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6)
2023(5613)
2022(4785)
2021(4380)
2020(3608)
2019(8020)
2018(7952)
2017(15099)
2016(8521)
2015(9252)
2014(9000)
2013(8989)
2012(8531)
2011(7743)
2010(8419)
2009(7900)
2008(6917)
2007(6014)
2006(5299)
2005(4710)
作者
(25755)
(21939)
(21812)
(20615)
(13730)
(10410)
(9823)
(8366)
(8184)
(7788)
(7653)
(7471)
(7040)
(6949)
(6864)
(6777)
(6493)
(6391)
(6376)
(6235)
(5442)
(5354)
(5338)
(4965)
(4957)
(4804)
(4798)
(4660)
(4456)
(4386)
学科
(34572)
经济(34541)
(21169)
管理(19052)
方法(16740)
数学(15031)
数学方法(14844)
(13908)
企业(13908)
(12184)
中国(9272)
农业(8609)
(8319)
(7233)
贸易(7233)
业经(7111)
(7063)
(6335)
(6041)
劳动(6023)
(5782)
金融(5780)
理论(5674)
(5096)
地方(4994)
环境(4891)
(4792)
银行(4761)
(4620)
(4179)
机构
大学(126180)
学院(124942)
(51294)
经济(50416)
研究(46374)
管理(43857)
理学(38433)
理学院(37917)
管理学(37004)
管理学院(36781)
中国(33244)
科学(30052)
(27174)
(26781)
(24764)
研究所(23011)
业大(22361)
农业(21808)
(21212)
中心(19817)
(18506)
财经(17798)
(17734)
师范(17501)
经济学(16600)
北京(16406)
(16350)
(16301)
经济学院(15099)
农业大学(14767)
基金
项目(87085)
科学(68200)
基金(64020)
研究(60129)
(57934)
国家(57486)
科学基金(47878)
社会(38554)
社会科(36585)
社会科学(36574)
基金项目(33681)
(33342)
自然(31834)
自然科(31151)
自然科学(31138)
自然科学基金(30604)
(28989)
教育(28406)
资助(26621)
编号(23444)
重点(20282)
(19505)
成果(19021)
(18570)
(17519)
科研(17018)
计划(16760)
国家社会(16509)
课题(16494)
创新(16468)
期刊
(53557)
经济(53557)
研究(34250)
(24898)
学报(24809)
中国(24458)
科学(22026)
大学(18661)
学学(17768)
农业(17629)
管理(14691)
(14275)
教育(13058)
(9937)
金融(9937)
技术(9624)
(9278)
经济研究(8921)
财经(8570)
业经(8373)
业大(7588)
(7485)
(7299)
问题(7176)
世界(6578)
资源(6505)
国际(6477)
(6439)
农业大学(6340)
统计(6101)
共检索到18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坡岭  贾春梅  
欧元是世界第二大货币,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和凝聚力是其货币实力的主要支撑。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债危机引发的希腊退欧风险对欧洲货币联盟的基础造成冲击,进而引发欧元的存在性危机和治理框架危机。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以及难民危机背景下不断高涨的反全球化和反一体化民粹主义浪潮,再次拷问欧元的长期前景。表面上看,目前关于欧元命运的担忧源于政治冲击,实际上问题根源仍然在经济层面。欧元区多数成员国的中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改善,既源于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更源于欧元区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停滞和国家间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坡岭  贾春梅  
欧元是世界第二大货币,欧元区的经济发展和凝聚力是其货币实力的主要支撑。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债危机引发的希腊退欧风险对欧洲货币联盟的基础造成冲击,进而引发欧元的存在性危机和治理框架危机。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以及难民危机背景下不断高涨的反全球化和反一体化民粹主义浪潮,再次拷问欧元的长期前景。表面上看,目前关于欧元命运的担忧源于政治冲击,实际上问题根源仍然在经济层面。欧元区多数成员国的中下层民众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改善,既源于欧债危机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更源于欧元区内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停滞和国家间劳动生产率的分化。欧元治理框架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欧元的信用水平,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欧元的存在性危机,关键还在于能否提高区域内劳动生产率增速,纠正区域经济发展失衡,并实现繁荣共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高帆  
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速更是显著。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相对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并不显著,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强化。劳动配置结构变化贡献度较小,与劳动力跨部门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行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与分工演进、资本深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密切相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荣兆梓  
劳动生产率是包含着产品生产中耗费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量劳动的生产率。而传统的理解则认为劳动生产率只是表征活劳动效率,这不仅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且造成理论上和实践中的种种矛盾和缺憾。同时,总劳动生产率的实际计算过程中存在困难也是导致人们用活劳动生产率代替劳动生产率的原因之一,解决此问题的途径是运用活劳动系数和物化劳动系数。值得强调的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增长方程与新古典增长方程虽然在形式上颇为相似,在实质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帮喜  赵文睿  
本文对全劳动生产率(TLP)的提出、发展与测算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之后在理论层面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和TLP进行了对比,并以CIP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81—2010年中国37个行业的TLP增长率和TFP增长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测算TFP增长率所得结果在具体数值和分布上均有较大差异,并且数据间隔时长或缺失时长的增加会导致TFP增长率的低估;而TLP的测算是以全劳动量的计算为基础,其绝对数值不会随着方法的选择和数据的可获得性而产生较大差异,因此结果更为稳健。除此之外,本文具体分析了通过CIP数据测算所得的1981—2010年37个行业的全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和8个行业大类对TLP增长的贡献率,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新家  
《劳动生产率新论》评介李新家广东省委党校黄铁苗副教授的新著《劳动生产率新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中青年学者论著丛书之一出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言:生产率在短期也许不是一切,但在长期它就是一切。生产率是影响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也是一国参与全球长期竞争的最关键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两种:一是劳动生产率,可分为就业人均产出和就业人均小时产出,是劳动及资本投入的结果;二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的是新技术、劳动技能和精神动力的提高及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等因素带来的生产率增加。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昉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在显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的刘易斯转折点,到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其间日本经过了30余年,韩国将经过40多年,而中国充其量只有9年。中国这一特殊性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工荒或招工难现象的严峻性,以及工资增长的巨大幅度。研究指出,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能否与之保持同步和适应,同时提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映梅  瞿凌云  
劳动生产率是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和协调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指数方法,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分解为纯生产率效应、鲍默效应及丹尼森效应,三种效应的贡献率显示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的,2002年以后丹尼森效应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比分析中国31个省份的纯生产率效应和丹尼森效应发现,东部地区省份的两种效应普遍高于其他省份。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部省份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在保持纯生产率效应贡献度的基础上提高丹尼森效应,而西部地区的两种效应都有待提高。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宏  
我国工资中长期增长趋势与劳动生产率接近。"十一五"期间,工资增长落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波动性大于工资,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分布呈倒"U"型走势。基于200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工业化和投资扩张是我国现阶段工资上涨的最大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工资增长有正向推动作用但非唯一因素,不同地区工资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十二五"规划中的"同步增长"应解读为同趋势而非"同比例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巍  李万明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构建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利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验证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人均土地规模、土地生产率和制度安排是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推进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凯明   罗章权   杭静  
本文使用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数据库计算了全球近两百个经济体分产业购买力平价指数,以此对中国分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趋势进行了全面的国际比较。本文还使用包含非位似常替代弹性偏好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估计和校准了中国需求特征,并结合历史发展趋势模拟了未来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发展道路。本文预计在中性环境下,2021—2035年中国总体经济劳动生产率仍将保持4.76%的年均增速,到2035年将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68.34%。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雷业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的关键。在经济管理思想中,"劳动生产率"这一概念至少有七种定义。明确"劳动生产率"这一概念的定义以及各定义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不仅应进入宏观经济统计,还应成为企业日常核算的重要内容。对"劳动生产率"的核算,不仅要核算活劳动的生产率,还应核算对象化劳动的生产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军伟  
欧元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货币区,各国之间差异较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难以协调,欧元的福利外溢和隐形担保作用激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是促成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重要推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将削弱欧元的稳定和国际地位,但欧元和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可以保证欧元不会崩溃。欧元区如能借机务实推动改革,中长期欧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家强  李建军  
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和制度缺陷,欧元区部分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尽管危机给欧洲经济复苏和欧元前景蒙下了阴影,但欧洲仍可通过积极应对危机,加快结构性改革,扫除一体化进程中的障碍,最终助推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站稳脚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