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69)
- 2023(8147)
- 2022(7170)
- 2021(6707)
- 2020(5875)
- 2019(13912)
- 2018(13588)
- 2017(27067)
- 2016(14845)
- 2015(16617)
- 2014(16763)
- 2013(16776)
- 2012(16154)
- 2011(14596)
- 2010(15042)
- 2009(14055)
- 2008(14301)
- 2007(13219)
- 2006(11667)
- 2005(10531)
- 学科
- 济(62509)
- 经济(62451)
- 管理(40575)
- 业(39453)
- 企(31069)
- 企业(31069)
- 方法(27999)
- 数学(24953)
- 数学方法(24617)
- 农(18582)
- 财(16818)
- 中国(16117)
- 贸(13645)
- 贸易(13638)
- 易(13263)
- 地方(12934)
- 学(12909)
- 制(12172)
- 业经(11875)
- 农业(11854)
- 策(10717)
- 银(10253)
- 银行(10230)
- 行(9739)
- 务(9659)
- 财务(9628)
- 财务管理(9604)
- 融(9523)
- 金融(9520)
- 和(9169)
- 机构
- 大学(213975)
- 学院(213475)
- 济(90840)
- 经济(88824)
- 管理(80635)
- 研究(75811)
- 理学(68447)
- 理学院(67685)
- 管理学(66429)
- 管理学院(66009)
- 中国(58510)
- 京(45778)
- 科学(45724)
- 财(43363)
- 所(39737)
- 农(38368)
- 研究所(35816)
- 中心(35224)
- 江(34318)
- 财经(33338)
- 业大(32293)
- 农业(30191)
- 经(30085)
- 北京(29355)
- 范(28258)
- 师范(28028)
- 经济学(27671)
- 院(27292)
- 州(26778)
- 经济学院(25004)
- 基金
- 项目(134952)
- 科学(105151)
- 研究(99614)
- 基金(96596)
- 家(84142)
- 国家(83454)
- 科学基金(70068)
- 社会(61264)
- 社会科(58036)
- 社会科学(58015)
- 省(52641)
- 基金项目(50252)
- 教育(46189)
- 自然(45011)
- 划(44812)
- 自然科(43912)
- 自然科学(43895)
- 自然科学基金(43112)
- 编号(41720)
- 资助(40850)
- 成果(35535)
- 重点(30796)
- 部(30341)
- 发(29681)
- 课题(29408)
- 创(27266)
- 科研(26154)
- 性(25854)
- 教育部(25739)
- 创新(25489)
共检索到329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馨
2015年1月23日,欧洲央行宣布自3月起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增至600亿欧元,购买范围扩大至公共债券领域,并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这意味着欧央行新一轮总量达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已正式启动。本文将对欧央行新一轮QE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做简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美国拟实行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经给其他国家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对美元的依赖程度较深的新兴市场经济,遭受的打击更大。具体表现为本币被动升值、资产价格高企、通胀压力加大、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减弱。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如汇率干预、资本管制、贸易保护等,迄今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国货币政策陷于诸多两难之中。近期央行的加息行为显示,中国已经摆脱美国的羁绊,不再为美国的货币政策失当买单。
关键词:
量化宽松 汇率干预 加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明
QE3的推出有可能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入压力,同时也加剧了未来美联储通过"退出策略"回收流动性的挑战2012年9月14日,美联储终于宣布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美联储将以每月0400亿美元的规模购入机构按揭证券(MBS)。在今年年底扭转操作到期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晓阳
美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大宗商品、金融股市等迅速作出反响。首先,商品价格全线上涨。2010年11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继续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后,商品期货市场全线上扬。2010年11月5日,中国期货市场各品种高开高走,全线大涨。其中橡胶涨停开盘,1105合约报35025元/吨,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当天收盘,PTA、棉花、锌、豆油、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期货均告涨停,其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任哲
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率不断走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欧央行前期推出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私人部门资产购买计划收效甚微。2015年1月,经过漫长的争议和等待,正当美联储逐步减少购债,开始考虑转向加息周期时,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正式出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检验,从量化宽松政策后欧元区的经济金融表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廖群
问题更在于,新一波量化宽松大潮对于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加速的作用必然大于对发达经济体通胀的推动作用继欧洲央行(ECB)和美联储(FED)分别于2012年后4个月推出OMT和QE3/QE4后,日本央行(BOJ)于2013年1月22日宣布新的无限期每月购买1450亿美元(13万亿日元)国债的计划。这样,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发达经济体在5个月时间内先后都"理直气壮"地推出了具"无限"性质的新一轮量化宽松。另一主要发达国家英国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加入这一轮量化宽松的大合唱,但估计也将会继日本之后择机加入。新兴市场经济体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关键词:
美国 市场流动性 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苟天昱
2015年1月22日,欧央行宣布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基于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使用政府债券收益率、股票市场价格和汇率(欧元/美元)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方法估计其对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可显著改变政府债券收益率、股票市场价格和汇率(欧元/美元)等金融指标,但并非总是如此,效果也未必持久,且对中国金融市场并无显著溢出效应。政策效果取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性质(强或弱)和具体经济体,也取决于市场预期和沟通情况。量化宽松政策终非治本之道,中国需要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发力,特别是发挥结构性调整功能,才能提供良好的经济解决方案。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珏
本文对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效进行分析,认为总体上该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一些部门投资扩大,耐用消费品支出增加,股市出现价格指数上升趋势。但是,房地产市场复苏缓慢,建筑投资依然低迷;工薪收入增额下降和较高失业率的存在,以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使得个人消费支出难以迅速扩大。此外,该政策推动了国家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政府信用等级下降,投资者风险增大,这些因素反过来进一步使得投资者信心不足,就业岗位创造艰难,GDP增长疲软。该政策虽使金融市场流动性增加,但"促进投资、刺激消费"的两大目标并未充分实现。
关键词:
美国经济 美联储 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潘诺
经过漫长的争议与等待,欧洲央行版"量化宽松"政策正式出炉。2015年1月22日,欧洲央行在2015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主要再融资、隔夜存款、隔夜贷款三大利率不变,将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利率降低10个基点,同时宣布自3月份起每月购买600亿欧元公共及私营部门债券直至2016年9月底,以达到预期通胀目标。本次欧版QE推出的时点、规模、结构和风险分担形式呈现以下特点:第一,购债时点推迟至3月份。虽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仁信 程勇
洛伦佐·比尼·斯马吉(Lorenzo Bini Smaghi)1956年出身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并获经济学博士,先后供职于意大利央行、意大利财政部、欧洲货币研究所(欧洲央行前身)。2005年6月,斯马吉任欧洲央行执委,分管国际、法律及行政等部门。2011年11月,由于来自意大利的德拉吉出任欧洲央行行长,根据欧洲不成文的约定,同属意大利人的斯马吉不得不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2012年三季度,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积极,纷纷采用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长乏力和避免政治选举带来的经济运行不稳定。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也随总需求明显回落,实际利率转正,为货币进一步宽松留出一定空间。我国经济在三季度也出现了触底回升的态势,供给面的工业增加值和需求面的消费,出口和投资数据都出现了微升。展望四季度,我们认为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宗良
2012年10月24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第40期"经济每月谈",主题是"积极应对国际冲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对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的背景、目标、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分析。他认为,QE3对美国经济利大于弊;对全球经济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压力,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加大货币政策调控难度,我国外汇储备资产面临再度贬值,美国企业竞争力加强后,倒逼中国企业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琳
为应对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美联储于2008年10月份启动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2010年11月份再度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拟于半年内向市场投放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目前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良好,特别是2010年12月份公布强劲经济数据后,2011年1月6日美国再次重申将继续实施第二轮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