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2)
- 2023(8437)
- 2022(7417)
- 2021(6546)
- 2020(5759)
- 2019(13291)
- 2018(12946)
- 2017(25279)
- 2016(13627)
- 2015(15863)
- 2014(16085)
- 2013(16155)
- 2012(15688)
- 2011(14475)
- 2010(15245)
- 2009(14716)
- 2008(13735)
- 2007(12587)
- 2006(11072)
- 2005(10134)
- 学科
- 济(82343)
- 经济(82257)
- 管理(36117)
- 业(34571)
- 方法(30717)
- 数学(27431)
- 数学方法(27247)
- 企(26956)
- 企业(26956)
- 地方(19319)
- 中国(17370)
- 农(17340)
- 学(15298)
- 财(14825)
- 业经(13829)
- 地方经济(13241)
- 贸(12057)
- 贸易(12050)
- 制(11712)
- 易(11618)
- 农业(11570)
- 融(11367)
- 金融(11364)
- 和(10429)
- 环境(10079)
- 银(10006)
- 银行(9984)
- 行(9581)
- 理论(8737)
- 体(8600)
- 机构
- 大学(214166)
- 学院(212374)
- 济(100954)
- 经济(99059)
- 研究(78072)
- 管理(77908)
- 理学(66336)
- 理学院(65566)
- 管理学(64521)
- 管理学院(64122)
- 中国(58083)
- 科学(45574)
- 京(44806)
- 财(43372)
- 所(40718)
- 研究所(36853)
- 农(35938)
- 中心(34842)
- 财经(34641)
- 经济学(32796)
- 江(32422)
- 经(31272)
- 业大(30189)
- 经济学院(29438)
- 北京(28640)
- 农业(28315)
- 范(27735)
- 师范(27503)
- 院(26878)
- 财经大学(25435)
- 基金
- 项目(133006)
- 科学(103665)
- 研究(97231)
- 基金(96268)
- 家(84251)
- 国家(83186)
- 科学基金(69623)
- 社会(63298)
- 社会科(59928)
- 社会科学(59907)
- 省(51075)
- 基金项目(50502)
- 教育(44126)
- 自然(42899)
- 划(42892)
- 自然科(41833)
- 自然科学(41816)
- 自然科学基金(41069)
- 资助(40157)
- 编号(38852)
- 成果(32584)
- 部(30354)
- 重点(30272)
- 发(30113)
- 课题(26931)
- 创(26692)
- 国家社会(26442)
- 教育部(26069)
- 科研(25392)
- 大学(25327)
- 期刊
- 济(118257)
- 经济(118257)
- 研究(66644)
- 中国(39812)
- 财(33989)
- 学报(32866)
- 农(32777)
- 科学(29986)
- 管理(28318)
- 大学(24803)
- 学学(23538)
- 农业(21990)
- 融(19908)
- 金融(19908)
- 经济研究(19816)
- 财经(18403)
- 教育(18365)
- 技术(18349)
- 业经(16267)
- 经(16046)
- 问题(15578)
- 贸(12776)
- 技术经济(12761)
- 世界(12373)
- 业(12092)
- 统计(11642)
- 国际(11582)
- 商业(10202)
- 策(10014)
- 经济问题(10003)
共检索到32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慧 李文见
20世纪7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危机日益加剧,凯恩斯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地被新自由主义所取代。新自由主义从意识形态、全球化与竞争力、不平等、经济与社会政策、公共财政等方面对福利国家发起了攻击,其目的不是取消福利国家,而是改变福利国家的内涵,使之服务于新自由主义,其核心利益关切点不再是社会大众,而是金融资本。在这一背景之下,欧洲许多国家改革了福利国家的一些基本要素,主要体现为工人权利削弱、劳动力市场弹性化、社会保护体系市场化、社会对话弱化、公共部门缩减、社会包容性下降。就欧洲福利国家的发展前景来看,欧盟无法在欧洲一体化的开放议程与传统福利国家目标之间建立新的平衡。同时,中左翼的第三条道路已无能为力,而激进右翼政党的民粹主义立场难以影响福利国家的收缩趋势。总体来看,欧洲福利国家的危机深深植根于金融资本的全球积累及其造成的危机。随着金融资本主义的延续,危机将不断加剧,欧洲复兴福利国家的前景将更加渺茫。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银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有许多内在和外部原因,给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提供了有益的警示。欧债危机也深刻地反映了欧洲文化价值观的扭曲、欧洲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欧洲在与美国争夺世界货币主导权、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博弈中成为输家。
关键词:
欧元区 主权债务危机 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李璐媚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既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既有客观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因素。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希望对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以某种启示。
关键词:
美国次贷危机 降息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方茜
尽管国内学界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认知不断加深,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从经济危机拓展到生态危机,再从结构性危机、周期性危机发展到系统性危机理论,但仍有不足:一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展开分析的偏少,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切入危机讨论的力度不够;二是大多从单一视角研究资本主义危机,将多视角研究联系起来讨论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资本主义危机,从当代资本主义三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切入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本文认为,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化在满足了资本主义剥削和逐利的同时,三者效应叠加,导致资本主义危机升级,也导致了资本主义危机的多样化、复杂化和系统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云卿
<正>对主权债务危机进行政治经济学的思考,不仅要从学术视角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机理和原因进行分析,而且需要重新思考基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对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及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下,西方国家主权债务累积的规模和速度为什么远超其国民收人增长水平,为何会出现主权债务的违约问题等。从现实层而看,研究这一主题能够明晰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清楚认识基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市场运行机制如何导致现代经济体系崩溃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文
本书收集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部分师生对当前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研究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从资本主义的本质出发,对当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涉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逻辑、金融资本与虚拟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的金融化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以及技术创新的作用等内容,从不同方面阐述了此次世界性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和生命力。作者有张宇、吴易风、卫兴华、孟捷、贾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方茜
尽管国内学界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认知不断加深,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从经济危机拓展到生态危机,再从结构性危机、周期性危机发展到系统性危机理论,但仍有不足:一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展开分析的偏少,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切入危机讨论的力度不够;二是大多从单一视角研究资本主义危机,将多视角研究联系起来讨论的较少。基于此,本文力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解析资本主义危机,从当代资本主义三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切入对资本主义危机的讨论。本文认为,全球化、自由化和金融化在满足了资本主义剥削和逐利的同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雄军
对于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研究,譬如监管缺位、政策错误、金融过度创新和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等等,更多地把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归于"美国模式"即所谓的"过度"或"透支"消费模式,似乎危机的到来是由某种不适当的经济行为或经济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引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同时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经济制度的中国模式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这将进一步引发我们对经济制度的政治经济学思考。现在在资本主义国家在金融领域爆发的一次次危机,其根本原因仍然没有超出马克思当时的判断。美国最近几次爆发金融危机的事实不仅一次次宣告市场自我调节的失败,而且对作为政府干预理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提出挑战,从而牵动宏观经济理论的突破。首先是宏观经济的范围扩大到资本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总水平。其次是虚拟经济领域成为市场失败的主要方面,从而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
关键词:
虚拟经济 金融危机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秦卫波 刘力臻
欧债危机的演变历程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重要的政治问题。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欧债危机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欧债危机的爆发由多种原因引起,欧元区国家及IMF等国际机构为应对欧债危机,先后组建近万亿欧元的金融防火墙,并约束各国制定严格的财政预算,努力推动欧元区的财政联合,以消除欧债危机的根源。当前,随着危机的深化,欧元走向何方成为最大悬念。本文分析了三种可能,认为欧债危机的解决必然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磊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一切矛盾的现实综合和经济的强制平衡,对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是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行规律及其趋势不可或缺的方面。马克思在他的经济学手稿和著述中对金融危机生成的可能性及现实性等问题多有涉及,特别是对金融危机生成的制度性特征,金融危机生成与爆发的理论逻辑等问题作过深入探索,他指出金融危机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不仅是经济过程内在矛盾深化发展的结果,而且还是一定环境条件的产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任琳 郑海琦
近期欧洲形势的变化聚焦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安全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大选稳中有变、难民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隐患频现、经济复苏与潜在危机并存、英国脱欧进程缓慢艰难等方面。大选结果整体稳定,为经济复苏带来利好消息,但深层问题并未解决,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欧洲形势的变动将深刻影响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的基本图景。就权力格局而言,欧盟作为一极的能力和影响力将有所削弱,美欧关系更为务实,俄欧关系有改善空间,中欧关系前景看好。就全球治理而言,各国仍需在货币、贸易、发展、安全领域加深合作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作为与欧洲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行为体,中国需要积极应对欧洲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育中欧信任关系,推动"一带一路"与欧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共谋包容性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局面。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世华
由于独特的思想传统和社会语境,欧洲传播政治经济学体现了不同于北美传统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路径,其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分析逻辑;其理论传统是对文化和文本的结构性反思;在研究对象上,回归文化和文本;在研究视角上以日常生活为导向,采取结构化的研究框架;研究主题富含时代关切;在学科边界上,与文化研究的日益融合又分歧显著,研究路径日趋多元,体现出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的当代特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聚军
代议民主从其得到广泛践行之日起,就一直存在诸如可能导致福利超载等先天不足。特别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的整体稳定使公共政策议题逐步聚焦于民生问题,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又使得各国的福利政策面临着沉重的国际比照压力。于是,迫于选票压力,部分国家的政府不顾福利刚性和政府财力的限制,一味迎合公众的偏好,致使社会福利支出迅速增加,以致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代议民主体制下的福利超载现象日益加剧,最终诱发了多次冲突与危机:福利国家危机可以被视为其首次爆发;"拉美化"现象则是福利超载与民粹主义双重夹击下代议民主缺陷的集中爆发;欧债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这一矛盾的再次爆发。
关键词:
代议民主 福利超载 福利刚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涛 臧秀玲
欧债危机爆发后,有一种观点认为危机的原因是高福利。通过分析希腊债务危机与本国福利制度的关系,对比南北欧在危机中的不同表现,可以看出高福利制度只是债务危机的直接推手,欧债危机的发生还有其他原因。本文通过对北欧福利国家改革的历史考察以及这次债务危机中各国财政紧缩和福利改革措施的分析,探讨福利国家改革的走向和趋势。
关键词:
欧债危机 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