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2)
2023(10527)
2022(8982)
2021(8302)
2020(6997)
2019(15969)
2018(15804)
2017(30282)
2016(16211)
2015(18116)
2014(17948)
2013(17785)
2012(16594)
2011(15162)
2010(15228)
2009(14329)
2008(14161)
2007(12870)
2006(11467)
2005(10564)
作者
(49701)
(41228)
(41074)
(39011)
(26107)
(19765)
(18750)
(16171)
(15650)
(14539)
(13964)
(13578)
(13448)
(12989)
(12738)
(12685)
(12427)
(12152)
(12024)
(11914)
(10345)
(10273)
(10153)
(9384)
(9383)
(9123)
(9107)
(9061)
(8349)
(8080)
学科
(64956)
经济(64872)
管理(43697)
(40680)
(31150)
企业(31150)
方法(28388)
数学(24742)
数学方法(24552)
(23819)
贸易(23805)
(23117)
中国(20320)
(18695)
(17002)
(16129)
(13658)
(13317)
银行(13265)
业经(13035)
(12798)
(12752)
金融(12745)
(11606)
农业(11276)
地方(10837)
关系(10213)
(9915)
理论(9607)
技术(9291)
机构
大学(240093)
学院(237454)
(103621)
经济(101662)
管理(87229)
研究(85858)
理学(74497)
理学院(73639)
管理学(72444)
管理学院(72016)
中国(66299)
(51050)
科学(50480)
(49444)
(46186)
(44638)
研究所(40166)
财经(38864)
中心(37800)
业大(37443)
农业(36826)
(35319)
(35197)
北京(32696)
经济学(32217)
(30866)
经济学院(29367)
(29271)
财经大学(28846)
师范(28838)
基金
项目(152596)
科学(118226)
基金(111028)
研究(108190)
(99261)
国家(98467)
科学基金(81664)
社会(69504)
社会科(65958)
社会科学(65939)
基金项目(58299)
(57990)
自然(52592)
自然科(51415)
自然科学(51393)
自然科学基金(50490)
(49931)
教育(49300)
资助(45481)
编号(42801)
成果(35306)
重点(34617)
(34406)
(32671)
(31721)
课题(30031)
创新(29763)
科研(29651)
国家社会(29364)
教育部(29095)
期刊
(113233)
经济(113233)
研究(73640)
中国(47228)
学报(42794)
(41160)
(36162)
科学(36159)
管理(32640)
大学(31832)
学学(30120)
农业(27553)
(26658)
金融(26658)
教育(23146)
经济研究(20459)
(19908)
财经(19692)
业经(18748)
国际(17893)
技术(17781)
(16922)
问题(16835)
(15076)
商业(12891)
世界(12196)
理论(11855)
(11491)
技术经济(10962)
业大(10834)
共检索到367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胡稹  
1993年1月1日,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已经实现。1975年5月,中国与欧共体建交,随之中国与欧共体的贸易有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中国与欧共体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主要原因是中国对欧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裴万辉  
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将于1993年1月1日正式宣告建立,实现人员、资本、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届时,就会形成一个拥有3.4亿人口的高水准的消费市场。但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中国和欧共体之间的贸易发展还很不完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据欧共体统计,中国向欧共体的出口额仅占其进口额的0.5%左右,中国自欧共体的进口额不足其出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祝宝良  
欧共体12国已于1992年底建立了一个拥有236.6万平方公里面积、3.46亿人口的内部统一市场。市场内部将逐步取消一切有形的、技术的和财政的边界障碍,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
[期刊] 预测  [作者] 祝宝良  
80年代以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最引人注目的区域集团就是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已1992年底实现了内部统一市场。统一大市场的基本目标是在欧共体内逐步取消一切有形的、技术的和财政的边界障碍,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一个拥有236.6万平方公里面积,3.46亿人口的大市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骥  
(一)为振兴西欧经济,对付美日经济和科技上的挑战,提高西欧在世界上的地位,1985年欧洲共同体首脑会议决定,将于1992年底实现内部统一大市场。大市场的基本目标是,在欧共体内逐步取消边界、技术和税务三大无形和有形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傅东辉  
一、欧共体共同贸易政策面临重大改革1985年雅克·德洛尔就职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后,发表了著名的白皮书,提出了分阶段实现内部市场的目标。经1987年“单一欧洲法令”从法律上正式确认,使得1993年1月1日成了一个法定日期,届时将“实现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确保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内部市场”。1993年,欧共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发展。这种进程不仅在欧共体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引起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欧共体对外共同贸易政策和与第三国的贸易关系。内部无边界的统一市场将使现存的国别配额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润森  
1985年3月,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在《关于完善内部市场白皮书》中提出,要使12个成员国分散的市场联结成一个拥有3.2亿人口的统一市场,并认为完善的内部市场将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骥如  
1993年1月1日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诞生,同年11月1日,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共同体更名为欧洲联盟。1995年,随着奥地利、芬兰和瑞典的加入,欧盟成员国已增加到15个。当前,欧盟15国拥有约3.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7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约3万亿美元,其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而国际贸易则远远超过了美国。今天,在欧盟统一大市场上,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实现了自由流通,像在一个国家一样,欧洲人声称,15国之间已经取消了经济边界。本文就欧盟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借鉴作用,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杜厚文  张崇和  
欧洲统一大市场将在1992年底以前建立。欧洲联合将沿着德洛尔提出的“三个同心圆”的方向迈进。大市场建成后,将使世界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西欧、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继续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对我国既是机会又是挑战,但挑战大于机会,只有趋利避害,采取正确的方针,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与西欧的经济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园玲   李金梅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要素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本研究通过选取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供应链韧性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供应链韧性的提升积极推动了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其次,相较于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供应链韧性的提高对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较为薄弱。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和创新水平在供应链韧性对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促进作用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安和芬  
欧共体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实力,扭转高科技的被动局面,以对付美、日的挑战,决定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目前,大市场的建设在解决各成员国的财政分摊额度和农业的巨额支出、开放公共采购市场、资本自由流动、经济货币联盟、提高经济活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到1992年底可完成统一大市场的基本框架。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欧共体在保护区内市场的同时,仍要发展同区外的经济关系,它的保护壁垒将是有一定限度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枫松  
欧市单一化后,无疑为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造就了有利的条件,为工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是,目前的状况和已落实的措施,均距离“人员、商品、资金、服务自由流通”的目标尚远。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相互关系中既有合作又有对抗的形势将持久存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张晏玮  刘莹  
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全国统一的消费大市场(如农产品和工业品等各类商品大市场)、投资与金融大市场、要素与资源品大市场以及物流大市场等。从需求动力来讲,最主要的是建设消费大市场,只要巨大的消费潜能被释放,便能促进我国其他市场进一步繁荣。所以,建设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是基础,而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是关键,根本目标是加快促进制造强国与消费强国建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静梅  李钰琪  钟浩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国内市场统一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市场统一程度也越高。从省际贸易成本角度切入的机制分析发现,信息搜寻成本越高、物流运输成本越高的省份,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时,其市场统一程度的提升幅度也越大,说明成本优化是数字经济推动市场统一的作用渠道。门槛回归结果显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省际贸易成本的降低,数字经济推动国内市场统一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中西部地区而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市场统一,而这一效应在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说明数字经济能够缩小区域间市场统一性的差距。
[期刊] 求索  [作者] 金碚  
市场空间不是无差异的“空盒子”,而是多样化市场主体共存的生态系统。市场主体也不是同质性的“微粒子”,而是具有一定行为模式的市场主体的组织结构。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根本标志是形成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机逻辑和价值倾向的企业行为模式。全国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空间,促进形成各类企业竞相繁荣的多样性世界,为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社会化基础。公平竞争不仅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组织制度要求,而且是最重要的企业行为模式和行为秩序。从一定意义上说,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主要就是应对企业异质性现象。企业的亲社会性行为模式,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现代化特质之一。企业的亲社会发展趋向,深刻体现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市场的开放,包括对世界市场的开放,永远是经济发展和福利增进并实现社会更大进步的必要条件。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必然要求对内对外的双向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