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3)
- 2023(9551)
- 2022(7800)
- 2021(7487)
- 2020(5921)
- 2019(13785)
- 2018(13862)
- 2017(27723)
- 2016(14789)
- 2015(16793)
- 2014(16809)
- 2013(16174)
- 2012(14784)
- 2011(13418)
- 2010(13722)
- 2009(12631)
- 2008(12334)
- 2007(11020)
- 2006(9847)
- 2005(8995)
- 学科
- 济(62140)
- 经济(62097)
- 管理(40756)
- 业(38348)
- 企(31139)
- 企业(31139)
- 方法(26492)
- 数学(24114)
- 数学方法(23549)
- 农(18159)
- 中国(15697)
- 贸(13948)
- 贸易(13939)
- 易(13610)
- 业经(13069)
- 财(13056)
- 地方(12682)
- 制(11773)
- 农业(11599)
- 策(10771)
- 理论(10353)
- 银(9986)
- 银行(9982)
- 融(9792)
- 金融(9789)
- 行(9620)
- 学(8890)
- 技术(8757)
- 环境(8229)
- 体(8191)
- 机构
- 学院(205445)
- 大学(200679)
- 济(86253)
- 经济(84342)
- 管理(80040)
- 理学(68374)
- 研究(68323)
- 理学院(67747)
- 管理学(66357)
- 管理学院(66007)
- 中国(54137)
- 京(41109)
- 财(40379)
- 科学(38607)
- 所(33641)
- 中心(31797)
- 江(31489)
- 财经(31125)
- 研究所(30015)
- 农(29465)
- 经(28170)
- 业大(26890)
- 范(26521)
- 师范(26327)
- 北京(26265)
- 州(25583)
- 经济学(25363)
- 院(25185)
- 财经大学(22965)
- 技术(22873)
- 基金
- 项目(132252)
- 科学(104710)
- 研究(101589)
- 基金(94200)
- 家(80408)
- 国家(79747)
- 科学基金(68941)
- 社会(63126)
- 社会科(59934)
- 社会科学(59922)
- 省(52604)
- 教育(48382)
- 基金项目(47876)
- 划(44178)
- 编号(43412)
- 自然(43340)
- 自然科(42374)
- 自然科学(42368)
- 自然科学基金(41586)
- 资助(40529)
- 成果(36051)
- 课题(31106)
- 重点(29783)
- 发(29346)
- 部(29310)
- 创(28068)
- 项目编号(26161)
- 创新(26137)
- 性(25797)
- 年(25784)
共检索到31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富有 于静
本文对欧盟由"准平行货币"向"单一货币"逐步推进的货币合作路径及其政策协调机制进行了探索。从中得到了5点启示,并结合东亚经济金融合作的状况,提出了东亚金融合作应实施渐进式、梯度推进的多重平行货币合作、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协调趋同的发展模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慧刚
文章首先论述了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然后通过比较货币合作的美元化模式和欧元模式,指出东亚货币合作模式应该是具有亚洲特色的、以“10+3”的合作机制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相结合的、多重的、动态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渐进式模式;最后探讨了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实现路径和阶段。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 路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慧刚
区域货币合作通常有三种模式,即主导货币区域化、单一货币联盟和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多重货币联盟模式是东亚货币合作的现实选择。多重货币联盟模式决定了东亚货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动态过程。东亚货币合作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来说,东亚货币合作可分三个时期进行:近期,建立危机救助机制;中期.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机制;远期,建立东亚单一货币区。
关键词:
东亚货币合作 模式选择 路径安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青
欧洲货币统一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欧元区国家预算政策的协调。按照欧盟的规定,成员国要想加入单一货币体系必须达到预算平衡方面的趋同标准(即政府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低于3%),成员国加入欧元区以后应努力实现基本平衡或结余的中期预算目标,除了经济出现严重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吉余峰 雷强
1999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承担起在欧元区制定单一货币政策的职能,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实践。为实现《欧共体组建条约》规定的维持欧元区物价稳定的首要目标,欧洲中央银行制定了相应的货币政策策略。通过确立货币政策策略的两个支柱(即根据M3增长率的参考值和根据其他经济、金融变量对物价波动的影响),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力图保证其货币政策取得预期效果。这为我国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若干有益的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醒侨
自2017年12月欧盟宣布争取在2019年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以来,欧盟主要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各方反应正面,各界普遍预期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有望正式成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首家区域性货币基金组织,将显著改变全球金融安全网的传统格局,IMF与区域性货币基金组织并存的时代即将来临。本文论述欧盟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政策考量因素及具体制度安排,分析欧洲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对欧洲货币联盟体系、全球金融安全网带来的潜在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欧盟设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借鉴意义,指出建设区域性金融安全网需要具备健全的法律基础、完善的配套机制和稳健高效的决策机制,同时区域性金融安全网要有合理的定位,明确与IMF在实施具体危机救助中的协调原则、分工安排和约束机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洪梅 汪晓红
作为两种典型的国际货币合作模式,欧元模式和东亚货币合作模式适应了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领域具有重要的代表意义。在国际区域货币合作的形成动因、路径选择、"锚货币"确立及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等方面,二者之间既有一定共性又有诸多区别,通过对比,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东亚货币合作的优长和不足之处、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快前行的方向所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纳德·麦金农
简介与概要在1997年的金融动荡历时一年之后,东亚五个主要债务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的经济都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其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都比恐慌时的最低汇率有了不同程度的升值,利率逐渐回落,出口增长(除了面向经济仍在下滑的日本的出口外)也已...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超萃 尹政平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不确定因素增多,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造成的溢出效应和回溢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给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带来了困难。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基于两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经济依存关系,剖析了制约两国协调货币政策的主要因素,并在两国已经开展的货币政策合作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货币政策协调方案。
关键词:
货币政策协调 经济依存 溢出效应 障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静萍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和各国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五种主要模式——BBC方案、亚洲货币联盟方案、日元区方案、东亚美元本位以及以人民币为核心的货币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BBC方案和亚洲货币联盟方案要优于其余三种方案,而BBC方案在目前最具可行性,它一方面尽量减少了汇率制度合作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可以比较充分地享受区域汇率制度合作带给区域经济的诸多好处。
关键词:
货币合作模式 比较 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楚国乐 吴文生
文章对美元与欧元充当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同一因素如贸易规模占比等对不同国家选择计价货币行为的影响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美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的模式在于与大宗商品进行绑定,影响其他货币被用作国际计价货币,欧盟成员国对计价货币的选择也受到这种绑定的影响。而欧盟以欧元作为国际计价货币,其影响仅体现在联盟内,并不影响非欧盟国家对国际计价货币的选择。文章认为真正的国际货币是第三国之间使用的货币,依赖进出口贸易权重的货币使用只是货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文章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在于,短期内可以通过贸易项与双边货币互换来推动人民币作为国际计价货币(欧元模式),但在长期应掌握大宗商品的计...
关键词:
计价货币影响因素 大宗商品 货币联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蓝中 郑伟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东亚各国采取的汇率制度是不同的。金融危机前,东亚各国大多保持稳定的汇率政策,本币实际上是钉住美元的。从1997年泰国受到冲击开始,泰国、印尼、韩国、新加坡等爆发危机的国家在政府干预未果的情况下,纷纷与美元脱钩,放宽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新功
在国际生产体系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始终不能摆脱美元,造成货币错配。解决货币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曾宪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