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3)
- 2023(10236)
- 2022(9159)
- 2021(8697)
- 2020(7294)
- 2019(16923)
- 2018(17027)
- 2017(33227)
- 2016(18240)
- 2015(20502)
- 2014(20470)
- 2013(20493)
- 2012(18786)
- 2011(16777)
- 2010(16571)
- 2009(14909)
- 2008(14363)
- 2007(12374)
- 2006(10601)
- 2005(8994)
- 学科
- 济(72235)
- 经济(72152)
- 管理(49066)
- 业(47940)
- 企(40081)
- 企业(40081)
- 方法(32965)
- 数学(28129)
- 数学方法(27823)
- 农(19151)
- 业经(17305)
- 中国(16812)
- 学(16274)
- 地方(16080)
- 财(15434)
- 农业(12858)
- 技术(12406)
- 贸(12268)
- 贸易(12262)
- 和(12176)
- 理论(12119)
- 易(11879)
- 产业(11803)
- 制(11666)
- 环境(11325)
- 务(9867)
- 财务(9806)
- 财务管理(9786)
- 划(9734)
- 融(9628)
- 机构
- 大学(254481)
- 学院(252963)
- 管理(103850)
- 济(98207)
- 经济(95956)
- 理学(90783)
- 理学院(89802)
- 管理学(88363)
- 管理学院(87918)
- 研究(84398)
- 中国(60200)
- 京(54345)
- 科学(53919)
- 所(42416)
- 财(41880)
- 农(40775)
- 业大(39368)
- 研究所(38988)
- 中心(37739)
- 江(35429)
- 财经(34388)
- 北京(34245)
- 范(33902)
- 师范(33584)
- 农业(32213)
- 经(31247)
- 院(30911)
- 州(29362)
- 经济学(28199)
- 师范大学(27318)
- 基金
- 项目(179373)
- 科学(140219)
- 研究(131979)
- 基金(128609)
- 家(111822)
- 国家(110911)
- 科学基金(94971)
- 社会(80905)
- 社会科(76631)
- 社会科学(76613)
- 省(70598)
- 基金项目(69449)
- 自然(62306)
- 自然科(60786)
- 自然科学(60772)
- 自然科学基金(59677)
- 划(59402)
- 教育(59387)
- 编号(54578)
- 资助(52534)
- 成果(43984)
- 重点(39788)
- 部(38950)
- 发(38882)
- 创(37804)
- 课题(37051)
- 创新(35153)
- 科研(34092)
- 项目编号(33862)
- 大学(33140)
- 期刊
- 济(105347)
- 经济(105347)
- 研究(71918)
- 中国(43973)
- 学报(39944)
- 农(37407)
- 科学(37087)
- 管理(37081)
- 大学(29874)
- 财(29280)
- 教育(28470)
- 学学(28018)
- 农业(27121)
- 技术(21502)
- 融(18253)
- 金融(18253)
- 业经(17953)
- 经济研究(15996)
- 财经(15297)
- 图书(14644)
- 业(14130)
- 问题(13797)
- 科技(13646)
- 理论(13069)
- 经(12997)
- 实践(12207)
- 践(12207)
- 技术经济(12096)
- 现代(11994)
- 版(11005)
共检索到35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晓隽 高汝熹 杨舟
生物医药产业三高一长的特性,决定了该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空间特征。本文通过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特征分析,总结出3种发展模式,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生物医药集群式发展的原因、影响要素及其启示。
关键词:
生物医药集群 模式 要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佳睿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有高水平科研机构为技术基础,有风险投资提供资金支持,企业自身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政府在法律法规保障、税收优惠、财政资助等方面的大力支持,进而形成了多个有较强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为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国已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大力扶持,美国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玲玉 严帅
广东省生物医药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先进地位,但近年来呈现规模不足、速度减慢等状况。为推动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标杆比较视角,从产业经济、产业创新及产业政策三大维度七大方面对粤苏两省产业发展进行对比找差,发现广东省主要存在研发投入强度不足、服务机构能力不强、人才建设力量不够等问题导致医药制造规模较小、企业竞争力较弱、药物创制水平不高等差距形成。通过借鉴江苏省先进经验做法,得出支持企业创新、加强园区建设、完善服务平台等五点对广东的启示。
关键词:
生物医药 标杆比较 经验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康捷 袁永 胡海鹏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出台了系列战略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医药技术产业体系。本文主要梳理英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特点,深入分析总结英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经验,并提出若干启示建议,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创新 启示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玛丽亚 樊鸿伟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是上海市、中国国家级高科技园区自主创新型产业的先进代表。文章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概念与特征入手,对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系统的评价,阐述了其内部机理。笔者认为,张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基础研发实力较强,但持续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不足。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集群 高科技园区 张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洁
后疫情时期,生物医药产业获得逆势上扬的机遇,但也同样面临风险。本文选择上海3个代表性园区张江、枫林和东方美谷进行跨案例研究,探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的各类因素,根据风险因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建立邻接关系矩阵,按照层级顺序把风险因素分层,建立集群风险系统的ISM解析结构模型。研究发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系统的递阶结构中,各风险因素对集群风险系统的诱发程度与作用范围有所差异,各底层要素均对顶层的技术创新基础要素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从内源角度,区位和体制是造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风险的重要因素;从外源角度,竞争环境、政策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是重要外在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勋来 刘晓倩 李文琪
以山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例,分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带来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生物医药集聚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存在区域差异,产业集群通过多重效应共同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并促进经济增长,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据此,提出扩大集群规模、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等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育宝 李国平
为建立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本文在比较分析国内外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和深入我国高新区重点是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培育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西安高新区 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耀辉 侯杰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产业,以集群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经济价值和时代意义。文章以珠海三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的历史和现状为例,论述了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企业、政府和智力机构等主体各自发挥的作用,归纳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是要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产业主体之间形成合力促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最后提出要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平台及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光东 丁洁 武博
在进行国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多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并针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瑨
美国罕用药物法案本意是用来鼓励制药产业研发和生产不具有商业价值的罕见药物,但是这项政策却对美国生物制药产业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罕用药物法案颁布的背景及其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并回顾了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然后以美国最成功的四家生物科技公司的发展为案例分析了罕用药物法案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科技推动和经济拉动罕用药物政策不但鼓励了罕用药的研发和生产还成功地推动了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关键词:
罕用药物法案 生物制药产业 生物科技公司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张蜜 陈一鸣 邓小云
技术预见是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技术路线图是当前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技术预见工具。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路线图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高技术预见活动的准确度,把握产业共性技术发展规律,整合技术资源且规避技术投资风险。本文采用专利地图分析法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共性技术进行遴选后,导出其几种发展趋势,绘制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近期(2012-2013年)、中期(2014-2017年)和远期(2018-2025年)的共性技术综合路线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梁平 郭曦 李珈
作者通过对重庆市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制定重庆市中长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调整和完善生物医药产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生物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等六条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 产业政策 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正楚 王姣 潘红玉
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采用2013-2017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为样本,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内源融资三种融资方式的生物医药产业融资效率的评价体系,测算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融资效率水平。结果表明:处于不同融资方式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融资效率水平较低,综合技术融资效率水平达到最优状态的企业数量比例在4.2%~13%之间;三种融资方式的综合融资效率水平从高至低排列顺序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基于Malmquist指数来看,三种融资方式的DEA-Malmquist指数均值均小于1,表明三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水平都呈下降趋势;从DEA-Malmquist指数的各分解指数来看,三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水平较低,都受纯技术效率水平下降的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