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4)
- 2023(9483)
- 2022(8032)
- 2021(7462)
- 2020(6141)
- 2019(13768)
- 2018(13313)
- 2017(25880)
- 2016(14323)
- 2015(15549)
- 2014(15309)
- 2013(14885)
- 2012(13957)
- 2011(12451)
- 2010(12522)
- 2009(11464)
- 2008(11451)
- 2007(10145)
- 2006(9238)
- 2005(8331)
- 学科
- 济(53626)
- 经济(53551)
- 管理(42070)
- 业(40199)
- 企(30782)
- 企业(30782)
- 方法(20999)
- 数学(18743)
- 农(18444)
- 数学方法(18417)
- 财(16734)
- 中国(15735)
- 贸(13726)
- 贸易(13718)
- 易(13395)
- 地方(12477)
- 农业(12363)
- 业经(12140)
- 制(11771)
- 学(11753)
- 策(10442)
- 银(9828)
- 银行(9793)
- 务(9380)
- 财务(9359)
- 财务管理(9338)
- 环境(9323)
- 行(9285)
- 融(8878)
- 金融(8876)
- 机构
- 学院(199411)
- 大学(198518)
- 济(83413)
- 经济(81687)
- 管理(75397)
- 研究(72647)
- 理学(64585)
- 理学院(63852)
- 管理学(62713)
- 管理学院(62351)
- 中国(55974)
- 科学(45829)
- 京(41962)
- 农(40702)
- 财(39682)
- 所(38069)
- 研究所(34501)
- 业大(33728)
- 中心(32975)
- 农业(31834)
- 江(30920)
- 财经(30445)
- 经(27630)
- 北京(26760)
- 院(26711)
- 范(25326)
- 师范(25002)
- 经济学(24838)
- 省(24352)
- 州(24290)
- 基金
- 项目(135070)
- 科学(105465)
- 基金(98329)
- 研究(94006)
- 家(88868)
- 国家(88147)
- 科学基金(73742)
- 社会(60056)
- 社会科(57025)
- 社会科学(57012)
- 省(52064)
- 基金项目(51887)
- 自然(49436)
- 自然科(48263)
- 自然科学(48244)
- 自然科学基金(47398)
- 划(45048)
- 教育(42000)
- 资助(40076)
- 编号(36679)
- 重点(30767)
- 发(29577)
- 成果(29509)
- 部(29271)
- 创(27949)
- 科研(26249)
- 创新(26167)
- 计划(25947)
- 课题(25894)
- 国家社会(25023)
共检索到305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郑联盛
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的出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欧元区经济复苏不力、就业市场疲软和财政整固等使欧元区逐步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欧洲议会和希腊大选等政治事件使欧元区面临一定的分裂风险,拯救欧元具有经济和政治意义。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是一个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关键环节、工具及风险管控等的综合体系,预计到2016年9月欧洲央行将购买超过1万亿欧元的债券。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整体有利于欧元区经济复苏和全球经济增长,但中长期而言,受制于欧洲联合的体制机制制约,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的效力可能有限。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将给全球经济格局、资金流动、汇率变化、贸易投资及大宗商品市场等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也会使中国面临更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振虎
为促进经济复苏,日本和欧元区实施多轮量化宽松甚至超量宽货币政策,取得一定政策效果,但也面临较大挑战。同时,日、欧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外溢影响,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客观认识货币政策作用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基础上,中国应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短期内要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中长期内应继续推动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振虎
为促进经济复苏,日本和欧元区实施多轮量化宽松甚至超量宽货币政策,取得一定政策效果,但也面临较大挑战。同时,日、欧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外溢影响,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客观认识货币政策作用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基础上,中国应增强货币政策灵活性,短期内要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监管,中长期内应继续推动结构性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量化宽松政策(QE)是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央行应对经济金融困境的创新政策手段。就在美联储结束QE计划之后,欧央行于2015年1月公布了其QE计划,其实施及效果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然而,关于QE实施及成功的条件目前既无理论依据也无历史经验可资借鉴,本文采用迄今最成功的范例——美联储QE实践作为参照物,探讨QE实施及成功的一般条件和局限,比较和分析欧央行QE与美联储QE的特征、异同,以此为基础评估和预测欧央行QE的效果,并探讨其对美国、中国经济及金融市场的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康钰 曾辉
本文对欧元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分阶段进行了梳理,总结欧元区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危机背景、标的资产、通胀约束、风险承担等方面的特点,考察欧元区整体经济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背景下的表现以及这一政策对个别成员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欧元区作为一个单一货币区,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上确实不同于单一主权国家;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也必然会向外辐射;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影响不容忽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任哲
2014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区通胀率不断走低,通胀预期持续恶化,欧央行前期推出的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和私人部门资产购买计划收效甚微。2015年1月,经过漫长的争议和等待,正当美联储逐步减少购债,开始考虑转向加息周期时,欧洲版的"量化宽松"正式出炉。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检验,从量化宽松政策后欧元区的经济金融表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杨
11月3日,美联储正式宣布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宣布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6000亿美元长期国债。这是继2009年3月美联储1.7万亿美元注入流动性后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手段,试图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是央行采用的一种货币政策。当银行利率、贴现率或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零或接近零时,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汪争平
一、欧洲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问题为了保持欧元的稳定,首先要求建立一个真正权威的欧洲中央银行,使其具有独立制订符合共同利益的货币政策,对欧洲统一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按照《马约》设计蓝图,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将分为两个层次:高层为未来的欧洲中央银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苟天昱
2015年1月22日,欧央行宣布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基于量化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使用政府债券收益率、股票市场价格和汇率(欧元/美元)数据,通过事件研究方法估计其对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主要经济体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可显著改变政府债券收益率、股票市场价格和汇率(欧元/美元)等金融指标,但并非总是如此,效果也未必持久,且对中国金融市场并无显著溢出效应。政策效果取决于量化宽松政策的性质(强或弱)和具体经济体,也取决于市场预期和沟通情况。量化宽松政策终非治本之道,中国需要财政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发力,特别是发挥结构性调整功能,才能提供良好的经济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柳 王旭祥
量化宽松政策具有稳定市场的作用,但由于欧元区内部存在经济金融结构和政治意愿的异质性,政策实施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馨
2015年1月23日,欧洲央行宣布自3月起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增至600亿欧元,购买范围扩大至公共债券领域,并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这意味着欧央行新一轮总量达万亿欧元的"量化宽松(QE)"货币政策已正式启动。本文将对欧央行新一轮QE政策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做简要分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王晶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暴露了欧元区不少国家政府支出和负债的严重问题。2010年末,欧元区政府负债与其GDP之比平均为85%,其中仅有4个成员国的该比例低于60%。由于人口老龄化,欧元区国家养老成本普遍不断提高,其现收现付制(pay-as-you-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永刚
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影响的逐渐深化,美国在采取第一轮和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失效后,还可能采取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稳定和刺激经济。此种极端货币政策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的机理出发,在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造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所应采取的应对策略,以减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资本流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冯香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先后两次推出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创造定量的货币来实现较为宽松的货币流动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美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都将对世界各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实体,很容易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建伟 杨琳
2010年一季度以后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弱化。在降息、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等刺激经济增长的常规政策措施空间有限的情况下,为巩固经济复苏势头,美国采取了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非常规措施。量化宽松政策增加的基础货币将导致美元贬值,加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刺激国际市场短期资本流向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稀释美国债务,加大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固定收益资产的投资损失。中国持有的大量固定收益美元资产将因此大幅缩水,并面临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和短期资本大量涌入的挑战,需采取优化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入管控、加快实施国内企业"走出去"战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
关键词:
美国 经济复苏 货币政策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