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1)
2023(3444)
2022(2989)
2021(2834)
2020(2276)
2019(5362)
2018(5249)
2017(9629)
2016(5518)
2015(6385)
2014(6105)
2013(6261)
2012(6329)
2011(5821)
2010(5755)
2009(5165)
2008(5102)
2007(4715)
2006(4334)
2005(4106)
作者
(19288)
(16190)
(16149)
(15245)
(10271)
(7926)
(7329)
(6316)
(6262)
(5892)
(5649)
(5580)
(5528)
(5418)
(5293)
(5007)
(4889)
(4877)
(4860)
(4724)
(4227)
(4159)
(4070)
(3841)
(3673)
(3637)
(3594)
(3520)
(3417)
(3368)
学科
(21876)
经济(21841)
管理(13057)
(10671)
(7999)
方法(7822)
(6925)
地方(6913)
数学(6882)
数学方法(6778)
(6688)
企业(6688)
中国(5819)
农业(5474)
(4267)
贸易(4257)
(4120)
(4108)
业经(4040)
(3978)
地方经济(3775)
(3678)
金融(3676)
关系(3326)
环境(3189)
(3017)
银行(2986)
(2914)
(2862)
教育(2837)
机构
大学(80763)
学院(78583)
研究(37273)
(30916)
经济(30253)
中国(27907)
科学(25572)
管理(24821)
(24579)
(21636)
理学(20867)
理学院(20503)
农业(19973)
管理学(19914)
研究所(19892)
管理学院(19812)
(19480)
业大(16612)
中心(16304)
(13690)
(13550)
(13332)
(12763)
北京(12420)
科学院(12334)
农业大学(11987)
(11475)
(11228)
(11221)
师范(10962)
基金
项目(55264)
科学(41501)
基金(39356)
(38313)
国家(38032)
研究(35413)
科学基金(29428)
自然(21132)
社会(20901)
自然科(20583)
自然科学(20570)
基金项目(20541)
(20541)
自然科学基金(20217)
社会科(19585)
社会科学(19579)
(19125)
资助(16874)
教育(15770)
重点(13651)
编号(13276)
(12671)
计划(12466)
(12154)
科技(11753)
成果(11275)
科研(11222)
(10683)
(10681)
创新(10138)
期刊
(37265)
经济(37265)
研究(24160)
(22579)
中国(21899)
学报(20377)
科学(16965)
农业(15964)
大学(14306)
学学(13429)
管理(10167)
教育(9499)
(9465)
(8743)
(7611)
金融(7611)
业大(6245)
技术(6151)
世界(5982)
国际(5468)
经济研究(5390)
农业大学(5315)
(5033)
业经(4959)
资源(4939)
问题(4879)
图书(4752)
财经(4712)
(4701)
(4263)
共检索到134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8年12月11日发布的《2018年欧洲及中亚粮食安全和营养区域概况》指出,根据"粮食不安全体验量表"定义,欧洲和中亚有逾1 400万成年人和约470万儿童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报告对相关国家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分析,数据涉及膳食能量供应,发育迟缓和消瘦、贫血、超重和肥胖等营养指标,以及饮食变化的影响。基于"粮食不安全体验量表"数据估计,2015—2017年,该区域近10亿人口中约2.1%处于严重粮食不安全状态。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东群  唐盛尧  李先德  
亚洲有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在目前全球粮食供给偏紧情况下,亚洲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与亚洲国家在粮食安全领域开展了一些合作,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和统一规划、投入更多资金,制定细致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促进中国和亚洲国家粮食安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骏  龚新蜀  
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和地区的稳定,是中亚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对于部分高度依赖粮食进口的中亚国家。依据FAO对粮食安全的定义,本文从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获取能力以及粮食摄入能力和利用率3个方面分析了中亚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结果表明,除哈萨克斯坦以外,中亚国家的粮食安全尚处于较低水平。针对中亚国家目前所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结合中亚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改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章秀福  王丹英  方福平  曾衍坤  廖西元  
在分析水稻生产历史、粮食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指出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具重要地位,水稻的稳定增产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起基础作用;在对国内外水稻单产水平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提出水稻单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可以满足我国未来对稻谷的需求;探讨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水稻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董林  李春顶  
俄乌冲突导致俄乌两大“粮仓”的粮食生产和出口遭受重创,国际市场粮食供应趋紧,粮食期现货价格全面上涨,粮食恐慌波及全球。因粮食安全问题中东和非洲地区长期具有脆弱性、持续性、敏感性、诱发性和政治关联性等突出特征,导致其粮食安全在此次俄乌冲突局势下遭受严重冲击并带动恐慌情绪向全球蔓延扩散,引发区域内粮食面临断供、社会动荡加剧和政治风险上升等一系列潜在不稳定因素,外溢形成全球性的粮食恐慌,促使粮食通胀压力剧增、国际力量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扩散、粮食外交抬头等不确定性增加,中东和非洲的粮食危机已经演化成全球性的粮食安全公共事件。中国作为粮食进口大国,应高度重视中东和非洲粮食危机和全球性粮食恐慌,树立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化国内生产供给能力,加强内循环和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筑牢粮食安全的“护城河”;加强粮食供应链各环节的监管和监测,释放坚持对外开放的积极讯息,调控国内外舆论导向,稳定国内市场和国际合作伙伴的整体预期;加强粮食贸易治理,开展粮食供应链的补链和强链工作,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为国内粮食安全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5月20日联合国世界蜜蜂日庆祝活动在罗马举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庆祝活动中强调,全球蜂群数量下降对一系列事关人类福祉和生计的作物构成严重威胁,各国应采取更多措施保护我们在抗击饥饿和营养不良斗争中的关键盟友。在世界许多地方,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正在大量减少,主要原因是集约化耕作方式、单一种植、过度使用农业化学品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气温上升,这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还影响营养水平。如果这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宏  胡立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欧相继制定了粮食援助政策,其根本目的主要有:一是为了解决余粮问题以及其他农产品剩余问题;二是为了拓展海外第二市场;三是为冷战及全球霸权战略服务。这样的政策取向,加剧了非洲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其长久的负面影响至今犹存。非洲国家要构建自主的粮食安全体系,首先应摆脱对关欧粮食援助的依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丽娜  
为探索2020年以来的粮食安全危机问题,基于新冠疫情暴发后全球粮食市场的价格指数和供需情况,以中亚地区粮食安全问题为案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虽未出现饥饿威胁,但社会经济动荡的风险仍相当明显,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在西方持续拱火俄乌局势的背景下,极端天气、粮食出口限制和能源危机等进一步恶化中亚粮食不安全状况。当前中亚粮食安全问题的产生除国际环境外,还受到自然生态条件、农业经济政策、人口问题等因素叠加影响。为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亚国家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粮食安全战略,在提升粮食供给保障水平的同时,借助上合组织和欧亚经济联盟等实现深度合作以增强粮食储备能力,构建更具韧性的中亚粮食安全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柯瑶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及生态安全等诸多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通过系统性地阐述了与粮食安全有关的激素滥用、农药制剂残留和基因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破坏等生态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与我国国情相匹配的农业格局,合理利用生物技术以提高转基因生物安全性以及加大政府监测力度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一系列对策,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协调同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白石和良  刘启明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任柏强  黄焕文  张一力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各国政府普遍采取保护政策。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粮食安全观是没有生命力的,而自由贸易则是粮食经济中形成安全和效率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全面放开粮食收购、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运用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粮食生产与价格的波动。认为我国粮食产量与价格波动大,并且价格波动比产量波动更大,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产量与价格有密切的关系,价格是产量变化的原因,所以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应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稳定持续增长和价格的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帅传敏  张琦  
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来看,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比提高粮食产量更为重要;我国应该适当扩大进口我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以适度的国际交换来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效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由粮食商品的特殊属性和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变革的普遍规律;我国应在放开粮食收储市场的同时,加强对粮食市场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以确保一个拥有13亿人口大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贵现   郭玲霞   秦路  
本文通过构建粮食安全韧性分析框架,主要利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了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存在的问题,考察了中国的贡献及不足,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1)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直观的问题是生产能力不足,深层次的问题是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2)中国对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合作农户家庭韧性的提升,能够纠正部分权力和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但影响范围有限。(3)中国需要加强与当地民众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同时加强不同项目间或企业间的配合,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和协调,提高影响力。(4)中国模式和中国贡献具有世界意义,但是需要非洲国家和民众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韧性建设发生实质性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