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4)
- 2023(8532)
- 2022(7150)
- 2021(6452)
- 2020(5164)
- 2019(11480)
- 2018(11499)
- 2017(21154)
- 2016(11001)
- 2015(11877)
- 2014(11577)
- 2013(11009)
- 2012(9971)
- 2011(9168)
- 2010(9351)
- 2009(9061)
- 2008(8373)
- 2007(7012)
- 2006(6757)
- 2005(6125)
- 学科
- 济(64649)
- 经济(64588)
- 管理(29593)
- 业(23570)
- 企(19892)
- 企业(19892)
- 地方(17136)
- 方法(16780)
- 中国(14720)
- 数学(14448)
- 数学方法(14335)
- 业经(12944)
- 地方经济(12354)
- 农(12091)
- 制(11874)
- 财(11202)
- 学(10188)
- 体(9920)
- 融(9373)
- 金融(9371)
- 贸(8420)
- 贸易(8412)
- 银(8364)
- 银行(8363)
- 行(8145)
- 环境(8143)
- 易(8094)
- 农业(8007)
- 理论(7579)
- 发(7547)
- 机构
- 学院(152447)
- 大学(150326)
- 济(75444)
- 经济(74152)
- 研究(56998)
- 管理(54589)
- 理学(46163)
- 理学院(45654)
- 管理学(45012)
- 管理学院(44697)
- 中国(42746)
- 财(34408)
- 京(30352)
- 科学(29757)
- 所(27645)
- 财经(26407)
- 经济学(24816)
- 中心(24729)
- 研究所(24569)
- 经(23910)
- 江(22993)
- 经济学院(21903)
- 范(20947)
- 师范(20820)
- 院(20405)
- 财经大学(19403)
- 北京(19333)
- 农(18738)
- 州(18063)
- 师范大学(16749)
- 基金
- 项目(94761)
- 科学(75673)
- 研究(74843)
- 基金(68431)
- 家(58159)
- 国家(57676)
- 社会(50461)
- 科学基金(49854)
- 社会科(47855)
- 社会科学(47845)
- 省(36770)
- 基金项目(35054)
- 教育(34318)
- 编号(30398)
- 划(30210)
- 自然(28225)
- 自然科(27538)
- 自然科学(27532)
- 自然科学基金(27018)
- 资助(26920)
- 成果(25175)
- 发(22525)
- 重点(21792)
- 课题(21590)
- 国家社会(21485)
- 部(21048)
- 创(20180)
- 性(19458)
- 制(19328)
- 发展(19235)
共检索到24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基恩斯·魏德曼 劳川奇 何乐
我们处在一个困难的时刻,全球经济结构正面临着一次重大转变。这种转变包含着未来经济繁荣的潜力,但前提是世界各国必须适应新的环境经济实力星换斗移当前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持续崛起和金融危机的爆发,犹如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及与之相伴出现的火山喷发,虽然其过程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明棋
欧洲联盟扩大对欧洲一体化及世界经济的影响徐明棋从今年1月1日开始,芬兰、奥地利和瑞典正式加入了欧洲联盟,欧盟成员由12国扩大至15国,面积由原来的246.5万平方公里扩展至333.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7亿,国内生产总值增至67520亿美元,在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玛格丽特·夏普 吴传平 王志
世界经济的方向已经转变。我们知道汽车工业在80年代得到了飞速发展,但80年代增长最快的部门是那些与电子和信息技术、药物和高精化工制品以及新材料等被称为"新技术"有关的行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子技术。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如火如荼的新的"产业革命"。它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一些显示生产和贸易格局的迹象已经相当清晰地出现,但这种格局远未定型。还存在着一些能对社会经济组织产生长期影响的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本文第一部分探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张崇和
欧洲统一大市场将在1992年底以前建立。欧洲联合将沿着德洛尔提出的“三个同心圆”的方向迈进。大市场建成后,将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西欧、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对我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但挑战大于机会,只有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方针,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郑海琦
近期欧洲形势的变化聚焦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选稳中有变、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患频现、经济复苏与潜在危机并存、英国脱欧进程缓慢艰难等方面。大选结果整体稳定,为经济复苏带来利好消息,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图景。就权力格局而言,欧盟作为一极的能力和影响力将有所削弱,美欧关系更为务实,俄欧关系有改善空间,中欧关系前景看好。就全球治理而言,各国仍需在货币、贸易、发展、安全领域加深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作为与欧洲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行为体,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欧洲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中欧信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与欧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共谋包容性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詹姆士·波顿
二战即将结束时,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多边贸易和金融体系,IMF诞生了。60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MF的成员国也扩展到了184个,其职能和工作也相应地有了发展。但是,IMF变革的能力囿于其自身的章程和权力,且受到习惯的阻碍。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该文原刊登于《金融与发展》2004年第9期,有删节。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改革 份额 世界经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元清 关永强 李健英
2005年12月22日,南开大学经研所和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基地”联合主办了“第一次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与欧洲”专题研讨会。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皮尔·福瑞斯(Peer Vries)在会议上作了主题报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和南开大学等单位的近二十名学者就有关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在“前近代时期是否存在着一个全球化经济?”的报告中,福瑞斯教授的回答是“既存在又不存在”。福瑞斯认为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的16世纪到18世纪,奢侈品是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涌 黄少明 赵琛
虽然长期低迷的欧洲经济是导致欧洲投资银行业持续萎缩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根本原因。经济疲弱只是经济周期的一个环节,而经济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欧洲投资银行历史悠久,经历过无数的经济周期,应付短期的经济困境有丰富的经验。因此,经济周期不是导致欧洲投资银行不断萎缩、甚至转向没落的主要原因。而最根本原因还在于欧洲金融监管环境的改变,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 刘丰
本文在比较欧美之间相关经济指标的基础上指出,欧洲的经济发展状况比通常认为的要好得多。在过去30年间,欧洲生产率的增长大大快于美国,如今欧洲的生产率水平则与美国相当。欧洲放松产品和金融市场管制的改革推动了其生产率的提高,并对劳动力市场改革产生了压力。从改革的情况看,欧洲正在走向一种独特的欧洲模式,而不是对美国模式的模仿和照搬。
关键词:
生产率 经济改革 放宽管制 欧洲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意义重大,它将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其强大的贸易实力将促进全球经济引擎的多元化,不断提升的金融实力将推进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然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过程将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这一过程的羁绊,需要政府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国内需求,同时推行金融改革,提高效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治理方式,减少未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发达国家 世界经济格局 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贻康
各位尊敬的领导、前辈和来宾们,新老同仁们,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 我今天参加这一盛会具有双重身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市高等教育局向大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同时,我作为世经所的创始成员之一并且一直和全所同志并肩奋发工作,我是世经所走过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显著业绩的见证人,我非常同意林进成教授刚才所作的建所30年的回顾总结,我深感欣慰和自豪,也深知要办好这样一个研究所,还任重而道远,一定要发扬继往开来的精神,水不满足,始终要以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工作,不断前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梅兰德
2012年2月2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2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欧洲债务危机前景与解决方案"。欧盟驻华代表团经济参赞梅兰德女士发表演讲时认为,欧债危机的发生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关系密切;欧洲经济和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稳定,但依然非常脆弱;欧盟国家采取多项举措应对债务危机,取得一定成绩;世界各国应通过自身努力,促进本国和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盛垒 权衡
走过十年"新平庸"的世界经济似乎已逐渐摆脱危机阴霾,从危机以来的持续衰退开始走向更积极的复苏增长。但从长周期视角来看,目前世界经济总体仍处于上一轮发展周期的衰退期,全球经济持续行进在中低速增长轨道的"结构性低迷期"。走出"结构性低迷"的出路,依赖于世界经济迈向新的发展长周期。着眼于21世纪世界经济的长期发展,"三大变革"将引领世界经济走向发展新周期:一是新科技革命重塑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二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构全球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重建世界经济发展新规则。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经济周期性转换过程中,中国新时代将带给世界新机遇,既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有效复苏和增长,也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迈向新一轮长周期的孕育和增长新阶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勇
世界经济新纪元和英国社会的变革吴勇所谓"富不过三代",此言不仅适用于家族,国家、地区亦如此。百年前霸业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国,战后身份由豪富变为小康。穷则思变,英国朝野上下认识到:"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英国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来自德国、法国和日本,韩国、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