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11)
2023(8704)
2022(7142)
2021(6814)
2020(5728)
2019(13221)
2018(12557)
2017(24183)
2016(12627)
2015(14221)
2014(13795)
2013(13988)
2012(13382)
2011(12116)
2010(12307)
2009(11642)
2008(10610)
2007(9287)
2006(8256)
2005(7834)
作者
(35414)
(29214)
(28995)
(28000)
(18689)
(14013)
(13246)
(11348)
(11310)
(10253)
(10115)
(9809)
(9432)
(9286)
(9233)
(9178)
(8594)
(8586)
(8416)
(7885)
(7581)
(7154)
(6975)
(6626)
(6620)
(6540)
(6400)
(5960)
(5866)
(5805)
学科
(55843)
经济(55790)
(30399)
管理(28848)
(26930)
金融(26929)
中国(25511)
(23993)
银行(23969)
(23781)
企业(23781)
(23353)
方法(22186)
数学(20219)
数学方法(20095)
(14817)
(14785)
(13939)
贸易(13923)
(13815)
(13689)
地方(12240)
业经(11458)
中国金融(11343)
(10477)
(9801)
农业(9408)
(9110)
财务(9086)
财务管理(9072)
机构
大学(178291)
学院(175053)
(86673)
经济(85257)
研究(72577)
中国(64066)
管理(60680)
理学(51386)
理学院(50698)
管理学(49952)
管理学院(49628)
科学(39924)
(39206)
(38754)
(37255)
研究所(34016)
中心(33552)
财经(30958)
经济学(29864)
(28492)
(27478)
经济学院(26998)
(26299)
北京(26011)
(23964)
财经大学(23406)
(23075)
师范(22872)
(22643)
金融(22275)
基金
项目(114471)
科学(91063)
基金(86614)
研究(83859)
(76467)
国家(75940)
科学基金(63740)
社会(56052)
社会科(53467)
社会科学(53458)
基金项目(44366)
(39443)
自然(39039)
自然科(38189)
自然科学(38181)
自然科学基金(37566)
教育(37035)
资助(36640)
(35440)
编号(31293)
(27430)
重点(27184)
成果(26503)
(26130)
中国(25867)
国家社会(25148)
(23802)
教育部(23570)
创新(22610)
(22289)
期刊
(91496)
经济(91496)
研究(60364)
中国(36765)
(35131)
金融(35131)
(27894)
学报(26020)
科学(25764)
(24931)
管理(23750)
大学(20032)
学学(18824)
经济研究(17023)
农业(16622)
财经(16104)
教育(15101)
国际(14165)
(14077)
(13852)
世界(13296)
技术(12383)
问题(12163)
业经(11122)
(10489)
资源(8338)
理论(8240)
技术经济(8077)
统计(7992)
现代(7715)
共检索到283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文越  杨婷  张祥  
本文基于对欧洲金融中心当前布局结构和沿革历程的分析,总结出欧洲金融中心的发展规律,认为我国金融中心建设要正确处理经济、地理、文化、创新与金融中心的关系;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各层次金融中心体系,形成多样化的专业化金融中心;积极推进金融开放,增强金融中心的国际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金燕  裴立伟  
了解全球金融中心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体系,对于中国的金融布局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目前最具权威的国际金融中心排名以及评估体系之一——伦敦金融城发布的GFCI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有可能在多个城市兴建角色定位、辐射范围、功能等级各不同的金融中心,形成中国金融新布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秀彦  王超  
从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的发表到2010年《布达佩斯和维也纳会议》的召开,欧洲高等教育区一体化进程第一阶段宣告结束。虽然改革的目标并未能如期实现,但是这一改革的影响却是不能忽视的。更重要的是,各成员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缪静敏  王宇  汪琼  
近年来,欧洲高校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建设呈现出增长态势,为理解MOOC现象及其影响提供了更多视角。结合欧洲MOOC的发展背景分析欧洲远程大学教学协会近五年内的调查报告可以发现,欧洲MOOC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参与高校数量稳步增长;课程发展目标与动机多样;MOOC功能和价值获得认可;与国际化平台合作趋势上升;区域性合作交流成为共识;学习成果认证需求迫切。欧洲MOOC的上述发展趋势为我国MOOC建设提供了启示。国内高校与相关机构可以考虑完善良好的合作与对话机制,推进平台与课程的国际化建设,开发质量保障与学分认证策略,利用MOOC促进教学法创新并强化MOOC的社会服务功能,最终通过本地化策略的开发让MOOC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与社会的需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本报告认为布局和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意义突出表现为:推进国际金融中心服务于中国大国战略的实现,并促进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报告强调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面临的风险,如操之过急的金融自由化引发金融动荡、虚拟经济的过度泡沫化危害经济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向国内蔓延更为迅速等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风险点。报告提出了中国布局和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原则,即遵循金融改革开放风险可控的首要前提、坚守金融依附实体经济的基本底线和把握金融中心服务国内经济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些基本原则有助于中国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尽可能趋利避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中国应以国际金融多中心为战略选择,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红  
根据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集中度较高的银行具有较高的获利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放松管制与经济全球化使得银行业在近20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银行之间的合并日益频繁,特别是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并购导致银行数量减少,银行业的行业结构进一步向集中化发展,银行绩效不断增加。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力  
当前,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这将迫使全球金融业面临重大调整。与此相对应,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发展也将面临严峻的诸多的不确定性。为此,本文以伦敦金融城英国智库机构Z/Yen连续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评价报告数据为基础信息,来分析研判全球金融中心城市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多中心是中国布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多中心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竞合效应的发挥,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布局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政策取向是:中央政府总体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加大金融软件设施环境的建设力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探索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具有实际需求的金融创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海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把完善公司治理作为保障企业长期稳定的必要措施。目前世界各国公司治理模式正在相互靠近、相互补充,但由于不同模式形成背景的长期影响,完全趋同不大可能。本文结合笔者在比利时等国家学习公司治理、董事会考核与薪酬管理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欧洲公司治理新趋势及比利时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董事会企业考核与薪酬分配情况进行介绍和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卓群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支撑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当前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向,并从提升市场交易效率、防控系统性风险和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产业三个层面剖析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关系的影响因素,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卓群  
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市场的核心支撑部分。本文深入研究了当前金融基础设施发展的最新发展趋向,并从提升市场交易效率、防控系统性风险和发展金融基础设施产业三个层面剖析全球金融中心竞争关系的影响因素,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凌远  王姝晨  
深化绿色金融发展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实践经验表明,"漂绿"是制约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政策和资本普遍向绿色金融倾斜的市场环境下,不断变化衍生的"漂绿"现象将逐渐成为侵蚀绿色金融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蚁穴"。欧洲作为全球率先探索绿色金融的地区,从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和理念普及等方面对"漂绿"现象进行了治理。我国可以借鉴欧洲相关经验,推动绿色金融的标准编制、信息融合、平台搭建以及意识形态建设,防范金融"漂绿"风险,避免绿色金融资金错配,保障绿色金融切实赋能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俊  张炜  
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元区迅速采取行动,不仅积极寻求国际社会援助,还将视角转入区内,以期尽快实现自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建立是重要举措之一。实践证明,该机制在避免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近年来亚洲区域金融安全网建设虽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治理结构、救助程序、规模与职能以及对救助方的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缺陷,制约了其功能的发挥。这就需要积极借鉴EFSF经验,不断完善亚洲区域金融安全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洋   陈晗   祁国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