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8)
2023(14363)
2022(12391)
2021(11335)
2020(9622)
2019(22066)
2018(21571)
2017(41437)
2016(22939)
2015(25627)
2014(25388)
2013(25121)
2012(23144)
2011(20850)
2010(20566)
2009(18607)
2008(18307)
2007(15764)
2006(13657)
2005(11724)
作者
(69639)
(57989)
(57646)
(54858)
(36928)
(27860)
(26038)
(22887)
(22219)
(20533)
(19813)
(19665)
(18577)
(18152)
(17929)
(17925)
(17693)
(17159)
(16672)
(16412)
(14788)
(14041)
(14009)
(13224)
(13053)
(12884)
(12772)
(12682)
(11718)
(11634)
学科
(89984)
经济(89884)
管理(62499)
(59564)
(47770)
企业(47770)
方法(42620)
数学(37112)
数学方法(36696)
(24855)
(23106)
(23072)
中国(22110)
业经(19587)
地方(18681)
农业(17371)
(17235)
贸易(17228)
(16713)
理论(14650)
环境(14631)
技术(14031)
(14001)
(13954)
(13042)
财务(12981)
财务管理(12959)
(12496)
(12392)
银行(12317)
机构
大学(331060)
学院(327437)
管理(127444)
(126011)
经济(123361)
研究(113565)
理学(112048)
理学院(110687)
管理学(108529)
管理学院(107954)
中国(79829)
科学(76168)
(70438)
(63450)
(58804)
业大(56910)
研究所(54700)
(54524)
农业(50462)
中心(49733)
(45937)
财经(45030)
(44123)
北京(43901)
师范(43574)
(41123)
(41004)
经济学(37687)
(37289)
师范大学(35611)
基金
项目(236967)
科学(184409)
基金(171824)
研究(164561)
(153996)
国家(152770)
科学基金(128944)
社会(102997)
社会科(97531)
社会科学(97504)
(92488)
基金项目(92215)
自然(87232)
自然科(85183)
自然科学(85151)
自然科学基金(83604)
(79354)
教育(74990)
资助(70326)
编号(65105)
重点(53658)
成果(51839)
(51082)
(50082)
(48995)
科研(46141)
计划(45950)
创新(45797)
课题(45080)
大学(43033)
期刊
(130056)
经济(130056)
研究(91130)
学报(63882)
(56512)
中国(55870)
科学(55358)
大学(46470)
学学(44166)
管理(43413)
农业(39236)
(38483)
教育(33684)
技术(25074)
(23027)
金融(23027)
经济研究(21492)
业经(21249)
财经(21103)
(20178)
(17964)
科技(17781)
业大(17679)
问题(17480)
(17459)
图书(16769)
资源(15535)
技术经济(15158)
理论(15136)
林业(14489)
共检索到456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晓龙  姜冉  
文章首先基于人均GDP泰尔指数的方法测度了欧元区收入不平等的程度,然后对收入不平等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90年以来,欧元区成员国人均GDP差异整体呈上升趋势,欧元启动后差异更为明显。第二,劳动力市场越僵化,欧元区成员国间不平等程度越大。第三,实际有效汇率差异的增大会降低成员国间的收入不平等,反之则加大收入不平等。第四,储蓄率差异和人口老龄化差异并不是影响欧元区成员国间收入不平等的重要因素,同时劳动生产率差异与实际有效汇率不存在交互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静  
本文通过构建VEC模型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宏观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收入不平等和宏观经济要素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失业率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最大。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人均实际GDP的冲击会对收入不平等产生同向作用。由此,本文提出扩大就业、稳定物价总水平以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改善收入分配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郭新华  许梦宁  伍再华  
消费不平等是经济不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衡量居民福利水平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国外消费不平等的代表性文献,回顾与评价了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测度方法以及消费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成果,并指出了消费不平等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明伟  夏少刚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纷纷展开对收入分配不平等与宏观经济关联性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本文对该领域的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和评述,以反映已有研究的最新进展,把握其目前动向,为进一步更深层次地研究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提供一个参照平台,并为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宋涛  吴超林  
本文就收入不平等影响总消费的理论基础、机制及计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基于一个最优消费决策模型,给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理论条件,省际面板数据校准表明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基尼系数的宏观消费函数,本文严格证明了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总消费的负面影响,指出边际消费倾向的其他特征无法确定收入不平等对总消费影响的唯一性。基于宏观消费函数,本文给出了计算收入不平等的消费损失公式以及收入不平等变化对总消费变化影响的公式。运算结果表明:1996-2010年期间,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导致的绝对消费损失年均为1 383.56亿元(1996年价),损失率为2.68%;由于基尼系数增大导致居民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巧明  
借助世代交替模型,得到宏观审慎政策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机制,接着基于2000—2018年59国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住房贷款价值比(LTV)上限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实行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具有扩大作用,且扩大作用在新兴市场国家更为显著。(2)当LTV上限值较低时,降低LTV上限进一步扩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相反,当LTV值较高时,降低LTV上限却减小了收入不平等程度,宏观审慎工具的政策效果呈现异质性特征。(3)将降低LTV上限的宏观审慎政策替换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后,实证结论基本不变。实证结果在不同收入不平等变量、不同虚拟变量和不同面板模型下均表现出高度稳健性。对于我国而言,中国人民银行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时,应考虑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从而在确保政策有效性的同时,兼顾政策公平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教育作为获取人力资本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机会平等视角探究教育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由教育因素引致的收入不平等占总收入不平等的比重为50.87%,且该比重系数存在显著的年龄异质性;在我国居民教育引致的收入不平等中,不合理成分占44%左右,该部分不平等主要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个体特征等个体不应为之承担责任的环境因素影响;在全部环境因素中,家庭文化因素的贡献份额高达42.94%,家庭经济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次之(分别为23.50%和23.36%),剩余的10.20%则归因于个体特征因素。研究结论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相关政策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事实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薛熠  王韡  徐朝阳  
本文构建了一个非瓦尔拉斯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家庭异质性和收入不平等影响我国国内供需失衡的理论机制。根据本文研究,收入不平等造成家庭边际消费倾向的异质性,导致了总需求的不足,经济只能通过净出口达到潜在产出水平,一旦外需不足就会出现生产能力闲置。进一步研究发现,旺盛的外需有助于劳动禀赋较高的家庭提高收入从而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外需不足则会抑制收入差距,这解释了我国基尼系数的顺周期特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市场机制无法自动消除严重收入不平等以及由此造成的国内供需失衡现象,必须探索形成抑制不平等对社会总消费负面影响的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与社会文化氛围,着力推动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陈宗胜  
在详细讨论机会不均等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借鉴Roemer构建的“环境-努力”机会均等分析框架,主要利用CFPS数据等微观调查资料,测度了1988—2018年中国居民收入中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各环境因素的贡献,以及环境因素通过努力因素而间接产生的机会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1)总体机会不平等在总收入差别中所占比重约为36%,且呈明显下降趋势;(2)二元户籍制度对机会不平等产生影响最大,其次是年龄、性别、地区及父辈教育等,父辈职业特征影响很小;(3)环境因素通过个体教育和就业间接形成的机会不平等不大,尤其通过就业的间接作用很小;(4)中国居民收入差别主要取决于个体受教育、就业努力等合理因素的差异,其趋势是下降的,且下降部分主要是机会不平等减小所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润芳  施金桥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对我国健康不平等、教育不平等程度进行度量,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研究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对居民家庭收入代际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程度在样本期内逐渐降低,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教育不平等程度更高,各地区低收入群体健康不平等状况在逐渐改善;样本期内教育不平等、健康不平等对子代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教育不平等对子代收入影响逐渐增强,健康不平等程度越高,居民代际收入弹性越高。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程名望  Jin Yanhong  盖庆恩  史清华  
本文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FY方法和MS方法对农户收入不平等进行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是造成农户收入不平等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产等微观因素,以及家庭特征、行业、职业等因素;制度与政策、政治与社会资本等因素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限。逐步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鼓励农户非农就业,提供向低收入农户倾斜的教育和卫生服务,是降低中国农户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措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汤柳  
时下欧元区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策略源于几年前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2013年,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在欧元区设立欧洲银行单一监管机制(SSM),由欧洲中央银行直接监管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并对银行监管承担全面职责,并赋予更多的宏观审慎权力。几年来,在这一制度安排基础上,货币政
关键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基于直接法机会不平等测度,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分析了三者的变动趋势,并进一步探析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研究机会不平等与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的上升与下降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研究发现:1989—2011年间,中国居民机会不平等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与收入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基本一致;女性内部的机会不平等程度高于男性;以2000年为分界点,1989—2000年间农村居民机会不平等高于城镇,2000年之后城镇高于农村;西部地区的机会不平等程度较低,而东部地区机会不平等下降幅度更为明显。对收入不平等变动的根源探析发现,公平合理的不平等在收入不平等变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收入不平等的下降阶段,公平合理不平等的贡献率远高于机会不平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惠新华  
金融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对探索改善收入不平等的途径十分重要。文章利用美国1967—2015年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和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金融发展的初步阶段,两者是正向相关关系。在金融发展的成熟阶段,两者是负向相关关系。同时模型也验证了受教育程度、工会密度、贸易依存度及女性劳动参与比例等控制变量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面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关注和改革能够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有效地缓解收入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