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7)
- 2023(7087)
- 2022(5895)
- 2021(5495)
- 2020(4672)
- 2019(10346)
- 2018(10140)
- 2017(19029)
- 2016(11020)
- 2015(12355)
- 2014(12313)
- 2013(11456)
- 2012(10692)
- 2011(9662)
- 2010(9858)
- 2009(9180)
- 2008(9159)
- 2007(8356)
- 2006(7474)
- 2005(7053)
- 学科
- 济(37401)
- 经济(37329)
- 管理(36342)
- 业(30229)
- 企(26918)
- 企业(26918)
- 财(14689)
- 制(14635)
- 方法(14177)
- 中国(12397)
- 数学(12093)
- 数学方法(11952)
- 体(11083)
- 农(9944)
- 体制(9631)
- 业经(9603)
- 务(9211)
- 财务(9192)
- 财务管理(9170)
- 企业财务(8812)
- 教育(8146)
- 学(7584)
- 银(7439)
- 银行(7426)
- 融(7303)
- 金融(7301)
- 行(7083)
- 理论(6922)
- 划(6708)
- 环境(6622)
- 机构
- 大学(155107)
- 学院(147793)
- 济(60287)
- 经济(58962)
- 管理(54044)
- 研究(52237)
- 理学(46432)
- 理学院(45820)
- 管理学(44994)
- 管理学院(44681)
- 中国(37925)
- 京(32464)
- 财(32207)
- 科学(29074)
- 所(25277)
- 财经(24715)
- 江(23377)
- 中心(22806)
- 研究所(22546)
- 经(22402)
- 范(22013)
- 师范(21814)
- 农(20882)
- 北京(20607)
- 院(19663)
- 业大(19474)
- 经济学(19267)
- 财经大学(18423)
- 州(17844)
- 师范大学(17811)
- 基金
- 项目(97295)
- 科学(78004)
- 研究(74590)
- 基金(70855)
- 家(60780)
- 国家(60270)
- 科学基金(52070)
- 社会(48956)
- 社会科(46310)
- 社会科学(46298)
- 省(37550)
- 教育(36914)
- 基金项目(36884)
- 划(32308)
- 自然(31608)
- 自然科(30847)
- 自然科学(30839)
- 自然科学基金(30310)
- 编号(29715)
- 资助(28213)
- 成果(26826)
- 制(24416)
- 部(23130)
- 重点(22968)
- 课题(22443)
- 大学(20978)
- 创(20622)
- 教育部(20540)
- 国家社会(20297)
- 发(20198)
共检索到235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怀德
欧洲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和英国的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特色明显。几乎所有大学的校长都由全校师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选举产生,政府只是履行批准任命手续。选举坚持尊重教师意志、公开透明、充分竞争等原则,具有较为严格的制度基础和程序规范。大学校长在任期内的职权和责任比较明确。大学议会、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等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保障大学校长既能够充分行使职权,又能够承担相应的责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洋 龚怡祖
"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作为一种制度设计的改革取向,并不能必然实现公众所期待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在现实中,校长既是沟通学术与行政的关键使者,也是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筹资者,让这一角色远离学术决策中心并不妥当。在我国,导致这种简单化改革取向的根源在于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行政化。为此,在大学校长选拔制度的去行政化改革中,应谋求建立一种大学、政府、市场多方选择力量较为平衡的选拔体制。
关键词:
大学校长 学术委员会 校长选拔制度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喻恺 田原
在考察了25所亚洲一流大学的校长选拔模式后发现,采用内部提拔模式的大学占大多数,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在校长选拔模式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而在同一国家或地区中,不同大学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也可能带来特定的选择倾向。从成立时间上看,新兴大学相较传统大学更容易接受外部选聘的校长;从国别或地区上看,国际化程度较高的香港的大学校长拥有极高的外部选聘,尤其是国际化选聘的比例,而日本大学的校长则多为本校培养,多具有完整的本校学习和工作经历。
关键词:
亚洲一流大学 大学校长 校长选拔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坚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象征和标志,对大学的发展意义重大。教育是人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校长的教育背景对其工作成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知名大学校长都是兼具学者的深远思想和独立品格,政治家的坚毅果敢和灵活敏锐,以及管理者的知人善任的综合型人才。他们的教育背景具有共同之处,即具有高学历、多元的知识结构、名校就读经历以及多元教育背景等。这些特点为我国选拔大学校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标准。
关键词:
大学校长 教育背景 校长选拔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立国 赵阔
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美国等五国对大学校长遴选机构、方式与范围等都有明确规定,具有鲜明的制度化、法治化特点。各国大学遴选制度虽各具特点,但都由包含多元利益相关者、体现民主协商的遴选机构负责选举,力图保证遴选的公正客观,满足国家及地区的多元目标与特色需求,反映校内外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权益。各国大学校长遴选制度既反映大学治理的基本规律,又受制于国家及地区高等教育传统与治校理念。既要完善大学校长遴选制度设计,又要发挥个体(包括校长、遴选委员会成员、政府官员)在制度运行中的能动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映川
实施薪酬激励,是破解大学校长职业化困境的切入点。现行的校长薪酬只是"身份制"工资,而非与管理能力和绩效挂钩的业绩工资。由于校长薪酬既缺乏外部竞争力又缺乏内部公平性,未能体现出校长的管理绩效。因此,要推进大学校长职业化,亟需参照市场化薪酬决定机制提高薪酬水平,优化薪酬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重建大学校长薪酬制度。
关键词:
大学校长 职业化 薪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明东 刘永 郭梅
大学校长的任期和大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大学校长应有一个较长的任期。我国大学校长的任期较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较长的校长任期做保障,大学校长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要制定学校章程。
关键词:
大学校长 任期 章程 教育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以珠江三角洲四所地方大学校长为对象,进行教育叙事探究,以了解地方大学参与者眼中的大学治理,了解他们的立场和理念。校长们就地方大学的生长环境、地方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大学与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叙述,从大学校长的个人经验叙事角度揭示了地方大学治理的历史真相。由此分析了影响地方大学发展的各种因素,即地方大学治理是一个在互动中学习的过程,政府权力边界模糊是矛盾的制度原因,大学价值观的分歧是矛盾的观念原因,地方大学定位的争议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地方大学的发展受制于三种外部力量,等等。
关键词:
地方大学治理 大学校长 叙事探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两体三维"的理论建构,即以大学校长为主体,大学校长对大学的管理有"专心的事业、专长的从业、专门的职业"三个"专"的维度,以政府为主体,让大学校长有"负责的动力、负责的权力、负责的能力"三个"力"的维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郑莉
完善大学校长遴选机制,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市场是影响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大学校长遴选要求变革一元主导的校长遴选制度,要求遴选职业化的校长对大学进行专业化管理,要求政府作为制度供给者建立大学校长职业化制度。加利福尼亚大学总校长遴选中,多元主体的参与、评选标准的变化性和制度保障等经验为我国大学校长的遴选主体、遴选制度、遴选标准、遴选过程四个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治理能力现代化 校长管理专业化 校长遴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卫兵 顾海良 周川
答辩时间2011年9月本文在大量已有的个别性研究基础上,尝试对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进行专门的整体性研究,文献研究法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本文所搜集的文献主要包括年鉴、民国档案汇编、大学校史、人物传记等,尽可能翔实地将中国近代国立大学校长这一群体展现出来。本文研究的"国立大学校长",特指从1912年至1949年间中华民国的国立大学校长。在短暂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诸多变迁,社会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