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4)
2023(2243)
2022(1906)
2021(1758)
2020(1524)
2019(3761)
2018(3550)
2017(6734)
2016(3288)
2015(3645)
2014(3297)
2013(3350)
2012(3251)
2011(2780)
2010(2795)
2009(2362)
2008(2295)
2007(2015)
2006(1753)
2005(1656)
作者
(8780)
(7535)
(7383)
(7158)
(4772)
(3708)
(3446)
(2906)
(2805)
(2599)
(2517)
(2491)
(2410)
(2394)
(2382)
(2301)
(2293)
(2146)
(2003)
(1947)
(1760)
(1748)
(1738)
(1731)
(1692)
(1628)
(1618)
(1495)
(1471)
(1465)
学科
(16031)
经济(16022)
(11031)
贸易(11028)
(10913)
(10451)
(7776)
出口(7772)
出口贸易(7772)
管理(5860)
方法(5495)
(5427)
数学(5124)
数学方法(5090)
地方(5036)
关系(4273)
(4021)
(3920)
对外(3666)
(3436)
企业(3436)
中国(3377)
经济关系(2962)
财政(2929)
外经(2869)
对外经济(2834)
(2759)
(2723)
农业(2633)
地方经济(2491)
机构
大学(43637)
学院(43426)
(21628)
经济(21300)
研究(17368)
管理(14983)
理学(12761)
中国(12759)
理学院(12585)
管理学(12398)
管理学院(12310)
科学(10068)
(9164)
(9134)
(8403)
研究所(7636)
中心(7598)
经济学(7439)
财经(7288)
(7247)
经济学院(6918)
(6889)
(6644)
(6289)
业大(6204)
北京(5811)
(5681)
师范(5650)
(5617)
农业(5601)
基金
项目(31502)
科学(24563)
基金(23499)
研究(22651)
(21192)
国家(21090)
科学基金(17307)
社会(15229)
社会科(14587)
社会科学(14585)
基金项目(12320)
(10984)
自然(10663)
自然科(10348)
自然科学(10343)
自然科学基金(10129)
(9762)
资助(9625)
教育(9316)
编号(8401)
(7337)
重点(7226)
(7109)
国家社会(7039)
中国(6506)
成果(6415)
(6290)
科研(6025)
教育部(6008)
创新(6002)
期刊
(21835)
经济(21835)
研究(13855)
中国(8312)
学报(6908)
(6751)
(6362)
国际(6228)
科学(6222)
(6195)
大学(5280)
学学(4974)
管理(4718)
农业(4390)
经济研究(4182)
(3910)
金融(3910)
问题(3837)
(3507)
贸易(3507)
世界(3402)
财经(3312)
国际贸易(3034)
(2965)
业经(2932)
(2917)
教育(2914)
资源(2805)
技术(2750)
经贸(2539)
共检索到68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艳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和蔓延。时至今日,当欧元区已几乎穷尽目前政策范围内允许的救助措施之后,人们不禁要问,欧元区路在何方?目前欧元区面临三个选择:一是财政联盟,二是欧元区解体,三是设立有效的主权债务常态化救助机制。本文对此逐一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负债国已经别无选择,只有妥协并最终实施紧缩计划,欧元区必然要完成有效的常态化救助机制的构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腊生  刘磊  毛书宇  
一旦欧洲中央银行利用债务货币化的方式去救助区内成员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欧洲中央银行就陷入成员国竞争性财政支出——主权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必将不断侵蚀欧元之信用,从而引发更大的危机——欧元信用危机。毫无疑问,相比欧债危机,欧元信用危机对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市场乃至欧元区各成员国的共同利益的影响要大得多,后果也严重得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洪昊  
一、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形式加入欧元区前,由于希腊贸易赤字庞大,通胀持续高企,货币德拉克马(Drachma)一直疲弱,货币贬值变相降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出口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希腊竞争力不足的劣势。加入欧元区后,希腊自主调节货币政策的能力完全丧失,不能再通过货币贬值换取经济增长,2001-2010年间,希腊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比重翻了一倍,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2.5%,比欧元区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希腊GDP持续萎缩,特别是近5年来实际GDP下降幅度达到18%,远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方福前  杨旭  
欧元作为一种跨国的单一货币,它的流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分别采用虚拟回归和均值检验的方法,利用1995—2007年的相关数据,研究欧元作为国际流通货币以来对我国向欧元区出口规模的影响,发现欧元在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向欧元区的出口,欧元的出现使得我国对欧元区的出口的增长率平均提高了0.089。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彭建强  
中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农业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要长期稳定不变,深化农业改革,主要是在具体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上下功夫。随着农业走向市场,农业经营组织创新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要作好这篇大文章,必须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汤光华  
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不完全的市场,人们不应对它有过高的要求。在分析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问题时需要认清问题的实质。笔者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实质问题是制度问题,表现为制度缺陷与制度不确定性。核心问题是股票市场与现存企业制度之间存在内在矛盾,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受限。因此,需要进行真正的产权制度改革,合理的产权制度才是规范我国股票市场的关键所在。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使股票市场主体,包括上市公司和证券中介机构成为真正的产权主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晓猛  
进入经济新常态,东北经济下行的压力尤其大——增长速度垫底、经济转型举步维艰、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新业态与新产业发展迟缓。东北怎么了?东北怎么办?从文化的视角,论述了思维模式是影响和制约东北经济的重要因素,而重塑创业创新文化,将是振兴东北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牛若峰  
对于我国的农业问题,只作短期形势和短期政策分析,看不出它的本质。就农业论农业,也说不中肯。本文试图把农业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宏观大背景下来考察,揭示农业发展和工农关系运行的规律性,探索矫正工业偏斜政策和转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可能性,以及在利农政策措施得以落实的情况下可能的前景如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范守信  
教学因教师、学生、教材的存在成为可能,因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成为现实,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五条明确提出:"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部已经多次在相关文件中提及教学方法改革问题,由此,我们既可以看出国家对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视,也可以体会到教学方法改革对提高高等教育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卢根鑫  
客户越来越理性,政府监管越来越严格,营销招数越来越不灵,销售上量越来越难,商品积压越来越多,产能过剩成为中国经济的常态。企业怎样才能突破营销的瓶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盛梅  
本文首先分析了欧元区存在政策配合困境,然后说明了在过去的十年里,面对政策配合的困境,成员国采取了违反《稳定与增长公约》财政约束的权宜之计。在"不对称冲击"不严重的情况下,违反财政约束的做法未导致严重的"搭便车"问题,因而没有影响欧元区的稳定。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文章最后说明了当前欧元区政策配合困境尤存,只有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使成员国彻底摆脱政策配合的困境。鉴于这些改革的艰巨性与长期性,政策配合的难题将长期困扰欧元区。考虑到欧元区是政治的产物,目前成员国对一体化有很强的政治决心,加之欧元已经取得了市场的信任。因此,除非欧元区发生影响难以估量的不对称冲击,否则政策配合的困境不会严重威胁欧元区的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振华  陈国栋  
最近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呼声强烈,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经过外界多次援助,希腊的发展态势仍未明朗。希腊当前正处于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动荡不安,债台高筑,只能通过政府借钱维持正常运转的状态之中。刚结束的希腊大选表明希腊继续留在欧元区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退出风险依然存在。本文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信  
2015年7月13日欧元区峰会上达成救助希腊的第三轮协议,但未来希腊履行承诺、有效施行紧缩和改革措施的可能性并不大,进一步紧缩很可能使希腊经济社会状况更加恶化。未来几年希腊退欧成为现实的概率仍较大。允许成员退出货币联盟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但希腊的状况难以持续已是普遍共识,与其消极拖延,不如货币联盟各成员国正视现实,拿出远见和大智慧,尽快寻找现实的、各方可接受的方案。中国应采取灵活策略,拓宽中欧合作渠道,争取最大利益:一是支持欧元和欧洲;二是对希腊做两手准备;三是进一步密切与德、法的沟通、合作;四是及时把握对意大利、西班牙的经贸合作机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