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6)
2023(7847)
2022(6478)
2021(5796)
2020(4703)
2019(10333)
2018(10304)
2017(18272)
2016(10205)
2015(11880)
2014(12121)
2013(11558)
2012(11410)
2011(10399)
2010(10771)
2009(9641)
2008(9675)
2007(9087)
2006(8263)
2005(7775)
作者
(31208)
(25989)
(25945)
(24430)
(16662)
(12396)
(11903)
(10112)
(9915)
(9629)
(8930)
(8755)
(8555)
(8398)
(8152)
(7989)
(7856)
(7700)
(7568)
(7549)
(6842)
(6498)
(6415)
(6188)
(6026)
(5898)
(5841)
(5817)
(5364)
(5282)
学科
(47816)
经济(47781)
(27997)
管理(27473)
(20793)
企业(20793)
中国(17851)
地方(17125)
技术(14578)
(13900)
方法(12850)
业经(11780)
数学(10733)
数学方法(10536)
农业(10142)
地方经济(9885)
(9584)
(8868)
金融(8866)
教育(8826)
(8612)
(8608)
银行(8592)
(8426)
(8424)
贸易(8414)
(8079)
理论(7996)
环境(7942)
技术管理(7864)
机构
大学(148206)
学院(147783)
(59153)
研究(58463)
经济(57677)
管理(50719)
中国(43014)
理学(41705)
理学院(41110)
管理学(40140)
管理学院(39863)
科学(35754)
(34356)
(30737)
研究所(27508)
(26350)
中心(25614)
(25468)
(25283)
(23989)
师范(23766)
北京(22915)
(21498)
业大(21385)
(20749)
农业(20308)
技术(19673)
财经(18917)
师范大学(18767)
(18703)
基金
项目(90665)
研究(70818)
科学(70221)
基金(60077)
(51951)
国家(51429)
科学基金(43025)
社会(42499)
社会科(40274)
社会科学(40267)
(38752)
教育(33539)
(31926)
基金项目(30848)
编号(30085)
(26370)
成果(25852)
自然(25400)
自然科(24795)
自然科学(24789)
资助(24674)
自然科学基金(24278)
课题(23190)
发展(21384)
重点(21277)
(21002)
(20104)
(19166)
(19068)
创新(18635)
期刊
(77120)
经济(77120)
研究(52208)
中国(43012)
教育(32314)
(25923)
学报(22106)
管理(21509)
科学(20916)
(18614)
农业(18583)
大学(17907)
技术(17904)
(15748)
金融(15748)
学学(15242)
业经(13514)
经济研究(12016)
(10165)
图书(10013)
技术经济(9416)
问题(9313)
科技(9184)
财经(9123)
(8937)
论坛(8937)
职业(8403)
(8123)
(8022)
国际(7964)
共检索到255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诚  杜云英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德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和芬兰等欧洲国家陆续将职业性院校合并升格为应用技术大学,形成与普通大学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双轨制格局。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类型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时至今日,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臧力克  黄利非  钱逸秋  
欧洲资格框架极大地推进了欧洲各国资格体系之间的透明度、兼容性和可比性。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在课程设置上与欧洲资格框架6级资格对接,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高等教育国际化、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两者对接应以"资格—学习成果单元—学习成果—学习成果要素—学习单元—专业课程—课程模块—人才培养方案"为路径,在对接中还应坚持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本构建课程体系、以关键能力培养为重点优化教学内容、以学时和学习成果综合考量设定课程学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纯  
德国教育部在10年前已经意识到通过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科研来适应日益变化的经济结构,调整了其资助路线的方向和重点,将重点放在资助应用技术大学与经济界、综合性大学和其他科研机构所开展的合作研究,不仅增加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附加值,也促进了德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倒逼一些基础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去思考,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优秀经验,如何立足地区特点、分析学校的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抓住应用科研建设的关键点,理性地向应用型本科转型成为现实的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怀振  姜卫兵  
环城绿带是有效抑制城市蔓延扩张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首先概要地介绍了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简史:并对欧洲部分城市的环城绿带建设作了简要剖析;总结了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环城绿带建设的有益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金良  周梦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环境资源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注入强劲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碳达峰行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静  张力跃  
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空间",加速欧洲共同体的互动交流。在这一背景下,瑞士应用科学大学的创建借鉴了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共体国家的经验,同时又在顺应本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形成自身发展特色,包括入学资格多样化且突显实践性;师资队伍要求高且注重国际化;资金支持力度大且来源渠道广;专业设置范围广且接轨地方经济与产业结构,为其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晓艳  
转型建设一批应用技术大学是对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因应,以其教师发展为主要策略的教师质量提升成为转型建设的关键内核。其中,包括教师发展观念的转型、组织与评价理念的转型、教师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教师发展机构职能定位的转型等。以转型建设应用技术大学为方向的院校应建立起教师发展在理念与实践上的自觉,关注教师发展真实需求,理解应用技术大学教师发展的内生性特质,建立起以院校为主体的教师发展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泽文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肩负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多重使命。建设应用技术大学既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切入点,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略。只有坚持深化改革,注重开放融合,着力队伍建设,增加专项投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形成开放与灵活的策略和机制,从而减少转型发展中思维定势的阻抗和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夏建国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未来转型的理想模式,其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价值。从生态位的视角出发,应用技术大学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生态空间,并从资源、空间、规模、动态发展等方面恰当把握,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祥云  钱宇航  陈方红  李冬妮  
在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是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与内涵发展阶段以及国家导向下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处在变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其转型本身就是错综复杂、多元化的。缺少教育家办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和评价体系尚不完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大学转型举步维艰的症结,需要在改革实践中,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以不断实现政府、学校与社会各司其职,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并形成相互配合的转型体制,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名至实归其"应用技术型"的定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长远  齐珍  
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初步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规范发展和新世纪的规模扩张三个阶段。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技术大学通过"试点"、"升格"和"转型"等方式逐渐发展成为培养本科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对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在资源配置不足、缺乏社会认可、专业特色不明显和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应用技术大学的未来发展应该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应用技术大学相适应的师资队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毕文健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独立学院普遍完成"一次创业",进入"二次创业"的新阶段。独立学院应定型"应用技术大学",学科专业建设从"依托母校、高位起步,跨越发展"向"扎根地方、融入产业、和谐共生"过渡,师资队伍建设从以母体校学术型师资为主向"学术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队伍过渡,人才培养从与母体校同质培养向"现场工程师"培养过渡,办学功能从以人才培养为主向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一主两翼"过渡,文化建设注入产业发展的元素,资源配置从依靠举办双方支持向开放办学、融合发展过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立平  
以高质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研究服务地方,既是应用技术大学的本质属性、社会职责,更是其科学发展路径。应用技术大学应科学定位、深化改革,实现成功转型。要优化与构建呼应地方产业结构需求的学科专业结构;构建以专业技术能力体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突破制约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主要瓶颈;建立政产学研用良性互动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我国以专科为主体的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进入以提升质量和加强内涵建设为特征的发展时期。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目标的推进及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以应用技术大学为主体的本科及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程。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普通大学并行、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和面向工作生活的高等教育类型。其是在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研发创新、服务就业和区域发展及促进终身学习等多重使命。应用技术大学在具体的办学和人才培养上具有如下特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社会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左远志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应用技术大学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工程师社会地位的失落、区域发展需求匹配性和转型期的矛盾等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带来冲击和挑战。面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向转型应用技术大学倾斜的政策利好,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举办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经验,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应采取把教师转型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地位、谋求政府和市场的实质参与、实行校内选择部分专业试点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