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5)
- 2023(2169)
- 2022(1937)
- 2021(1819)
- 2020(1571)
- 2019(3582)
- 2018(3539)
- 2017(6396)
- 2016(3863)
- 2015(4398)
- 2014(4381)
- 2013(4385)
- 2012(4564)
- 2011(4237)
- 2010(4393)
- 2009(4059)
- 2008(4242)
- 2007(3797)
- 2006(3487)
- 2005(3217)
- 学科
- 济(15012)
- 经济(14980)
- 管理(10031)
- 业(9021)
- 企(7951)
- 企业(7951)
- 学(6865)
- 方法(6487)
- 数学(4794)
- 数学方法(4673)
- 农(4229)
- 业经(3707)
- 理论(3600)
- 和(2993)
- 中国(2840)
- 农业(2795)
- 虫(2773)
- 贸(2753)
- 贸易(2748)
- 易(2660)
- 制(2555)
- 融(2522)
- 金融(2519)
- 害(2494)
- 及其(2472)
- 财(2443)
- 划(2414)
- 策(2381)
- 体(2332)
- 地方(2307)
- 机构
- 大学(66422)
- 学院(63513)
- 研究(27076)
- 济(21061)
- 管理(21038)
- 经济(20560)
- 科学(19831)
- 中国(18668)
- 理学(18227)
- 理学院(17896)
- 农(17596)
- 管理学(17341)
- 管理学院(17243)
- 所(16218)
- 研究所(15208)
- 京(15112)
- 农业(14310)
- 业大(13090)
- 中心(10799)
- 江(10430)
- 范(9897)
- 师范(9709)
- 财(9456)
- 院(9440)
- 农业大学(9201)
- 北京(9167)
- 室(9117)
- 科学院(8869)
- 省(8659)
- 实验(8273)
- 基金
- 项目(44349)
- 科学(34232)
- 基金(32821)
- 家(31067)
- 国家(30881)
- 研究(27514)
- 科学基金(24867)
- 自然(18404)
- 自然科(18003)
- 自然科学(17989)
- 自然科学基金(17685)
- 基金项目(17370)
- 省(16810)
- 社会(16255)
- 划(15420)
- 社会科(15255)
- 社会科学(15248)
- 资助(13665)
- 教育(13005)
- 重点(10845)
- 计划(10000)
- 编号(9928)
- 部(9670)
- 科技(9190)
- 成果(9185)
- 发(9017)
- 科研(8909)
- 创(8802)
- 创新(8322)
- 业(7764)
共检索到94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宏达 段求明 朱光来 张连义
报道了患短钩拟指环虫病欧洲鳗的症状、流行状况和鳃显微组织病理。游动和呼吸频率异常、鳃丝浮肿和鳃上粘液增多为该病的主要症状。该病尽管在冬季也有发生,但水温在26℃以上的春末、夏季和秋初是最易发病的流行季节,流行出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患病欧洲鳗鳃的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出5种类型,其一是鳃小片上皮细胞增生,使邻近的鳃小片相连;其二是鳃小片粘液细胞增生,同样使鳃小片连成一片,增生的粘液细胞经阿利新蓝(Alcian blue)和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 schiff)二者联合染色后呈蓝紫色的染色反应,属于Ⅳ型的粘液细胞;其三是鳃小片肿大,但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无肿大现象,上皮细胞层与毛细血管...
关键词:
欧洲鳗 短钩拟指环虫 鳃 组织病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志青 樊海平 曾占壮 余培建
26 ℃、28 ℃、30 ℃水温下复方甲苯咪唑对欧 洲鳗的毒性 试验表明: 随水温升 高、药浴时间延长、药物浓度提高, 甲 苯咪唑对欧洲鳗的毒性加 强, 复方 甲苯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对拟指环虫的杀灭率表明甲苯 咪唑对拟指环虫具强杀灭 能力, 左 旋咪唑对拟指环虫无杀灭能力, 可用甲苯咪唑替代复方甲苯咪唑。
关键词:
复方甲苯咪唑,拟指环虫,欧洲鳗,毒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樊海平
从患烂鳃病的病鳗分离到多株细菌 ,其中三株经人工感染证实为病原菌 ,经生理、生化等测试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其主要特征为革兰氏阴性、具动力的短杆菌 ;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枸掾酸盐利用、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硝酸盐还原 ,鸟氨酸脱羧酶、赖氨酸脱羧酶、明胶酶、尿素酶、V -P反应、吲哚反应阴性。对氟哌酸、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关键词:
欧洲鳗鲡 烂鳃病 恶臭假单胞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文宽 于翔 闻秀荣 任长林 裴立新 范世勋
在1991-1993年,笔者在清原县金家水库和后楼水库用敌敌畏进行了鲢小鞘指环虫病的防治试验,并对大水面防治鱼病的施药方法作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0.08-0.20ppm的敌敌畏均能有效杀灭此虫。组织病理研究发现,病鱼鳃瓣缺损,粘液增多,鳃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呼吸上皮肿胀。上皮细胞增生,使鳃小片融合,鳃丝呈棍棒状;相邻几条鳃丝发生融合,形成一片上皮细胞板。病状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解体。
关键词:
鲢,指环虫病,鳃组织病理,防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松林 冯建军 熊静 关瑞章
采用从鳗鲡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探讨感染后不同时期嗜水气单胞菌在欧洲鳗鲡肝脏、肾脏和肠道内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将细菌分2次对鳗鲡进行肌肉注射。第1次采用每克体质量103~107cfu的不同剂量注射以确定该菌的半数致死量,结果表明其半数致死量为5×104cfu/g。第2次以每尾鱼1×107cfu的剂量注射欧洲鳗鲡,此后分别在注射后6、24、48 h采集鳗鲡的肝脏、肾脏、肠道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3个时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别,鳗鲡早期无明显病理变化,而后期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症状;鳗鲡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较其他脏器明显,主要表现为肾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宝忠
对广东和福建省部分养鳗场1994-1995年欧洲鳗鲡(Anguillaanguilla)暴发病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鳗池发病历时6-10天,死亡率为90%左右,发病时间主要分布在4-8月,其中5-6月为最高;养鳗场水源采用河流水者发病几率为91.67%,采用水库及地下水者分别为16.67%和25.0%、探讨了该暴发病的病因及预防对策。
关键词:
欧洲鳗鲡,暴发病,流行病学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玉 郭文场 杨振国 邹尔新 张凯 马家好
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 ,对患“狂游病”的和健康的欧洲鳗鲡 (Anguillaanguilla)各 30尾 ,53项血液指标 ,共 3180个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别“狂游病”欧洲鳗鲡和健康鳗鲡的判别公式 ,并介绍了其血液学判别方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种持 陈振泽 陈启春 张恒远
本文主要探讨欧洲鳗(A.anguilla)在我国南方地区流水开放式生态条件下,其养殖水质理化因子变化规律,鱼类的生长与大小分化的特点,营养需求与摄食习性特点,适宜的养殖密度及分选时间,盛夏高温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病害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养殖成活率86.6%,饲料效率为71.1%,净增倍数15.4,日增长量为:0.30g/尾·日,平均水体单产为:18.9kg/m~3,最高达25.7kg/m~3.
关键词:
欧洲鳗 流水 养殖 分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建军 关瑞章 郭松林
采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欧洲鳗鲡(Anguilla anguilla,欧鳗)血清免疫球蛋白(Ig),制备其特异性兔抗血清,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的试验组鳗鲡和未经感染的对照组鳗鲡脾脏、肾脏和肝脏Ig阳性(Ig+)细胞定位与分布特点。结果表明:纯化后的Ig经SDS-PAGE检测含有分子质量约68 ku重链和26 ku轻链的2条清晰蛋白条带,由其制备的兔抗Ig血清效价达1∶51 200。对照组欧鳗脾脏Ig+细胞数较少,肾脏相对较多,肝脏未发现。试验组欧鳗脾脏Ig+细胞数量明显比对照组增多,肾脏中有所增多但不明显,肝脏中未发现。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蔡友琼 高露姣 于慧娟 钱蓓蕾 姜朝军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 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无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结果表明:在药浴开始阶段,肝脏、肾脏和肌肉中的MG含量迅速上升,肝脏、肾脏和血液于浸浴6 h时即达到最高平均值,分别为859.8±127.0μg/kg、589.2±40.0μg/kg和88.6±51.3μg/kg,肌肉于浸浴12h时达最高值(720.5±192.6μg/kg),随后含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娟娟 杨金先 陈强 刘晓东 俞伏松 林天龙
应用亲和层析技术提纯欧洲鳗(Anguilla anguilla)黏膜免疫球蛋白(Ig),并在结构和抗原性上进行分析。柱层析结果表明,欧洲鳗黏膜Ig经亲和层析分离后出现1个锐形的蛋白峰,蛋白主要分布于收集物的第2-6管,蛋白峰和抗原活性峰重叠。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变性还原条件下,欧洲鳗黏膜Ig重、轻链分子量分别为68kD和26kD,还有1条分子量约为18kD的蛋白带;在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黏膜Ig只有1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350kD,略呈扩散拖带现象,这一结果提示自然条件下欧洲鳗黏膜Ig可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黏膜Ig有3条蛋白带,分子量约为350kD、138kD和135kD,...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蔡友琼 姜朝军 钱蓓蕾 于慧娟 徐捷
为了解孔雀石绿及其有毒代谢产物无色孔雀石绿在鱼体中的蓄积与消除规律,达到对孔雀石绿的禁用监控,本试验对初始体重为(12.42±2.18)g的欧洲鳗鲡进行0.1 mg.L-1和0.2 mg.L-1浓度(P1和P2组)孔雀石绿药浴24 h,再转移到清水中养殖120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及无色孔雀石绿的残留。在药浴过程中,鳗鲡肌肉组织中孔雀石绿平均含量不断升高,P1和P2组分别于药浴12 h和24 h达到最高值(720.5±192.6)μg.kg-1和(1404.8±421.9)μg.kg-1;在清水养殖过程中,孔雀石绿在鳗鲡肌肉中含量波动式下降,并于水浴2160 h(90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姚志刚 冯建军 王艺磊 郭松林 林鹏 张子平 张在鹏
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 D88)是TLR(toll-like receptor)信号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实验首次克隆了欧洲鳗鲡My D88基因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Aa My D88,其全长为1 539 bp,开放阅读框为846 bp,编码282个氨基酸。该蛋白三维丝带空间结构图与人类的My D88十分相似,具有My D88家族典型的死亡结构域和TIR(toll-like/IL-1 receptor)结构域,其中TIR结构域中含有3个序列高度保守的box1、box2和box3。同源性分析显示,欧洲鳗...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娟娟 杨金先 陈强 俞伏松 刘晓东 林天龙
应用亲和层析技术提纯欧洲鳗鲡免疫球蛋白(Ig),并对欧鳗Ig的结构和抗原性进行分析。层析结果表明:Ig蛋白呈现一个锐形曲线,蛋白峰与抗原活性峰高度重叠。SDS-PAGE分析表明:欧鳗Ig重链分子量为68kD,轻链有3条,分子量分别为21kD、23kD和26kD。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非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欧鳗Ig有790kD和350kD2条蛋白带,在变性非还原条件下有790kD、593kD和350kD3条蛋白带。Western-blotting试验证实:兔抗欧鳗Ig能识别欧鳗Ig的多种不同聚合体和Ig的重链,但不能识别Ig的轻链。结论:欧鳗Ig在自然条件下可能以四聚体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这与其它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