位素是否存在分馏效应,稳定碳、氮同位素能否用于牦牛乳制品的产地溯源尚不清楚。【目的】以牦牛酸奶、牦牛奶渣为研究对象,明确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各关键点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变化,分馏系数及相关性,探究不同产地牦牛乳制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特征,为牦牛乳制品产地溯源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嘉黎县采集酸奶加工过程(牦牛乳、煮沸5 min牦牛乳、加菌种后、40℃发酵6 h、酸奶成品)5个关键取样点对应样品和奶渣加工过程(牦牛乳、脱脂牦牛乳、煮沸10 h脱脂牦牛乳和奶渣成品)4个关键取样点对应样品共计196份。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稳定碳、氮同位素比率。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稳定碳、氮同位素在酸奶、奶渣加工关键采样点间的差异;酸奶、奶渣加工过程中关键采样点样品稳定碳、氮同位素的相关性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两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酸奶与牦牛乳、奶渣与牦牛乳稳定碳、氮同位素差异。【结果】酸奶加工过程中存在δ~(13)C、δ~(15)N分馏,δ~(13)C_(牦牛乳)>δ~(13)C_(40℃发酵6 h、牦牛酸奶)>δ~(13)C_(添加菌种后样品),分馏系数介于0.9996—1.0009,Δ_(牦牛乳-牦牛酸奶)为0.48‰;δ~(15)N_(煮沸5 min牦牛乳、40℃发酵6 h、牦牛酸奶)>δ~(15)N_(牦牛乳),分馏系数介于0.9993—1,Δ_(牦牛乳-牦牛酸奶)为-0.61‰;部分关键取样点间稳定碳、氮同位素存在显著相关性。奶渣加工过程中,δ~(13)C_(牦牛乳、煮沸10 h脱脂牦牛乳、奶渣)>δ~(13)C_(脱脂牦牛乳),分馏系数介于0.9995—1.0005,Δ_(牦牛乳-牦牛奶渣)为0,部分关键点样品间δ~(13)C存在显著负相关;各关键点样品δ~(15)N无显著差异,分馏值均为0。不同产地乳制品稳定碳、氮同位素差异极显著,聂荣县较嘉黎县牦牛乳制品δ~(13)C、δ~(15)N富集。【结论】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δ~(13)C、δ~(15)N存在分馏,添加菌种、发酵、离心脱脂过程导致δ~(13)C比值不同,加热使样品δ~(13)C、δ~(15)N发生变化。虽然牦牛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发生稳定同位素分馏,但与产地相比,加工过程的影响较小,稳定碳、氮同位素可应用于牦牛乳制品产地溯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春霞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孙守家
在冬小麦返青期、拔节期、扬花-灌浆期和成熟期4个生育期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石质山区4年生株行距3m×4m的核桃-小麦和石榴-小麦复合系统以及单作小麦的水分利用。研究得出核桃间作小麦(WIW)、石榴间作小麦(MIW)和单作小麦(MW)的δ13C和WUE分别为-27.151‰,-26.788‰,-27.338‰和12.780,13.285,12.622mmolC·mol-1H2O。在整个小麦生育期,δ13C和WUE都以石榴间作小麦的最大。WIW和MIW的WUE在拔节期分别比MW显著提高13.84%和10.86%。产量和总生物量都是MW显著高于WIW和MIW。WIW和MIW的总耗水量为18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田田 吕振波 李凡 徐炳庆 张爱波 郑亮
为研究莱州湾4鳀种鲱科鱼类营养级,根据2011年夏季(8月)和秋季(10月)莱州湾底拖网调查取得的样品,测定了130尾样品的稳定碳氮同位素值。结果表明所有样品的δ13C值范围为–21.97‰~–11.67‰,δ15N值范围为8.54‰~15.9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类间稳定碳氮同位素比值差异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萍 董新龙 田志龙 汤继顺 刘秋月 王翔宇 狄冉 张效生 张金龙 王金玉 储明星
为研究Izumo1基因多态性及与产羔数关系,本研究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对小尾寒羊和苏尼特羊的Izumo1基因DNA序列进行扩增、测序和BLAST分析,并和本课题组前期绵羊重测序数据进行比对,筛选出Izumo1基因SNP位点。同时,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群体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尾寒羊Izumo1基因DNA全长序列3 385 bp,苏尼特羊Izumo1基因DNA全长序列3 382 bp;筛选出8个Izumo1基因SNP位点,经过初步筛选,将在小尾寒羊、苏尼特羊、滩羊、萨福克羊、杜泊羊、草原藏羊这6个绵羊品种中位点分布没有差异的SNP位点排除,最终筛选获得的g.54412135A>G和g.54412107C>A 2个位点。Izumo1基因g.54412135A>G位点在多羔和单羔绵羊品种中存在GG、GA和AA 3种基因型,G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g.54412107C>A在多羔品种中存在CC和CA 2种基因型,而在单羔品种中存在CC、CA和AA 3种基因型,C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在单、多羔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G多态位点在6个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PIC)都属于低度多态(PICA多态位点在杜泊羊中属于中度多态(0.25A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与小尾寒羊不同胎次产羔数之间不存在显著关联(P>0.0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