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0)
- 2023(11218)
- 2022(8855)
- 2021(7904)
- 2020(6559)
- 2019(14546)
- 2018(14371)
- 2017(26890)
- 2016(14831)
- 2015(16286)
- 2014(16173)
- 2013(15649)
- 2012(14189)
- 2011(12734)
- 2010(12974)
- 2009(12371)
- 2008(11292)
- 2007(9809)
- 2006(8628)
- 2005(7884)
- 学科
- 济(57445)
- 经济(57376)
- 管理(39283)
- 业(36403)
- 企(28344)
- 企业(28344)
- 方法(22725)
- 数学(19877)
- 数学方法(19677)
- 中国(17910)
- 农(17638)
- 财(14340)
- 业经(13677)
- 学(13368)
- 制(12629)
- 贸(12508)
- 贸易(12500)
- 易(12214)
- 农业(11623)
- 融(11123)
- 金融(11116)
- 银(10671)
- 银行(10618)
- 地方(10325)
- 体(10318)
- 行(10166)
- 理论(9470)
- 务(8305)
- 技术(8280)
- 财务(8271)
- 机构
- 大学(207945)
- 学院(206106)
- 济(83728)
- 经济(82054)
- 研究(76854)
- 管理(73641)
- 理学(63358)
- 理学院(62634)
- 管理学(61298)
- 管理学院(60969)
- 中国(58523)
- 科学(48418)
- 农(45103)
- 京(44360)
- 所(40448)
- 财(38455)
- 研究所(37077)
- 业大(36228)
- 农业(35880)
- 中心(34249)
- 江(31143)
- 财经(30469)
- 经(27884)
- 院(27689)
- 北京(27596)
- 范(26633)
- 师范(26183)
- 经济学(26066)
- 州(24551)
- 经济学院(23612)
- 基金
- 项目(142626)
- 科学(110538)
- 基金(103469)
- 研究(97992)
- 家(94146)
- 国家(93395)
- 科学基金(77748)
- 社会(63113)
- 社会科(59791)
- 社会科学(59775)
- 省(55444)
- 基金项目(54302)
- 自然(51047)
- 自然科(49951)
- 自然科学(49926)
- 自然科学基金(49047)
- 划(47525)
- 教育(44786)
- 资助(41608)
- 编号(37884)
- 重点(32867)
- 成果(30765)
- 部(30597)
- 发(30252)
- 创(29547)
- 计划(27921)
- 科研(27754)
- 创新(27715)
- 课题(27317)
- 国家社会(27078)
共检索到312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侨玲
最近,欧洲货币体系发生的自去年九月以来的第三次危机,冲击到欧洲汇率机制内除德国马克之外的所有货币,法国法郎成为主要冲击的对象.此次货币危机浪潮来势之猛、范围之大前所未有,迫使欧共体作出痛苦抉择,暂时中止欧洲货币体系窄幅浮动(限在中心汇率上下2.25%,对西、葡货币为6%)机制,改为上下15%的宽幅浮动.这一决定使较成功地运行了十四年的欧洲货币体系实际上名存实亡.这是对欧共体一体化的一次打击,在欧共体内震动强烈.本文拟就这次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对欧共体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作一浅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丁育生
江苏省世界经济研究会于1992年12月24日在南京召开了世界经济形势讨论会。于会40余名专家学者,对"1992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及"关贸总协定与中国和江苏"两个专题进行了讨论。现将部分同志的口头或书面发言摘登如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颖
一、汇率机制陷入危机数周来,一度秩序井然的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突然陷入成立13年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外汇市场投机者向汇率机制中的较弱货币发起全面冲击。意大利里拉首当其冲,在9月14日被迫宣布贬值7%,同时德国宣布减息0.25%。此后英镑回升的好景不长,又迅速跌回并突破2.778马克的底线。16日,尽管英国政府创现代货币政策的历史记录,于一天之内两次升息,第一次基本利率调升2%达12%,第二次调升3%至15%,宣布17日实行,但市场仍然抛售英镑,汇率下降至2.69马克。晚上英国财相莱蒙特终于宣布英镑暂时退出汇率机制,等市场条件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董玉华
欧洲货币体系(EMS)最终要让渡给更高层次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EMU),这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德洛尔计划”具体列出了实施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0年7月1日-1994年1月1日)的主要任务是欧共体各国金融一体化,所有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ERM),排除对“欧洲货币单位”(ECU)私人使用的全部障碍;第二阶段(1994年1月1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郁中平 郭树华
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危机不仅使欧洲经济复苏变缓,还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欧洲一体化的未来。学术界对此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之进行研究。目前已形成了经济一体化进程终止论、推迟论和促进论等观点。本文较为系统地简要介绍各方观点,以期为全面了解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经济一体化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萨奇
饱经折磨的欧洲货币体系终于未能承受住疾风暴雨般“疯狂交易”(英《卫报》语)的考验。7月31日,在长达20余小时的紧急磋商之后,欧共体国家的财政部长们和央行行长们决定,维持现存中心汇率,将汇率浮动幅度放宽至15%。 有的分析家将此称为“汇率体制的崩溃”,忧心仲忡地预言,汇率浮动限制的放宽会“破坏商业计划和投资决定”,打击消费者和某些生产者的信心,导致损人利已的货币贬值,从而播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文洁
1998年5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解决了欧元推出的几个关键问题,标志着欧元的顺利推出已成定局,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本文拟对欧元诞生的原因及发展前景做一分析。一、欧元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众所周知,货币从来就是一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志昂
欧洲货币一体化看起来进展顺利,实际上潜伏着一些内在矛盾,即严格的货币和财政纪律与高失业率的矛盾;货币与财政合作不均衡的矛盾;经济发展差异与欧盟财力不足的矛盾。这些矛盾将长期存在,并对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起着阻碍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天鸣
经济一体化理论认为,在一个实行一体化的经济区域中,随着生产要素统一大市场的日臻完善,各成员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和趋同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货币一体化的出现,欧共体成立三十多年来的历程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本文拟就欧共体货币一体化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论述,以使读者对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平 张瑾
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代尔早在 2 0世纪 60年代就提出了“最佳货币区”理论 ,而经济一体化成就最为显著的欧洲联盟自 1 999年 1月 1日起才开始正式启动欧元。现阶段欧元区是否具有“最佳货币区”的主要特征 ?发展前景又如何 ?本文试图在阐述“最佳货币区”内涵的基础上 ,探讨最优货币区的实现条件 ,并运用有关原理分析欧洲货币一体化问题。
关键词:
最佳货币区 欧洲货币联盟 欧元 欧元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永辉 邹建华 王雪
本文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和货币一体化的前提标准,实证检验欧元区国家在欧元诞生前后是否满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一体化指标,证实欧元区在成立前存在不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标准的"先天性缺陷",也没有事后"内生"为最优货币区。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超前推行货币一体化的产物。欧元区各国发展不均衡、联盟资源利益分配不当、政治一体化进度滞后是其背离最优货币区"内生化"理论的原因。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应汲取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债危机的经验教训,审慎考虑货币联盟的模式,渐进有序地推进国际化进程。
关键词:
欧债危机 欧元区 货币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弘
2013年11月,乌克兰围绕是否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爆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此次危机既反映出乌克兰存在的国家发展道路矛盾,也是大国矛盾激化的表现。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冷战后形成的对话与合作关系逐渐破裂,双方在意识形态、经济一体化、地缘安全等方面的分歧日益明显。美国和欧盟以"软实力"手段在乌克兰推销东方伙伴关系计划,俄罗斯则以能源、贷款和市场等硬实力进行回击。大国的介入使乌克兰的欧洲一体化危机不断升级,并最终导致流血冲突、族群矛盾和政权更迭。化解危机不仅需要各方对宪政制度的尊重,更依赖于大国关系的缓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艳 周念利
随着目前欧元区财政经济状况整体恶化,关于如何评价欧盟现有财政规则设计和实施效果,学术界存在激烈争议。基于既有研究,本文针对欧盟《马约》和《稳约》框架下财政约束规则的主要条款,提出四点质疑:(1)认为数量性财政趋同标准缺乏经济学依据和内在一致性,且会导致成员国财政政策能力弱化和顺周期化;(2)认为实现财政收支中期平衡或盈余的政治承诺缺乏可信度且会打击公共投资;(3)认为过度赤字程序条款仍存在含糊之处且缺乏执行力,(4)认为财政约束规则在内容上尚存缺漏。
关键词:
财政趋同标准 中期承诺 过度赤字程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