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6)
2023(5880)
2022(5099)
2021(4961)
2020(4288)
2019(9956)
2018(9952)
2017(18447)
2016(10019)
2015(11711)
2014(11695)
2013(12068)
2012(11698)
2011(10933)
2010(10935)
2009(10200)
2008(10184)
2007(8826)
2006(7957)
2005(7664)
作者
(29106)
(24327)
(24265)
(23615)
(15623)
(11566)
(11179)
(9565)
(9350)
(8815)
(8580)
(8281)
(8085)
(7922)
(7868)
(7555)
(7174)
(7125)
(6993)
(6854)
(6546)
(5909)
(5880)
(5552)
(5508)
(5467)
(5436)
(5344)
(4897)
(4885)
学科
(46409)
经济(46353)
管理(25974)
(23580)
方法(20713)
(18838)
企业(18838)
数学(18399)
数学方法(18270)
中国(16608)
(12028)
贸易(12014)
(11772)
(11238)
(10723)
(10110)
(9823)
(8524)
银行(8510)
(8291)
业经(8102)
(7922)
金融(7921)
关系(7568)
(7252)
(6878)
地方(6746)
农业(6719)
(6614)
环境(6603)
机构
大学(154382)
学院(146409)
(70732)
经济(69560)
研究(59917)
管理(53926)
中国(49139)
理学(45331)
理学院(44729)
管理学(44112)
管理学院(43832)
(34490)
科学(33400)
(31960)
(30806)
研究所(27865)
中心(26577)
财经(25251)
经济学(23451)
(23356)
北京(23052)
(22365)
(21632)
经济学院(21020)
(20856)
(20297)
师范(20167)
财经大学(19026)
业大(18382)
科学院(18031)
基金
项目(92608)
科学(73905)
基金(71218)
研究(67182)
(62619)
国家(62181)
科学基金(52462)
社会(45704)
社会科(43437)
社会科学(43431)
基金项目(36334)
自然(32490)
自然科(31777)
自然科学(31764)
自然科学基金(31281)
教育(30773)
资助(30614)
(29851)
(27585)
编号(24947)
(23064)
成果(22556)
中国(21608)
重点(21147)
国家社会(20496)
教育部(20245)
(19274)
人文(18415)
(18362)
大学(18265)
期刊
(78166)
经济(78166)
研究(50988)
中国(32560)
学报(23888)
(22948)
科学(22448)
管理(21128)
(20010)
大学(18475)
(18193)
金融(18193)
学学(16663)
教育(15734)
经济研究(13792)
农业(13307)
财经(13145)
(12693)
国际(12128)
(11531)
世界(11259)
图书(10680)
问题(10587)
技术(10496)
业经(8807)
(8184)
书馆(7872)
图书馆(7872)
理论(7525)
技术经济(6978)
共检索到241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哈战荣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欧洲九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为了一致行动而建立的情报局机关刊物。该刊物对新中国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及成就进行了大量宣传与报道,对加强我国与世界其他爱好和平、渴求民主的各国人民加强互信、长存友谊贡献很大,也对当前学者研究新中国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成就和经验等提供了原始史料,学术研究意义也很重大。但是,目前对这份刊物及其发挥过的重大作用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对其创刊与发行的历史过程进行回顾、宣传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貌进行展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作用进行肯定,意义都很重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晓玲  
系统梳理与总结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的历史演变,不仅可以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对于讲好中国共产党审计历史、传播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制度,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思想史角度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进行了系统性与理论性的梳理、提炼与总结。研究发现:(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经历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三个发展阶段,即1921-1926年以认识审计本质及其重要性为主要特征的思想产生阶段,1927-1936年以认识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为主要特征的思想初步形成阶段,1937-1949年以认识审计功能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思想发展阶段。(2)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有三个重要理论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财政与监督理论,二是中国传统的国家审计思想,三是西方审计方法与理论。(3)中国共产党审计思想具有三大理论创新。一是在坚持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深化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监督思想,指出了国家审计的本质,强调了审计独立性,拓展了审计功能;二是改变了中国传统国家审计的封建专制理念,强调民主法治;三是突破了西方审计理论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审计目标,将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审计的根本目标。
[期刊] 求索  [作者] 丁小芳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构建阶段、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创新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深入推进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具有其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不断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实质、广大人民的鲜活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演进方向。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星泽  喻斯敏讷  王月丽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观。这一分配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以"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目标,以解决当时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为出发点,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未来应通过赋予劳动者剩余分配权利,提高劳动者的分配地位,节制资本权利,体现物为人所用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等措施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分配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妮娜  史卫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全面而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税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及根据地时期的税收实践。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均通过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税收主张;根据地建设时期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升华,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适合中国实际的税收思想和制度体系,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中国共产党在税收思想的构建和税收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报刊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经验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荣  李振鹏  
党员人力资本的测量鲜有研究。利用全国各地不同分区的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来衡量全国各区域党员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均匀性,对比结果表明二者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两者相比较,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下降幅度更大;党员人力资本平均存量逐年均高于全国人口人力资本存量,且两者之间的距离逐年增大。比较民族边疆地区与全国的党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则差距更大。因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使全国各区域的结构平衡应是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建设的努力目标之一。同时,加强人均党员人力资本的积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党组织建设中,为这些区域党员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务人才,制定吸引高端党务人才的进人用人机制,将是缩小地区党员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宏毅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经过八十余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体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农民主体论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主客体之争——重农抑或轻农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几千年来,农业始终在中国社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茂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经济国情及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点,并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礼庆  常翠鸣  
我们党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一代代来华留学生的身影活跃在世界各个领域,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互信、经贸关系、科研合作、教育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外友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要继续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同化,推动来华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演进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历史成就的取得,逐渐形成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历史自信的内涵和视域不断拓展,历史自信的程度和水平日渐提升。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以党史自信为核心,是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交织,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既基于历史真实和历史事实,又蕴含国际比较和世界视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一年前的9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到委属单位调研时指出,"要着力办好自己的刊物,办成有国际国内影响力、具有权威性的核心刊物,宣传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办好媒体,利用好网站、微信等信息平台,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发出正面声音和权威性研究成果,通过转载、引用、评论等增强社会影响力。"一年来,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领导下的新闻
关键词: 何立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乔  吴宗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透过历史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回顾党的百年治税历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百年治税思想的精髓。这主要基于党百年治税的基本逻辑以及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实践。具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思想是党的初心使命和服务宗旨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与中国传统赋税思想的发展融合,是党领导人民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从实践的角度看,全面总结建党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税收政策与成效,"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思想主线更加凸显。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甘小武   周巍   柳光强  
中国共产党财政工作中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强调人民政府以公共权力为依据,通过税收筹集财政收入;同时,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使广大民众受益。文章详细阐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苏区财政、边区财政和解放区财政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原则的遵循,即如何以税收的形式筹集财政收入,又将税款用之于民的过程,并分析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财政政策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财政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实践的缩影,其中贯穿的基本原则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基本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重一  熊新文  
在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 ,并在这个基础上 ,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表明 ,她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思想 ,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不同任务、手段、途径和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英茹  吉小东  
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移北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及贸易政策,对我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这些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以资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